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近期,兩部動漫作品在考古學界和普通觀眾中掀起了一陣熱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共同編導的數字動漫故事片《神樹的傳説》,在三星堆祭祀坑發現三十週年之際首映;敦煌研究院文化創意研究中心所推出的動畫電影《降魔成道》發佈僅兩天,已有超過2萬人次的觀眾通過敦煌研究院的微信公眾號欣賞了該片。
當下,國內眾多文物文化機構正在探索如何借助現代數字媒體來講好文物故事。而用時尚、新潮的數字動漫讓文物“活起來”是如何成為一種潮流的?在這種潮流中,如何實現學術性、趣味性、藝術性的統一和平衡?本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相關學者。
“量身定做”展現文物內涵
近年來,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獲得了國家的支持和鼓勵。對於文化文物機構而言,深度發掘館藏資源,推動文化創意産品開發,對弘揚優秀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産品開發的措施。與此同時,不斷升級的數字技術讓動漫作品的表現力今非昔比。北京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院長賀艷表示,日新月異的數字技術在向公眾展現文化遺産魅力方面的作用日益顯著;而在創意創新方面,需要有“量身定做”的探索,才能更充分地展現文物的內涵。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數字動漫的形式,能夠使有些“高冷”的文物“活起來”,變得親切鮮活,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文化文物機構的加入。
《降魔成道》以莫高窟第254窟南壁東側的《降魔成道圖》為創作藍本,由敦煌研究院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海濤團隊製作。從策劃到製作完成,歷時4年多。陳海濤表示,現代媒體技術能夠將敦煌藝術以及其中所蘊含的人文價值轉化為影像,傳遞給更多的觀眾,使觀眾對敦煌文化有更為深入與生動的認識。這既是對石窟文物的保護,也是對敦煌藝術精神的弘揚。以動漫作品拉近觀眾與敦煌壁畫之間的距離,體現了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弘揚” 的六字方針。此前,陳海濤團隊已推出過同樣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圖像的《捨身飼虎》。
深入淺出傳遞學術知識
以動漫講述文物的故事,並非“戲説”,而是需要立足於學術研究的基礎之上,深入挖掘和解讀,堅持嚴肅的知識、嚴謹的學術的原則,實現觀賞性、趣味性與學術性的統一。唯有這樣,才能避免作品粗製濫造和誤導觀眾。
陳海濤介紹,敦煌研究院在敦煌學研究方面有著深厚的學術傳統,而製作動畫影片,是將厚重的書面研究轉換為視覺形態,也是一種對於學術研究的再理解。在製作過程中,製作團隊再度領略到了學者們在文物研究、學術寫作方面的智慧。然而這些智慧隱藏在字裏行間,不容易被普通觀眾所了解,陳海濤的團隊希望能夠通過動畫影片的形式,將深刻的學術智慧和內涵豐富的文物生動地展現給觀眾。
《神樹的傳説》便是以三星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青銅神樹”為主角,片中的金烏形象則取材于三星堆神樹、河姆渡骨匕、華縣泉護村彩陶、反山玉冠狀器和馬王堆帛畫等眾多文物。製作團隊不僅參考了《山海經》《淮南子》《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掘報告》《反山——良渚遺址群考古報告》《三星堆祭祀坑》《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記錄》等著作,林巳奈夫、孫華等中外學者的論著也都被列入了參考文獻。
文博人才的新角色
要做到以數字動漫講好文物故事,一支懂傳播、通學術、有創意的隊伍是必備條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推出《神樹的傳説》可謂水到渠成。該院是全國最早探索考古創意産業的單位之一,在考古創意産業進行探索已有11年的歷史,在《神樹的傳説》之前,已編導過考古科普動畫片《少兒考古入門》。
陳海濤表示,為文化遺産製作數字動漫,是多學科、綜合性的團隊協作。在人才儲備方面,導演人才、核心的設計人才等都必須具有相應的學術素養。在與技術公司的合作中,唯有核心團隊在製作中發揮主導作用,才能夠保證作品的質量。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介紹,《神樹的傳説》的主創團隊,實際上都並非專職。這個團隊匯集了一群從事考古研究的年輕學者,他們憑藉濃厚的興趣和熱愛,勇於嘗試,敢於探索,利用業餘時間參與到動畫製作中來。而最終的成果,也讓學界內外認識到,考古人還可以做考古發掘、撰寫報告和論文之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