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首頁

第五部:《心比天高》 上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22日 16:12


中國長征火箭對外發射服務的簽字儀式

  當初到美國的中國火箭專家懷裏揣著新型火箭的圖紙,正在滿大街尋找可能的火箭客戶時,休斯衛星公司也在推銷其新研製的休斯601型衛星。雖然此時的“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還沒有出生,但雙方共同的利益卻先把中美兩家航天部門捆綁在了一起。

  1988年9月,澳大利亞衛星通信公司和美國休斯公司組成一個聯合代表團前來中國。休斯公司特地專門聘請在美國航天界德高望重的火箭專家史密斯先生作為評估中國火箭計劃的總顧問。


美國休斯公司火箭專家史密斯

  美國人認為中國航天人到時候造出來的到底是“啤酒罐”,還是真能把衛星送入太空指定軌道的高科技火箭還很難説,必須事先經過一次實際檢驗。在雙方簽訂的合同中規定,“長二捆”必須在1990年6月30日之前進行一次成功的試驗飛行,否則,用戶有權終止合同,選擇別的運載火箭。這就意味著,這種新型火箭必須在20個月內研製出來,並且發射成功。

  用“長二捆”火箭發射“澳星”的方案最終得到了“準生證”。但這時的航天人才發現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題在擋著他們。手中沒有造火箭的錢。


黃作義同史密斯在一起

  劉紀元:“後來我就下來跟林部長説,如果費用實在不行,我們就貸款。因為當時他們調查組分析是拿了六個合同,就可以把這個貸款收回去。當時預計有十個到十二個,這樣一些可能性。”

  等到必須的基本條件具備時,離合同規定的第一次試驗發射時間,只剩18個月了!

  一張看了讓人嚇一跳的時間表擺在火箭研製者面前。它要求設計部門在100天內解決火箭捆綁連接等20項技術難題;要在400天裏設計生産出5000多套特殊工裝,生産出幾十個部段和十幾萬個零件;要在180天內做完大小300多項地面試驗。而按常規,完成這些任務至少需要6年以上的時間。


星箭分離試驗

  為此他們創造出一種新的工作方法。按行話叫“並聯法”,而按老百姓的話説叫“遍地開花”。

  粱子垣:“設計員就在設計圖紙。那邊給一些初步的條件,這邊就設計。這邊設計圖紙的時候,工廠就開始準備,各個方面就開始弄了。工廠在準備,試驗場地就在準備試驗了。”


整流罩分離試驗

  從1989年1月起,研製“長二捆”這一龐大的系統工程在全國迅速展開,幾乎半個中國都在為這枚還看不見的“龍子”興師動眾。

  捆綁式火箭對設計師們來説,難點在“捆綁”二字上。要在一枚大型火箭上再捆上四個助推小火箭,這種結構之前他們只在國外的一些畫報上見過。


“長征二號”E型火箭原始草圖

  王德臣:“當時那一個就是20個技術難題,比如説你這個捆綁以後的分離技術,還有捆綁以後整個火箭的穩定技術,動力學特性。”

  因為沒有捆綁的實物,構思時他們只好用紙疊成模型,細心地觀察各種力的傳遞途徑,再進行分析、計算。當時打印出來的草稿摞起來足有1米多高。

  1988年夏天,位於中國陜西秦嶺山脈裏的一個神秘地點,首次向來自美國休斯公司和澳大利亞衛星通訊公司的專家敞開了大門。這些下車時還以為來到一座普通山村的專家們驚訝地發現,眼前這條亂石遍地的山溝就是中國航天系統中代號為“067”的火箭發動機生産基地。當他們看見那些出入簡易工棚的人們被介紹為中方高級技術人員時,認為中國人是在欺騙他們。


火箭研製加工車間

  在火箭研製的同時,興建大型發射場的工程在這時還是一片荒丘的場地破土動工。當時正值冬季。寒風刺骨,大雪紛飛,數千名凍得瑟瑟發抖的施工者晝夜開始了施工。

  18個月後,當運載火箭進場的車輪碾在西昌的土地上時,衛星發射場在人們眼前顯出了魔術般的變化--昔日碎石遍地的山凹裏聳立起高達97米的發射塔架。

  但是昔日僅僅是草圖一張的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卻沒有嚴格遵守合同規定的時間。


衛星發射場

  王永志:“原來我們的軍令狀是6月30號豎在發射臺上。我也是特死的安排,我非叫他提前一天不可。就是提前了一天,6月29號豎在發射臺上。全部結束。然後就進行測試。”

  這枚型號為CZ-2E的中國火箭家族裏的新成員簡稱“長二捆”,是一枚大型兩級捆綁式運載火箭。這枚實驗火箭上除搭載了一顆巴基斯坦的科學試驗衛星外,為模擬真正發射時的狀態,人們在火箭前部的衛星座位上安置了一個與“澳星”重量相等的“鐵疙瘩”!

  隨著原定發射日期的臨近,火箭在向主人們報著平安,測試一切良好。

  “聽話的乖孩子”讓專家們決定將原定的發射日期提前到7月8日。7月8日,火箭按時加注燃料,準備發射。但由於雨季潮濕,指揮員擔心出現故障,又推遲到9日。然而就在第二天準備發射的時候,人們發現出了問題。

  1990年7月16日北京夏令時9點40分,在魏文舉犧牲的第三天,中國第一枚捆綁式大型運載火箭,終於進入了發射程序。


1990年6月29日,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順利組裝,豎立在發射臺上

  這次發射,將巴基斯坦搭載的衛星準確地送入了預定軌道。

  結果並非是盡善盡美,由於裝在火箭第二級電路中一根插座的連線錯誤,未能將模擬的“澳星”送入預定橢圓軌道。

  同年9月19日,“澳星”公司與休斯公司聯合組成了一個有18人參加的龐大代表團來到中國。

  當這些在國際航天界德高望重的老專家對中方“長二捆”火箭的總裝質量以及調裝定向系統修改試驗情況進行了全面而嚴格的評審後,終於寫下了“滿意”二字。

(編輯:陳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