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5日 11:56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奧運會進行得如火如荼,有人給奧運會給出了新的定義:所謂奧運會,就是一群最需要運動的人,看一群最需要休息的人在運動。
這句話有玩笑的成分,但背後傳達的東西並非毫無道理。金牌“饑渴消費”的階段正在成為過去時,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意識到:金牌拿得再多,除了民族自豪感還有一定提升外,對於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其實並無多大意義。
所以,有人提出,奧運精神重在“參與”,而且不僅是場上的運動員要參與,作為看客的“你和我”都要參與。
從城市來看,平時注意健身的人正在增多,這是個好消息。但只要看看你我身邊,還有那麼多生活習慣不佳、又從來不注意運動的“亞健康”人群,你就知道,全民對於“運動”的參與還遠遠不夠。
至於説農村,雖然人們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但他們的“運動”絕大部分還停留在為生計而忙碌的辛勤勞作上,要讓他們真正從事體育運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回到奧運的話題上來,當大部分人的眼光還停留在中美“金牌榜第一”之爭已經達到白熱化時,美國的一位耄耋老漢,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體育和美國體育的差距究竟有多遠。
威廉-貝爾,一個90歲的美國老漢,在一般人看來,這應該是一個老態龍鐘、行將就木的年紀,但貝爾顛覆了這種觀念。
赤著上身、穿著短褲,在不算長的跑道上來回加速熱身,90歲的他,要幹什麼?更讓你吃驚的在後面:持桿、奔跑、加速、撐地、躍起、過桿,然後重重摔到海綿墊上……
鬚髮皆白的貝爾,躺在海綿墊上微微一笑,仿佛剛剛創造的“90歲年齡組撐桿跳高世界紀錄(2米18)”根本不值一提。事實上,此前75-79年齡組、80-84年齡組、85-90年齡組的撐桿跳高世界紀錄都是由他保持的。
貝爾的演出看似“特例”,因為美國乃至全世界可能都找不出第二個貝爾,但這真的只是特例嗎?美國人對於“運動”的全民參與度,和中國相比,哪個高?大家心裏其實都有數。
舉這個例子,只是為了説明,中美體育之爭不在金牌榜,或者説,“金牌榜第一”壓根不是重點。因為“現代奧運之父”顧拜旦有一句名言:一個民族,老當益壯的人多,那個民族一定強;一個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個民族一定弱。
顧拜旦先生的名言當然不止這一句,昨天的奧運賽場,還有一位運動員用實際行動向顧拜旦致敬:南非的“刀鋒戰士”奧斯卡-皮斯托裏烏斯,第一次以殘疾人的身份參加健全人的奧運會,並在400米的跑道上以“個人今年最好成績45秒44”闖進了半決賽。“對人生而言,重要的決不是凱旋,而是戰鬥。”這同樣是顧拜旦先生的名言。
當然,奧運賽場上,像奧斯卡這樣的“鬥士”還有很多,比如説昨天在女子單人雙槳決賽中獲得最後一名的37歲的中國老將張秀雲(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子雙人雙槳亞軍)。
張秀雲因為先天性心臟病,在運動生涯還沒達到巔峰時就無奈退役,而在心臟手術治療成功後,她令人吃驚地獲得了北京奧運會單人雙槳第四名。這次在倫敦,她又成功闖進了倫敦奧運會的女子單人雙槳決賽。最後一名的成績似乎有點難看,但張秀雲的經歷已經足夠表明她的“自強和自信”。
她,同樣在向顧拜旦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