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春晚:當代中國人的祈福儀式

春晚官網人民日報 2017-01-28 15:2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7

  猴去雞來,央視春晚如約而至。

  拉開春晚的帷幕,如同拉起暖流的閘門。《大城小愛》裏,“蜘蛛人”小夫妻的相濡以沫,溫暖辛苦勞作的打工者;相聲《姥説》中,“小時候不愛聽,長大了想聽卻聽不到”的嘮叨,喚起慈愛的親情回憶。30多年來,收看春晚、談論春晚,成了過年的固定節目。同看一段小品,同唱一首歌時,我們仿佛置身強大磁場,你我他,家與國,過去與此刻,在我們身上瞬間接通。

  透過網絡和熒屏,“我”與“我們”同在。我們在東方明珠的璀璨燈火裏看到創新開放,在象鼻山的秀麗山水中體驗綠色自然,在彝族村寨的火把歌舞中感受和諧共享。天南地北,萬象更新,這就是我們生活著的地方,是我們共同居住的家園。

  透過網絡和熒屏,我們看到一個舊邦新命的中國。5位書法家手書“福”字,傳遞著古典中國的文化密碼。105歲的紅軍老戰士王定國,站在那裏就是一部活的歷史。11名遨遊太空的航天員,刻錄下一個民族永不停留的步伐。世代相承,血脈相連,一個古老文明生機蓬勃,在春天的祝福聲中躍然前行。

  春晚是當代中國人的祈福儀式。過去一年,“十三五”的開門紅唱響了令海內外華人自豪的《美麗中國年》。在雄雞司晨的新年裏,讓我們聞雞起舞,擼起袖子加油幹,共同祈福中國夢,開啟《壯麗航程》,打造《夢想之城》。

春晚首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