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廣告頻道 > 數據·分析

觀點:品牌傳播至高點的裂變效應

發佈時間: 2014年09月04日 19: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央電視臺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一、《新聞聯播》:14億人共同鑄就的紀錄大片
  清華大學的尹鴻教授曾説過:“在媒體紛爭的社會環境中,品牌欄目是一種競爭力;在供大於求的媒體環境中,品牌欄目是一種吸引力;在媒體分化的市場環境中,品牌欄目是一種親和力;在産品多樣的消費環境中,品牌是一種信任度。”但反觀中國3000多個頻道,能夠被觀眾所認同的品牌頻道或欄目屈指可數。2013年公佈的滿意度調查報告中指出,《新聞聯播》作為滿意度第一的欄目的同時,也是提及率最高的一檔欄目。
  《新聞聯播》除了肩負著塑造國家形象、傳遞政府信息的政治使命,承載更多的是對大眾“集體記憶”的建構。《新聞聯播》以客觀、生動、豐富的紀實手段記錄著中華大地30多年來每一天發生的變化,是14億中國人共同譜寫的一部紀錄片。短短30分鐘內涵蓋政治、經濟、科技、社會、軍事、外交、文化、體育等多類話題,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關注的方面,而正是這一點一滴的關注,最終構建成了屬於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2014年上半年,《新聞聯播》的收視率達11.06%,收視份額達35.18%,看到了網上動輒上億的訪問人次,可能會覺得11%左右的收視率簡直不值得一提,但是如果用互聯網思維去統計一下《新聞聯播》在電視播出的收看人次,結果只會更加震撼——《新聞聯播》平均月收看人次達72.35億次!也就是説近14億中國人每人每月都收看了5、6次。相信沒有一個網絡視頻會有如此大的體量,更不會有一個網絡視頻擁有如此龐大的忠實受眾群。
  二、春晚:所有文藝人的終極理想
  如果説有一個舞臺,引領潮流超過三十載,觀眾規模世界之最,捧紅明星不計其數,估計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圍坐電視旁“看春晚”,已經和“年夜飯”、“放鞭炮”一起成了必不可少的民俗“新三樣”。春晚的舞臺也是産生明星大腕的超級工廠,無論港臺還是內地,無論早前是默默無聞還是已經聲名鵲起,上過春晚的舞臺,就意味著踏上了成為國民偶像的道路。最重要的是,春晚堪稱年度最引人矚目的話題孵化器,節目選取與編排創意、臺前明星與幕後英雄、成功喝彩與遺憾惋惜,都往往成為人們觀看之後的熱議話題。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除夕夜億萬觀眾圍坐電視看春晚的同時,另一場在新媒體上的“圍觀春晚”狂歡派對也在同步進行,各種嬉笑怒罵、惡搞逗樂都是春晚這個全民現象級節目的進一步“發酵”。


  從收視數據上看,2014年春節當天,全國有202家電視頻道對中央臺春晚進行了同步播出,全國並機總收視率達30.98%,電視觀眾規模達7.04億人。互聯網方面,7家網站組建了傳播聯盟,對春晚進行了同步網絡直播,收視率達2.17%,累計觀看人數達1.1億人,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1625萬人,網民的總收視時長為1.2億小時,人均收看時長為66分鐘。
  也就是説,綜合各收視終端數據,2014年春晚直播的全媒體收視率達33.15%!是當之無愧的最具影響力娛樂事件!
  除了收視數據,其它數據也證明著這一觀點:直播期間,網民在互聯網上對春晚節目的討論量達265萬條;其中來自新浪微博的原創量、評論量與轉發量達242萬條。無論是大屏還是小屏,都有如此高的關注度以及影響力,也難怪那麼多的文藝人會將春晚這個平臺視作人生的終極理想。
  三、央視在多節目類別中,獨佔全國市場收視份額50%以上
  隨著杜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觀眾對電視的需求不再滿足於頻道增加、圖像清晰、選擇空間的擴大,而同時也希望出現個性化的專業頻道,以強化和滿足自己個性化的生活需求。如今一個普通家庭就可以接收到上百個頻道,為了與其他頻道有所區別,必然會趨向於頻道專業化。同時隨著觀眾的主體地位日益加強,電視受眾也由集群化轉向分眾化,而窄播化與分眾化不可避免地會形成電視專業化頻道。
  央視作為國家媒體,在頻道專業化的道路上一馬當先。16個開路頻道專業化特徵明顯,各自擁有一群忠實受眾。16個頻道涵蓋了所有節目類別,將其放到全國市場看,無論是播出佔比,還是收視份額,均佔有絕對優勢。
  從播出佔比看,央視頻道數在全國81個頻道當中佔比僅為21%。而在綜藝、專題、財經三類中的播出佔比均在30%以上,其中體育類更是達到77%,這説明央視的節目資源是如此的豐富,當其他頻道還在愁該播什麼的時候,央視儲量巨大的節目資源已經先行一步。
  第二,光有播出不能令人信服,收視效果一樣無可匹敵。從收視份額來看,所有的節目類別,央視均以較少的播出佔比斬獲較高的收視份額,其中,青少類節目,播出佔比僅為13.77%,而在市場上卻獲得了51.82%的市場份額,這就相當於全國播放的100分鐘青少節目中央視僅佔約14分鐘,但卻獲得了所有收視分鐘數的一半以上!再看其他重要類別節目,綜藝、新聞、專題、財經,每一個類別的收視份額都在50%以上,體育類別的收視份額更是高達93.78%!


  (文/李菁菁)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