香港大陸導演一起侃電影 |
陳小藝、張衛健與朱軍暢談 |
正在主持節目的朱軍 |
節日裏走紅地毯的嘉賓
十年之前,一個歷史的時刻,在百年的期盼之後,終於來臨了。
1997年6月30日午夜標誌著中國一段歷史的結束,作為那段歷史起始和終結的記號,香港將成為史冊上的亮點,7月1日淩晨,中國香港和內地同時站到了一個新起點。
現在我們將迎來回歸十年的新時刻。這個時刻是一個節日,這個時刻是一個用歡聚點亮希望的節日,這個時刻是一個在記憶開啟香港十年歲月的節日。
在這樣的節日裏,《藝術人生》奔赴香港,在香港星光大道上,在當年舉辦回歸盛典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背景前,依託維多利亞港灣的美麗,與每一個渴望被感動的心靈,共同傾聽、感知和分享張揚著活力的香港故事。
這兩天一直是潮熱的烈日陽光,大太陽底下都站不住人。節目錄製前二十多分鐘,一場疾風驟雨,把炎熱與燥悶的空氣一掃而空,午後的太陽也隱沒在雲朵的後面。雨過天晴,和等待開場的觀眾松了一口氣。《藝術人生》欄目組的工作人員更是眉開眼笑起來。突出對話元素的《藝術人生》特別節目“相聚2007”就此正式開鑼。
趙雅芝、米雪與秦怡;馮小剛與陳可辛;張紀中與文雋、吳思遠;陳小藝與張衛健;李少紅與許鞍華;毛阿敏與梁鳳儀…
演員、導演、製片人、歌手、作家,來自內地、香港不同領域的文藝嘉賓,一對一組,三人一組,先後走上紅地毯,再從紅地毯的一端,走到搭建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女神像旁的舞臺上,非常有儀式感的開場,讓觀眾的情緒一下子就高漲了許多。
嘉賓們一一落座,都與朱軍相談甚歡。大家説著一些我們知道、不知道的故事。在維多利亞港灣來來往往的帆影船笛之間,交流著這十年香港的記憶,還有更遠的香港的往事和對未來香港的期翼。
交通、交流、交往
從陌生到熟悉,從了解到互惠,香港與內地的交通、交往、交流,在這十年的變化是巨大的。
許鞍華導演是第一個進入內地的香港導演,那是早在1981年,當時許鞍華是拍《投奔怒海》,去過海南島的人,説海南島很像越南,所以我們就到那邊選景。拍戲的時候,鬧了許多笑話誤會。一直到最後才知道,在吃飯各個方面,內地與香港習慣規則的分別。而現在許鞍華一年去幾次內地,都數不清楚了,已經非常習慣了,好像就是到新界的感覺,現在她所認識的香港人,很多人基本上都不常在香港,説在北京,就好像去出差。
這幾年,吳思遠一直在內地香港的飛來飛去,還在北京建立了華星影院。他説:香港電影跟香港經濟一樣,也受到了很多的衝擊,什麼禽流感、“SARS”、金融風暴…社會、經濟受到衝擊,電影必然受到衝擊,這是肯定的,但是我們跟所有香港人一樣,我們沒有退步,還是默默地再耕耘,尤其是香港最困難的時候,電影當時每年的産量掉得很低,票房也不高,整個東南亞市場萎縮得很厲害。後來,香港與內地的經貿合作更全面、更公開、更密切,內地的市場一步一步開放了,香港電影也可以不受配額限制進入到內地。有那麼強的後臺在支持我們,有那麼大的市場在等我們,所以香港電影人一定抓住這樣的機遇,拍自己擅長的特色電影,不能丟了自己的東西,內地觀眾喜歡看香港電影,就是看娛樂性,多變,好看,娛樂。張紀中跟著説:這十年的交流是越來越多。文雋坐在身邊,更是頻頻點頭。
是的,通過交流合作,香港電影因此擁有了內地13億人的大市場,票房上幾億,已經不是什麼傳奇,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香港人的歸屬感
這些文藝界的明星、名導、名人,似乎已經融入到《藝術人生》現場的語境之中,説起來更是滔滔不絕,外加一點偶得的連珠妙語,時不時引起現場內地學生和香港同學的笑聲,現場效果越來越熱烈,氣氛越來越鬆弛而融洽。這也許就是《藝術人生》欄目組最想要的感覺了。
十年的回歸,讓香港人在享受變與不變的變化中,有了一種之前從來沒有過的歸屬感。當朱軍問張衛健第一次白天坐在星光大道邊,看到熟悉不能再熟悉的維多利亞港灣有什麼感受的時候,張衛健就是這樣回答的:我覺得香港現在越來越有歸屬感了。以前我們這一代出生的時候,香港還是屬於英國的殖民地,我們那一代的學生年輕人,都好像沒有一個國家觀念的,好像都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個國家,當然我們都知道自己是炎黃子孫,可是就是沒有國家觀念,你説我們是老外又不是老外,你説我們是中國,又不屬於中國,現在回歸十年了,我們回歸祖國十年了,現在我覺得香港,年輕人越來越有國家觀念了。
變與不變的變化
在與許鞍華導演同臺暢談的時候,李少紅導演談到對香港十年變化的認識,她説:1997年我們與港臺合作拍了《雷雨》,當時《雷雨》周樸園就請了香港的鮑方老師演的。更有意義的是今年又拍了一個電視劇叫《榮歸》,正好是十年。《榮歸》講的就是這十年香港的一些變化,就更多的了解了香港在這十年中發生的事,也有了很多的感慨。
回歸之前,香港人對未知的未來可以説是心懷忐忑,一些人甚至在十七年前就有這樣的忐忑與擔憂,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就有移民潮。在1990年,因為之前的種種原因,很多人又説趕緊移民吧。這樣的心態在十年之後有變化嗎?
