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2日 15:45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記者王亞宏)正當幾乎所有的英國人都在為自行車運動員克裏斯 霍伊爵士在賽道上拿下職業生涯的第六塊金牌,從而成為英國奧運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而歡呼時,另一個同樣擁有爵士頭銜的人卻站出來給大家的熱情潑冷水:英格蘭銀行行長稱由於“雙探底”衰退不斷惡化,英國經濟今年可能原地踏步。
一頭銀發的英國央行行長默文 金出生的時候正趕上英國上一次舉行奧運會(1948年),兩次沐浴在五環的光輝下的他或許對奧運有著更深刻的了解。雖然英國首相卡梅倫説這次奧運“物超所值”,能在未來5年裏給英國帶來130億英鎊的收益,但見多識廣的金卻並不認為奧運能成為一道讓英國經濟心情頓爽的下午茶。
在東倫敦的奧林匹克公園裏運動員每一天都在用行動詮釋著“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但“更慢、更低、更弱”卻是東道主經濟狀況的寫照。英國國家統計局7月底公佈的數據顯示,繼今年一季度經濟總産值GDP下跌0.3%之後,英國二季度再縮水0.7%,幅度超過預期。
就在運動員在家門口大攬金牌,不斷鞏固全球第三的位置,創下一個世紀來最好成績的同時,英國經濟卻和領獎臺漸行漸遠。
在奧運期間,有人曾製作一個金牌榜,將歐盟作為一個整體計算。在那個榜單上,結合27個成員國力量的歐盟將中美甩在身後。然而獎牌榜上的風光自然能讓歐洲數據迷們高興半天,但經濟學家看到的卻是和歐盟接近的另一方面。
到目前為止英國經濟已經連續兩年沒有起色,在英吉利海峽對岸的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也在殃及池魚。英國央行斷定歐元區債務危機使得英國經濟必然遭受衝擊,現在還不好確定的無非是衝擊的嚴重程度而已,而且歐債危機這場比賽還在繼續,離聽到終場哨聲還很遠。
不過就像奧運賽場上的運動員不會輕言放棄一樣,雖然經濟前景堪憂,英國還是在想方設法在體育搭起來的大舞臺上唱好一齣經濟戲。在奧運期間,英國貿易與投資署將政府所屬的文化保護建築蘭開斯特宮包裝成“英國商業大使館”,向來倫敦看奧運的全球3000多位企業領袖展示英國的完善的商業環境——不知這些在奧運專用道上暢行無阻的嘉賓有沒有注意到市中心擁堵的交通和臉上挂著迷人的笑容但卻一問三不知的志願者,而這正是一個城市商業軟環境。
其實在商業“硬環境”上英國也並非完美。奧運期間在蘭開斯特宮舉行的投資者大會上,來自全球的企業家們將機場擴建、勞工準入、金融監管以及金融城競爭力下降等問題一連串地拋給英國首相,而平日裏在議會質詢中能言善辯的卡梅倫,能做的卻只是將笑容僵挂在臉上。
首相在奧運會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對於普通人更是如此。在奧運的激情過後,人們終究還要為茶米油鹽等瑣事發愁,因此經濟前景的陰霾不久後就會重新覆蓋掉金牌曾經耀眼的光芒。目前英國實際國內生産總值已低於現任政府2010年上臺執政時的水平,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財政赤字也沒有減少。
對財政大臣喬治 奧斯本來説,這一情況將促使政府繼續“密切關注經濟”,並繼續“應對國內的債務問題和海外的債務危機”——解決這些問題無疑遠遠不如他在場館裏看運動員奪金來的美妙,可卻是他在殘酷得多的現實中的工作。
在經濟的賽道上,奧斯本帶領的團隊遠不如奧運賽場上的英國隊有競爭力,這幾乎已經成了共識。信用評級機構穆迪預測英國的經濟已受到奧運會基礎設施開支的影響,但好處很可能只是短期的,奧運會不太可能為英國經濟提供實質性幫助。
投行高盛的報告也謹慎地認為,奧運會將刺激英國經濟在2012年第三季度有所增長,但增長勢頭在第四季度就可能大幅減少;從長期看,奧運給倫敦帶來的旅遊收入和外國投資增長也比較有限,因為倫敦在這兩方面已處於較高水平。
當然,在一片看空奧運對英國經濟影響中,也不乏唱多之聲。英國萊斯銀行就稱,到2017年,倫敦奧運會將給英國經濟帶來165億英鎊的收益並幫助創造6.22萬個就業機會。萊斯銀行認為,將近三分之一的收益,約合50億英鎊,將來自奧運結束後的五年裏。在這期間,奧運場館將被改建為其它用途,旅遊業繼續興旺。奧運會也能給英國公眾情緒帶來一種“歡樂效應”,從而提升他們的消費慾望。
萊斯銀行的看法或許能讓人們對英國經濟多上些許樂觀的基調,但有一點身份問題需要注意的是,該銀行是倫敦奧運會的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