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深圳特區報:沒有獎牌同樣精彩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2日 15:1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深圳特區報

channelId 1 1 1

深圳特區報:沒有獎牌同樣精彩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2日 15:1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深圳特區報

      

    1908年第4屆倫敦奧運會期間,發生了讓世人永遠銘記的一幕。在那屆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中,意大利糖果商多蘭多皮特裏一直領先,第一個進入了運動場。但不幸的是他已精疲力竭,神志不清,先是跑錯方向,後因疲勞過度,幾次摔倒在地,但每次他都掙扎爬起來,在離終點最後15米處,他又一次倒下了,再沒爬起來,最終在兩位醫生的攙扶下走到了終點。由於在比賽中借助了他人的力量,皮特裏被剝奪了獲金牌的資格。但為了表彰他的進取精神,國際奧委會仍然授予了他與冠軍一樣的金盃。

    此後,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舉行的一次宗教儀式上,英國大主教彼得有感於馬拉松比賽而説了一句迄今廣為傳頌的名言:“奧運會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這句話深深感動了在場的顧拜旦,於是這句話日後被確定為奧林匹克運動的口號之一。

    本屆奧運會上,蒙古國選手奧雲格雷勒甘圖穆爾在女子100米蛙泳比賽中,在遠遠落後其他選手的情況下,依然堅持遊到終點,贏得了全場起立的歡呼和鼓勵。

    女子800米預賽,一名叫薩拉阿塔爾的運動員感動全場。她是沙特阿拉伯史上第一位奧運田徑女選手,也是這個國家唯一一名奧運田徑女運動員。等她到達終點時,別的選手都至少休息半分鐘了。可倒數第一的她,在空蕩蕩的跑道衝過終點時,獲得的掌聲卻比第一還熱烈。這些運動員用自己的行動去詮釋何為重在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比起獎牌獲得者,他們更加觸動我們的靈魂。

    在倫敦奧運會上萬名運動員中,戈爾馬裏亞是唯一一位不代表任何國家的“獨立運動員”。28歲的南蘇丹難民馬裏亞經過多方協調,終於通過國際奧委會的許可,被允許以無國籍身份參加奧運會馬拉松比賽。馬裏亞的祖國南蘇丹,2011年7月才正式從原蘇丹共和國獨立出來,還沒有成立自己的奧委會,不能派運動員出戰。馬裏亞不願意代表蘇丹出戰。那個國家帶給他的,只有28名親人在戰爭和疾病中逝去的傷痛。馬裏亞説:“至少此刻,我是一個奧林匹克人。”

    除了一雙破舊的跑鞋,馬裏亞一無所有:沒有教練,沒有贊助商,也沒有任何訓練器材。馬裏亞比起最優秀的馬拉松運動員,要慢了9分鐘,完全沒有奪牌的希望。但他仍然堅持相信自己做的一切充滿意義,他的律師波爾説:“馬裏亞不是一個人,全世界都站在他身後。”

    奧林匹克與政治無關,無所謂獎牌,只要能走出參與的一步就是最大的勝利。

32項
  • 5+奧運下午茶 奧運日記 奧運風雲會 全景風雲會 倫敦行動 張斌話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