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0日 09:2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記者 劉通
“我很享受這場比賽,我盡了全力。”面對BBC記者的話筒,徐莉佳“秀”了一把流利英語。本屆奧運會上,她為中國隊摘得一枚寶貴的帆船金牌。
一場“里程碑式的勝利”後,徐莉佳又以她的不卑不亢向全球觀眾展示了中國選手賽場外的風采。
一些尚未擺脫對中國選手思維定勢的觀眾,難免會感嘆“中國徐”的國際化。殊不知在如今的世界賽場上,中國選手的“國際化”已成為一種趨勢。法網冠軍李娜早已是外媒的寵兒。“娜姐”的“無障礙”溝通,不僅讓全球在同一時間了解到她的“火爆脾氣”,也讓人對中國選手有了更全面、更感性的認識。
在國際大賽上,每名選手都堪稱一個供外國人了解其國家的小“窗口”。而掌握外語,只是同世界交流的一種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手段。對於頻繁亮相世界舞臺的中國選手而言,善於溝通和表達卻有著更深層的含義。
中國重返奧運大家庭之時,正是國內步入改革開放之際。那時的中國選手被稱為“機器人”,明顯缺乏與世界交流的意識與能力,不僅在一些賽事中吃虧,而且導致外界對中國體育和體育人有諸多誤解。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和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體育也日益走向強盛,中國選手的自信與個性也得以充分顯現。從單一傾聽到“復讀機”式的回應,從簡單對話到張揚個性、主動表達,他們與外界的溝通逐步遞進。
本屆奧運上,21歲的孫楊登上巨星寶座。這不僅是因為他獲得兩枚金牌並打破世界紀錄的成績,更因為他率真直言、充滿霸氣的個性。賽前,他曾高調告訴對手“金牌就是我的”。奪冠後更是豪言:“美國人、歐洲人能做到的,我們中國人同樣能夠做到!”
16歲小將葉詩文在以打破世界紀錄的成績獲得女子400米混合泳金牌後,遭到外媒關於興奮劑的質疑。但這位平時靦腆的小姑娘卻直指“不公平”,“為什麼外國人拿了冠軍就沒事,我拿了大家就懷疑?”她還請那些別有用心者“放心”,稱“中國選手是清白的”。
葉詩文的強勢反擊終於讓質疑者閉嘴,還收到了始作俑者所在的美國游泳協會和曾轉載過質疑文章的英國《自然》雜誌的道歉。
而在“微博時代”的奧運會裏,更多的選手選擇通過網絡直接傳遞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意見。無論是成功的歡笑,還是喜悅的淚水,都會第一時間呈現在讀者面前。這既加深了外界對他們的了解,進而也形成了一種寬容、理解的氛圍。
相對運動員的個體表達,一個團隊、一個國家的聲音更為重要。從申辦奧運會到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中國已經以奧運、以體育為載體在世界舞臺上發出了最強音。這一時期,也正是中國在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確定大國形象的重要時期。
在古老的巴別塔神話中,全世界的人類都説著同一種語言。上帝擔心人的力量太過強大,便出手“打亂”了人類的語言。從此,人們無法互相溝通,繼而分散各地。
而如今,奧運會令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語言的人們得以歡聚一堂。在這個“大團圓”的舞臺上,謙虛內斂、善於傾聽的中國人,正在加速著與世界的“無障礙”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