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廣告頻道 > 數據·分析

專家看“國家品牌計劃”(四):利用央視平臺幫助企業“國際化”

發佈時間: 2017年11月07日 09: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利用好央視平臺優勢,幫助企業進行“國際化”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副院長、教授 段淳林

第一,讓“國家品牌計劃”從工具理性上升到價值理性。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比如耐克承載的是一個物化的美國價值觀傳播的載體,怎麼樣也讓“國家品牌計劃”通過物化的載體來傳播我們的價值觀,類似于讓企業品牌價值觀傳播與國家品牌形象的課題研究嵌入到“國家品牌計劃”之中。

第二,把內容做得更精細化,比如把“國家品牌計劃”的品牌故事系列成書;聯合專業公司幫助企業深度利用資源將其價值最大化。

第三,培訓。借助5.10“中國品牌”日做國家品牌盛典,通過入選企業來輻射整個中國企業。整合媒體資源組織國家品牌計劃大講堂的公開課,精品課裏選一些系列做成精品面向企業,個性化的課程定制也非常重要。提出國家品牌計劃的品牌公民行動等,提升消費者對企業社會責任感的認同。

第四,國際化。國際化是未來整個國家品牌競爭力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國際化體現在“國家品牌計劃”裏面,利用好央視的優勢是非常重要的。中國的企業最缺乏戰略,央視正是站到戰略的制高點上,能進入這個平臺,某種程度上就是能夠代表國家。

為企業走出去提供軟實力打造服務

思玳國際創始合夥人 王麗麗

中國企業在海外的聲譽管理,包括形象管理,是很大一個挑戰。中國企業最近幾年的並購,當中有70%是不成功的,沒有達到預期。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於跨文化溝通的障礙,所以在海外的員工關係、媒體關係、社區關係都非常重要。在品牌國際化上面,中國企業走出去又遇到很多的挑戰,這一塊“國家品牌計劃”可以提供培訓諮詢。

可以整合各路資源去提供國際化軟實力的打造和服務,比如CEO的服務,我們現在很多中國企業家出去的PPT還是用中文,另外還包括禮儀等。中國企業走出去,最大的挑戰還是軟實力的提升,而軟實力包括品牌聲譽和品牌形象,這些非常重要。

內容管理方面,可以做一些深度的挖掘,包括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品牌故事,可以分享給其他的企業。配搭中國品牌國際化,我們還可以考慮針對中國出海品牌在海外的聲譽情況、聲譽管理,聯合海外機構做一些調研、諮詢。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