製片人文雋自從1990年第一次到北京,就有很大的感觸,他説:從天安門走到東交民巷,走到北京的每一塊土地上,我覺得下面都有一段故事,腳底下的每一塊土地都是有歷史的,我這才覺得像一個中國人了。所以在1991年我拍了一個協拍片《告別紫禁城》。
而後來的現實,就像梁鳳儀説的那樣:我是香港人,當初最大的一個憂慮,現在沒有了。我相信香港的同胞,在十年前回歸的時候,他們心目中都或多或少有一個疑慮,就是“一國兩制”會不會實行成功。經過這十年,經過很多很多的困難、困擾、挫折,可是都站起來了。現在看到的香港,是一個能夠面對全世界、全球人都承認的一個既有民族精神,也有言論自由,而且金融極端發達的大都會,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是完全成功的。所以現在我們再也沒有那樣的憂慮了。
朱軍這時接過了話題,補充道:十年過來以後,終於把心裏的石頭放下了。
毛阿敏對此也有非常深的感受:我覺得香港對我來説變得更加親切了,香港人好像變得更加沉穩了很多。我記得1997年之前來的時候,好像每個人都是浮著的,好像很心急的樣子,但是現在踏實了。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著,可是人在現場,根本就不覺得。每個人的表情,都跟節目剛開始一樣生動,在雲層透出的陽光的斜照裏,顯得少有的透亮。
每組嘉賓在下場之前,應《藝術人生》欄目組的邀請,鄭重的按下自己的手模,並寫下一句心中的祝願,投進臺上的祈願箱……
這十年和下一個十年
這十年是香港與內地溝通密切的十年,這十年是驗證“一國兩制”成功的十年,這十年是我們共同經歷與見證的十年。十年之間,我們成熟了很多,也堅定了很多。
每一份香港人的拼搏,每一次中國上升的思索,每一種追求幸福的選擇,都在這十年裏,得到最好的還原。香港人用勇氣滋養的信心,在理想、進步和想象力的激勵下,已經超越了歷史的挫折與教訓,並與內地的同胞一起,將一個共有的希望提升到未來的面前,所以,我們還要相約下一個十年。
已是傍晚時分,白雲藍海襯映整個美麗的維多利亞港中的建築,沐浴在夕陽的光照之中,顯得那樣出乎想象的美,讓人有一種炎夏潮熱之外的暖意。
節目接近尾聲,站在這樣的背景前,朱軍對在場的嘉賓和觀眾説:“在這個時刻,我突然意識到,今天《藝術人生》的主角,其實應該是香港,所以在這裡,我們要發自心底的説一聲,香港你好,祖國你好,明天更好。”
未解的謎底
許鞍華導演最早到內地拍片,都出了哪樣的誤會?李少紅導演是帶著當年拍《雷雨》的一個道具到現場的,那是一個怎樣的紀念品?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為什麼初到北京有人對張衛健説哥們兒的時候他卻在一扇門關來關去?什麼事讓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遇到吳思遠就感覺煩得很?1992年文雋為什麼要跟姜文、萬梓良合作拍攝那部影片《俠路英豪》?嘉賓投到祈願箱裏的都是怎樣的祈願?
慶祝香港回歸十週年《藝術人生》特別節目“相聚2007”,CCTV-3 7月1日晚間黃金時間21:35播出,敬請收看。
責編: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