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廣告頻道 > 數據·分析

傳統媒體被低估,廣告客戶心中的“主流媒體”標準是什麼?

發佈時間: 2017年12月11日 10: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一、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標簽之痛

在大眾百姓的心中,與互聯網有關的媒體都是新媒體,與互聯網無關的都是傳統媒體。

一些媒介學者把媒體分為五大類:報紙刊物、電視、廣播、互聯網、移動網絡等五類媒體 ,其中互聯網和移動網絡稱為新媒體範疇。

在代理公司主導廣告投放市場的大背景下,代理公司有意無意間分流了傳統媒體的廣告份額,通過這種市場杠桿效應,進一步推動了新媒體的發展,阻滯了傳統媒體的發展。可以説,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是建立在瓜分傳統媒體市場份額基礎上的成長。

二、“主流媒體”的定義

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認為,媒體沒有新舊之分,只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別。負責任的媒體才有公信力和引導力,擁有話語權的媒體才有影響力,創造價值的媒體才有傳播力,一個正常的社會需要主流價值的守護,而主流價值需要主流媒體來捍衛。

關於什麼是主流媒體?有數種定義。

從政治角度上的定義:“主流媒體是影響力大、起主導作用、能夠代表或左右輿論的省級以上媒體,稱為主流媒體,主要是指中央、各省市區黨委機關報和中央、各省市區廣播電臺、電視臺,以及其他一些大報大臺。”

從社會角度上的定義:“主流媒體就是關注社會發展的主流問題,成為社會主流人群所倚重的資訊來源和思想來源的高級媒體”。“主流傳媒就是以吸聚最具社會影響力的受眾,作為自己市場訴求的傳媒。”

從經營角度上的定義:媒體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才能成為主流媒體,即有較大的發行量、關注度;有較多的廣告營業額;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權威性。主流媒體就是依靠主流資本,面向主流受眾,運用主流的表現方式,體現主流觀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在社會中享有較高聲譽的媒體。

三、廣告客戶心中的主流媒體是什麼標準?

主流媒體與非主流媒體之爭,主要表現在廣告營銷市場上,客戶心中的主流媒體是什麼樣的呢?或什麼樣的媒體最受廣告客戶歡迎呢?

1.傳播正能量

在廣告市場初級階段,廣告客戶追求的是到達率和關注度;隨著消費市場的升級,品牌消費在消費市場佔據重要位置,廣告客戶對媒體的品牌美譽度有了新要求;優秀的平臺、正能量的內容、真善美的影響力、高頻次的到達,是客戶心中理想的投放平臺。傳播正能量是對客戶品牌美譽度的提升。

2.有較高的社會公信力

平臺的社會公信力,是平臺廣告有市場轉換率的基本條件。平臺的公信力是平臺長期積累起來的社會公信度,是平臺最具市場競爭力的內核,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的。

央視和省級衛視,無論是播出的內容還是投放的廣告,都有非常嚴格的控管制度,可以説,在央視和省級衛視基本不會出現虛假廣告,也是目前最具社會公信力的廣告投放平臺,當然也是廣告價格較高的投放平臺。

3.有非常好的目標受眾到達率

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的媒體平臺,也不是廣告客戶所期求的。

媒體的本質是娛樂,娛樂有最廣泛的節目受眾,更有利於廣告效應的轉換。從客戶的投放規律來看,廣告客戶對電視劇和綜藝類節目的投放偏好要大於其它類型節目投放的偏好。

媒體的覆蓋率並不等於到達率,媒體的觀眾到達率並不等於目標受眾的到達率。因此,精準廣告就滿足了廣告客戶的目標受眾到達率。

4.是一個非碎片化的融媒體平臺

傳播的碎片化、影響力的碎片化,是廣告客戶最大的困惑之一,如何解決碎片,能夠有一個融媒體平臺,是非常理想的狀態。

什麼是融媒體平臺呢?傳統媒體+新媒體+中央廚房,一定是融媒體平臺,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是央視和省級衛視。

四、新媒體的“公主病”有多嚴重?

技術上的無限追求、人才資源的快速聚集、社會資本的海量投放等,新媒體的力量很快被任意放大,甚至有一種説法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新媒體是得了“公主病”,其現實中的情況不儘是然:

1.一些很有影響力的新媒體視頻網站仍在虧損中蹣跚

如傳統媒體出現運營虧損,是一件很大新聞,也是讓傳統媒體從業者很難説服自己且十分糾結的事。就是一直被人們叫空的城市電視臺,只是出現了利潤銳減情況,絕大多數的電視臺還是處於贏利中。

而作為新媒體中標桿性的媒體平臺,電視媒體的最直接競爭對手——視頻網站,長期處於虧損中,何時贏利,很難説出時間。但新媒體對經營創收的市場層面而言,是不是過於自信,還有待時間檢驗。

2.新媒體的市場存活率低

在媒體市場中,新媒體的市場準入門檻不高,每年都有數量龐大的新媒體平臺和公司成立。然而新媒體的市場存活非常低,每年都有一些新媒體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淘汰出局。

從根本上來説,新媒體完全依賴於技術創新,當更新的技術出現後,一些完全寄生於舊技術的媒體將徹底失去市場。而傳統媒體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電視、廣播等媒體有較高的準入門檻,市場生命週期較長。

3.新媒體的品牌美譽度較低

傳統媒體在觀眾心中有一種權威化意識和主流化意識。傳統媒體傳播的內容有較高的認可度,是廣告客戶進行品牌塑造的首選平臺。

而新媒體平臺多是基於自媒體化和互動化,觀眾是內容的生産者和傳播者,內容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參差不齊,很多傳播比較瘋狂的新聞事件,往往與事件的真相偏差較大。內容的隨意性、非嚴謹化,造成了新媒體的品牌信任度低,對塑造品牌美譽度的訴求,有較大的背離。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