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廣告頻道 > 數據·分析

調查顯示95%中國受眾看賽事偏愛電視

發佈時間: 2016年08月18日 19: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央電視臺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近日,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發佈了亞洲10國和中國28個城市的體育市場調研報告,全景再現了體育及贊助市場發展現狀。亞洲及中國體育市場發展之快令人矚目。隨著各大國際賽事在亞洲體育市場的關注度日益攀升,亞洲地區體育受眾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收視人群。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電視觀眾全年體育節目人均收視時長為1529分鐘,相比同樣缺少體育大賽支撐的2013年增長了123分鐘,漲幅為8.7%。在體育信息的多樣化獲取方式上,看電視是普遍的選擇,佔比達95%,其次是“與親友交流”,通過互聯網媒體獲取體育信息的也超過50%。

中國市場潛能巨大

CSM體育與媒介研究總監Pierre Justo指出,亞洲體育市場的收益規模和高增長率位居世界體育市場第三位,其中體育贊助的收入比重已超過40%,贊助和媒體權益成為增長最快的部分;中國體育産業蘊藏著巨大潛能,越來越多的中國體育迷意識到商家對體育的贊助行為,中國體育市場的快速發展也成就了一批體育贊助市場中的高知名度品牌。調查數據顯示,84%體育受眾都知道何為贊助商,90%體育受眾都認為體育賽事有益於城市的發展。

賽事直播電視優勢明顯

雖然體育傳播的媒體日趨多樣化,但電視仍然是亞洲和中國體育受眾的首選媒介。清晰流暢的大屏收看、在特定場景內的互動性和高參與感,使電視媒體在獲取體育信息、觀看賽事直播上的收看體驗優勢不減。《中國體育市場晴雨錶》的研究數據表明,在體育信息的多樣化獲取方式上,看電視是普遍的選擇,佔比達95%,其次是“與親友交流”、通過互聯網媒體獲取體育信息的也超過50%。

在觀看直播賽事時,電視的優勢更加凸顯。近80%的中國體育迷更傾向將電視作為第一選擇,傾向於將PC端或移動端收看作為第一選擇的僅為不到20%。

CSM體育與媒介研究副總監于松濤表示:“除了不同視頻終端的收看體驗外,在賽事期間,影響體育迷們對媒介選擇的另一個重要的現實因素是賽事版權的分銷策略。”對亞洲10國的調查顯示,在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等國家,部分歸功於年輕人和深度體育迷的強力推動,通過互聯網收看體育視頻、查找體育信息的潮流趨勢日益明顯,但未來幾年裏,電視大屏仍將是觀看賽事的首選媒體,這也與電視的高滲透率、體育文化與電視大眾化傳播之間的契合等有著密切關係。

付費意願取決於版權

付費模式的成功最主要的是能不能拿到真正的獨有版權。對中國來説,如果這個賽事夠強大,且只有從唯一的渠道獲取這個資源,那麼這個付費模式是可行的。

Pierre Justo表示,CSM體育與媒介研究也在研究付費模式的發展趨勢,來調查未來像樂視TV、PPTV這種OTT頻道會對傳統的體育收視造成怎樣的衝擊,這種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影響的對比,未來的發展趨勢等。“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究,但我想強調的一點是,對於很多熱愛體育的人來説,他們更在意的是直播時的體驗,以此看來,傳統的電視觀看還具有很大優勢,電視的大屏,闔家歡式的分享體驗等暫時是無可取代的。”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