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廣告頻道 > 數據·分析

觀點:互聯網企業為何齊聚央視

發佈時間: 2014年09月03日 16: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央電視臺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看馬年春晚,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百度、騰訊、小米、京東、360等互聯網企業的廣告紛紛在春晚開播前10分鐘的黃金時間中亮相。而近年每逢雙十一期間,京東、天貓、蘇寧等電商在央視廣告上的開銷也是不小。再讓時光回到五年前——當李彥宏在09年春晚中露臉8次之後,人們曾經驚訝的發現,原來一向標新立異的互聯網公司也開始懂得在春晚這個中國最傳統的節目中發出聲音了。這些越來越重視自身品牌且財大氣粗的互聯網企業成為央視廣告新主,央視這個平臺也成為了他們爭奪的新戰場。他們齊聚央視,是為哪般?
  首先,是央視的規模和影響力吸引著這些互聯網企業。電視始終是規模最大的大眾媒體,中國國內電視觀眾的規模已達12.8億,平均每分鐘約1億家庭看電視,而央視是其中的至高點,是品牌傳播的最高平臺。只有通過全方面無死角覆蓋的央視進行品牌傳播,才可以幫助互聯網企業最大限度的打開電視既有觀眾的市場,塑造全國性品牌。


  其次,優質資源和正面形象吸引著互聯網。世界盃期間,天貓、奇虎360、趕集網、58同城、高德及樂視的廣告紛紛現身央視,其中天貓以1.41億元成為央視巴西世界盃“射手榜”全媒體合作夥伴。除了體育,央視在新聞、紀錄片等方面也有著其它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同時,央視因其特殊的行政地位,對信息嚴格把關,一貫以來的正面形象恰好彌補了互聯網企業在品牌方面的天然缺失,有助於改變其魚龍混雜的品牌基因。
  第三,央視的平臺鑄就了無數品牌,而互聯網在品牌打造上的功力尚淺。央視這個廣告平臺,在助推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幫助了諸多民族品牌走向國際舞臺,這些品牌與央視合作的忠誠度極高。作為一個已經融入億萬人生活的主流平臺,在如今“碎片化”的信息時代,央視是真正的稀缺平臺,諸多互聯網企業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紛紛斥重金在央視進行廣告投放。反觀互聯網自身,通過互聯網鍛造出的品牌屈指可數。互聯網儘管渠道多但是無權威,信息多但是缺觀點,受眾注意力被淹沒在海量信息中,因此,投放在其中的廣告效果自然也是零散並碎片化的,無法打造一個良好的品牌傳播平臺。
  互聯網選擇央視除了品牌的打造,還有一個更為直接的動機,就是借助央視平臺可以直接拉動銷售。2011年11月,淘寶商城投放央視黃金資源廣告,打造雙11狂歡,雙11當天,淘寶商城銷售33.6億元,全網銷量40多億。到2012年“雙11”總銷售額達191億元。2012年,淘寶選擇《天氣預報》、《焦點訪談》前後廣告,借助高曝光率和高到達率,打造淘寶、天貓和支付寶的品牌形象。相信這是這些數字,讓精明的互聯網企業真正看清央視的力量。(李菁菁)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