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4日 08:40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文匯報
歷史由贏家寫就,此話在競技體育,需得改成“歷史中唯留贏家”。
奧林匹克重在參與,但奧運會卻容不得記錄下每一位參與者。1900年巴黎奧運會的板球賽,冠軍是英國隊,亞軍是由英國領館人員組成的法國隊——只有這樣如辦家家的比賽,才能在功名冊上錄下每一位參與者。現代奧運會,早已不屬此流。參與是基礎,但真正的賣點卻只能是勝利者、成功者。
競技體育偶爾會展露自己的溫情。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坦桑尼亞人阿赫瓦裏的那句,“我的祖國把我從7000英里外送到這裡,不是讓我開始比賽,而是要我完成比賽”,成為奧林匹克永遠的經典。2000年悉尼奧運會,來自赤道幾內亞的“鰻魚”艾利克,以比世界紀錄慢了1分鐘的成績遊完100米自由泳,卻贏得了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也成了眾人收藏的回憶。
但奧運會的主角,終是那些站在巔峰的明星;競技體育所追逐的也只能是勝利。怎麼來理解勝利,成為一個有意思、無答案的話題,是寸土必爭的強奪,還是迂迴曲折的智取;是一城一池都不放棄,還是必須從戰略上作出思考。
從4對羽毛球選手遭取消資格開始,類似的討論已在倫敦發酵。日本女足為避免遠征紐卡斯爾,而在小組賽末戰不力爭勝利;英國自行車手因出發不利,而製造倒地令比賽重新開始……這樣的話題絕不會是倫敦的最後一次、奧運會的最後一次。體育比賽依規則而生,既然是規則,必然有漏洞可為他人所鑽。
若站于道德高地之上,羽毛球、女足、自行車這些選手,皆有單場不盡力之嫌,但他們衝著更大的勝利而去這一點,也絕對毋庸懷疑。實力若真到了絕對優勢的那份上,又有什麼可以值得讓自己避讓。但競技舞臺難以預料,多數項目競爭者伯仲之間,也不難理解有人會去鑽個規則空子。
但歷史終究是屬於贏家的。在50年後的奧運史上,或許還會有人提起英國自行車手靠戰術摔倒取得金牌的細節,但沒有成績的“作弊者”怕是早被忘了個乾淨。這便是競技體育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