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那些無緣奧運獎牌卻最能體現奧運精神的運動員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5日 08:28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新華網

channelId 1 1 1

那些無緣奧運獎牌卻最能體現奧運精神的運動員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5日 08:28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新華網

      

    法華津寬,71歲,馬術運動員,因為熱愛和堅持,與馬術結緣60年,倫敦奧運會盛裝舞步第40名;  

    阿法納西庫茲明,65歲,拉脫維亞槍手,參加了9屆奧運會,擁有超過半個世紀的射擊生涯,倫敦奧運會男子25米手槍第17名;

    斯特潘卡伊戈爾托娃,44歲,捷克皮划艇激流迴旋選手,奧運會六朝元老,倫敦奧運會女子單人皮艇第四名;

    張秀雲,36歲,中國賽艇選手,從事賽艇22年,曾獲亞特蘭大奧運會亞軍,倫敦奧運會女子單人雙槳第六名;

    他們與倫敦奧運獎牌無緣,卻已經體現了獎牌的價值;他們是不老的傳奇,更是奧運精神的最佳詮釋。

    奧運精神是什麼?

    是更快、更高、更強,是參與其中,也是對奧運矢志不移的追求。

    出於對馬術的熱愛和不懈的堅持,法華津寬2003年退休後決定把妻子和女兒留在日本,自己則移居德國,專心練習馬術。儘管年屆七旬,賽場上的法華津寬動作規範,完成動作後收韁站定,脫帽致意,頗有紳士風範。即便年事已高,當被問及今後是否繼續練習馬術時,法華津寬的回答斬釘截鐵:“只要身體允許,我就不會放棄。”

    前蘇聯曾經的射擊天才、首爾(漢城)奧運冠軍庫茲明雖已9次參加奧運會,但他的目標不是為了創造參賽次數吉尼斯世界紀錄,而是為了打出更好的成績,甚至奪牌。

    在倫敦,伊戈爾托娃面臨的挑戰竟然來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她首次奧運奪冠時對手的女兒!但伊戈爾托娃説,沒什麼大不了,我們都是處於同一起點的選手而已。

    五獲奧運資格,三次參加比賽。因為心臟病,張秀雲一度有癱瘓甚至猝死的可能,但是,張秀雲克服了病痛,克服了與女兒長期分別的思念之苦,毅然踏上了倫敦賽場,在歐美人統治的賽艇項目中佔據一席之地,而且是在賽艇這一王冠上的“明珠”——單人艇項目上,難能可貴!

    他們在倫敦的表現談不上絢麗,他們在與後輩的爭奪中已漸處下風,但他們身上依然鐫刻著奧林匹克的印記,流淌著奧運精神的血液。

    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是英雄氣短,而是對夢想的執著與堅持,對後輩的激勵與提攜,對人生的演繹與昇華。

32項
  • 5+奧運下午茶 奧運日記 奧運風雲會 全景風雲會 倫敦行動 張斌話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