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廣告頻道 > 數據·分析

寶潔增加電視媒體廣告投入,説明再牛的品牌也需要拼命投廣告

發佈時間: 2016年08月19日 15: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傳媒內參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剛剛結束的Q2財報會議上,寶潔全球首席執行官David Taylor表示,2016年的廣告費用會以個位數的幅度進行增長,花費主要用於媒體投入和給消費者提供試用産品。

然而2年前,寶潔還要死命削減市場推廣費用。

由於飽受體制冗余、品牌延伸失敗、品牌老化等問題的折磨,寶潔近兩年一直在實行品牌瘦身和縮減廣告預算策略。去年四月,寶潔公司首席財務官 John Moeller 宣佈未來每年計劃削減 5 億美元的廣告代理費。實際上,寶潔在 2015 財年全球削減了近 7 億美元的營銷費用,砍掉了 40% 的廣告代理商,甚至與合作將近20年的法國陽獅集團分道揚鑣。

有人説,即便削減了7億美元,2015財年花費82億美元廣告費的寶潔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廣告主。似乎,市場影響不應該如此之大。但是,作為寶潔最大的競爭對手——聯合利華2015年的廣告支出也高達80億美元。國際競爭對手的緊逼加上各國本土品牌的崛起和廣告投入的增加,終究讓寶潔苦不堪言。

廣告投入就像軍備競賽,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必然是此消彼長。寶潔用親身實踐告誡廣大國內外廣告主:沒事,不要減少預算;有事,更不要!

而這則消息之所以在廣告營銷領域引起軒然大波,還在於寶潔透露了另一個關鍵信息,將屆時調整其在Facebook等社交平臺上的精準投放策略。

寶潔曾試圖縮減廣告開支、“拋棄那些無意義的營銷渠道,和消費者進行更直接的溝通”把廣告重心投入到互聯網廣告尤其是“精準投放”中。自2014年開始,寶潔宣佈與Facebook展開闔作,加大在社交平臺上的精準投放,累計花費了7億多美元。然而,“精準投放”收效甚微。更要命的是,廣告投入的減少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其市場份額的增長。截至今年6月30日,寶潔的年銷售額為653億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8%。華爾街日報分析稱,寶潔很可能會縮減在Facebook上“精準投放”的廣告費用,並加大對電視等傳統媒體的投入。消息傳出後Facebook股價應聲下跌。

為什麼説理想化的精準投放還是個偽命題?

目前精準投放使用的一種常用算法是協同過濾。它通過經驗來分析用戶興趣,在用戶群中找到指定用戶的相似興趣用戶。而這種“經驗”,實際是綜合這些相似用戶對某一信息的評價,來形成系統對該指定用戶對此信息的喜好程度預測。

經驗從哪來?大多是基於用戶瀏覽器中的cookie信息來蒐集數據的。在這種情況下,你無法匹配到真實的個體,而是一些以ID為中心的統計學平均值。

連寶潔首席市場官畢瑞哲也承認,“我們尋求精準定位的活動太多,定位太窄了。現在我們在想,什麼是最好的方式,既要觸達最廣大的受眾,又要做到很精準。”

數據分析師劉志強説,精準投放廣告的內涵是程序化的定向投放。其中定向是核心,程序化是手段。就目前的程序化手段而言,還談不上“精準投放”,或者説大多數的精準投放,都是放屁。

換句話説,永遠不要小瞧公信力第一的電視媒體。

寶潔等國際企業向來反感動輒上億的電視節目冠名,然而藍月亮、韓後等本土品牌卻通過此舉迅速提高知名度並蠶食其在華市場份額。廣告不是萬能的,但縮減廣告預算是萬萬不行的。寶潔的確遇到一些困境,但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發需要通過大量極富創意、引起共鳴、凸顯賣點的廣告來表達品牌訴求,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同樣存在品牌老化問題的百雀羚,不是又火了麼?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