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1日 13:02 來源:
今年是中國相聲“死灰復燃”的一年,本以為好事成雙,相聲界不會出現什麼意外,但歲末,馬季死了! 大師死了,我跟多數人的感受一樣,一半悲傷,一半憤怒;一半擔憂,一半是無止境的緬懷。悲傷是因為情感使然,憤怒是因為怨恨“天妒英才”;懷念是因為我曾經被老先生的風采所折服過,擔憂是我猜測相聲的後路恐怕越來越難走了。
2006年,相聲界發生了三件不可不提的事件。一是李金鬥被疑嫖娼,二是姜昆呼籲挽救傳統相聲,三就是郭德綱的“騰空出世”。既像巧合,又似必然,總之,大眾的目光在被小品、電視劇“強佔”多時之後,又一次回歸相聲的懷抱。特別是郭德綱的意外走紅,把從來不懂相聲的人也吸引過來,把歷來對相聲持不同意見的聽眾也逗得耳根癢癢,暗自喝彩。但與此同時,更多的人提出質疑:如此的傳播方式,跟現今娛樂圈內的炒作路徑有何兩樣?與相聲的傳統性與藝術性如何相符?這樣的質問不無道理,但我想這樣的“個案”是與馬季老先生毫無關聯的。
繼侯寶林、馬三立相繼辭世之後,馬季無疑成為了中國相聲界的“鎮山之寶”。我查閱了一下老先生的部分資料,發現他從藝50多年來的作品有個共性:完全貼近生活,毫無做作之處;樸實無華到極致,幽默詼諧的度恰到好處。有一次看中央電視臺的歷屆春晚回顧,見老先生當年在臺上揮灑自如,把台下諸多現在已變成大腕級人物的文藝界人士逗得忍俊不禁,捧腹大笑。這是一個小的細節,但表明了一種同行的認同。同行的認同是一個人在自身領域裏得到的最高級別的獎賞。
20日,馬季猝然辭世的短短幾個小時之內,網友自發的悼念言論紛紛“出爐”,遍地哀聲,這是一種人類最純潔的尊重意識,跟對方的名氣無關,跟走紅的程度無關,跟炒作、賺眼球等新鮮詞彙更無關。一個自己領域裏的大師,其影響波及全社會全人類,這是馬季之福,是相聲之福,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福!然而後繼有人否,就很堪憂了。(禾川)
來源:
責編: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