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前一陣鬧得沸沸颺颺的微信自媒體公號“數據造假”事件,在自媒體、公關和廣告主的行業中引發了不小的風潑。到底網上的廣告數據還有沒有真的?是不是大公司的數據就可靠些?
未必。
在微信自媒體“數據造假”事件發生後不久,Facebook 在視頻廣告數據上“造假”,欺騙客戶達兩年之久的醜聞,也成為美國科技商業媒體的熱議事件。大概的情況是這樣,九月份的時候,Facebook 在該公司網站“廣告主幫助信息” (Advertiser Help Center) 的一篇文章中透露,Facebook 的用戶平均觀看視頻時長的數據計算有誤,因為 Facebook 只計算那些用戶會觀看三秒鐘以上的視頻 (也就是説,如果你在三秒內點了停止,就不會計算在內) 。Facebook 表示,這會導致數據被嚴重“誇大”。
更扯淡的是,Facebook 已經這麼幹了兩年。也就是説,廣告主們為 Facebook 的“假數據”掏了兩年的錢。
這還能行?廣告代理商們立刻就爆了。Facebook 道歉、賠償應該是跑不了了,估計私下也好解決。問題是,數據到底被誇大到什麼程度?據廣告代理商 Publicis Media 提供的數據,Facebook 的用戶平均觀看視頻時長被憑空增加了 60% 到 80%。
和微信公眾號的“刷量”相比,Facebook 玩得可能還是小了點。但是不要忘了,Facebook 的廣告銷售規模可是不知道要比微信自媒體高到哪去。2016 年第一季度,Facebook 的廣告收入就高達 53 億美元。
“刷量”被打臉的微信自媒體,以後還有沒有人買賬,這個不好説。那麼“假數據”對 Facebook 的影響又如何呢?雖然這次醜聞發生之後,Facebook 的公關工作做得不錯,總算把火勢控制住了,但是一些大的廣告主在減少 Facebook 的廣告投放,在事情發生前的幾個星期就已經開始了。這其中就包括世界 500 強消費品巨頭保潔公司 (P&G)。該公司在 Facebook 耗時兩年為旗下的一款産品做精準投放,但是卻發現産品滯銷。
有媒體人呼籲監管部門出面調查,發起訴訟,也有人要求 Facebook 對其所有的廣告數據進行徹查。雖然這些事情都不太可能發生,但是像 Facebook 這種“自説自話”的情況,突顯了網絡廣告效果不好監控,缺乏第三方權威機構的現實問題,這是普遍的共識。
昨天,美國又有媒體報道了 Facebook 的新聞推送 (News trending) 出現了大量假消息的情況。據內部認識透露,這是因為 Facebook 缺乏新聞團隊把關,單純靠機器算法來工作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