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水下考古新成果

國家文物局發佈“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6月13日 17:04
央視網 | 2024年06月13日 17:04
正在加載

6月13日,國家文物局在海南瓊海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佈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最新成果。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主持會議。

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使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和“獅子魚”號無人水下遙控潛水器,聯合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開展了三階段的水下考古調查,探明了兩艘沉船的分佈範圍,獲取了沉船所在海域海底的地形地貌特徵,初步掌握了沉船遺址部分區域和重要位置的地層堆積和埋藏情況,基本明確了沉船時代和保存現狀,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928件(套),制訂和總結了多項深海考古調查的技術規範、策略要求和工作流程。

一號沉船核心區攝影拼接圖

一號沉船核心區攝影拼接圖

二號沉船核心區攝影拼接圖

二號沉船核心區攝影拼接圖

文物提取

文物提取

左:琺華梅瓶 中:綠釉梅瓶 右:琺華貼金梅瓶

左:琺華梅瓶 中:綠釉梅瓶 右:琺華貼金梅瓶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標誌著中國水下考古從近海走向深遠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國家文物局將在“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框架下,加強與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的協作,踐行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國際共識,按照“大考古”工作思路,整體推進後續的考古、保護、研究闡釋和展示利用等工作,更好的揭示中華文明海洋特質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為國際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利用貢獻中國案例。

與會專家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成果進行點評。國家文物局有關司室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國家文物局供圖)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