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首頁

第二部:《讓鋼鐵飛翔》上10月15日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10日 14:26


毛澤東及其隨行的元帥將軍們,在莫斯科廣場的閱兵式第一次看到了最新型的火箭

  新中國建立後,領袖層明顯地感覺到外來威脅地存在。因此國防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重要的議題。當時這些技術的惟一來源是盟友蘇聯,然而蘇聯當時只同意接受50名中國留學生,不願進行具體的技術援助。

  在此之前的五星紅旗升起的第二個月,中國科學院宣告成立,新的中央政府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並召喚海外學子回國。


1955年秋,錢學森和他的家人回到祖國

  1955年秋天的一個早晨,錢學森和他的夫人終於回到了祖國。在此之前,由於錢學森在美國從事的是高精火箭技術的研究,因此在他提出希望回國的意願時,美國有人聲言寧願槍斃他,也不能放他回赤色中國。於是他的回國成為當時剛剛結束朝鮮戰爭的中美兩國外交上的一場各取所需的談判。

  回國的錢學森受命負責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院--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956年10月8日,聶榮臻元帥親自主持五院成立儀式。錢學森任院長,劉有光為政委。然而當時他們的全體部下--新調來的156名大學生和五院當時的各級幹部別説火箭的基本概念,就是火箭的模樣都沒人見過。


蘇聯送給中國的P-1近程地地導彈

  朱禮文:“當時我沒有想到,因為我學的是飛機設計啊,我好多同學都去搞飛機,但是最後分配的時候,分配到我們的(五院),就來搞火箭,這是我當初沒想到的。”

  1957年,世界共産主義運動大會在莫斯科召開。伴隨著蘇聯衛星成功的雄壯進行曲,新中國的領袖毛澤東等人再一次來到了這個正沉浸在歡慶喜悅中的“老大哥”國家。在十月革命閱兵式的紅場上,中國共産黨人第一次看到了最新型的火箭,它就像一把戰神之劍。


當時蘇聯提供的兩發P-1型第一代地地彈道式導彈,其中一發是供教學用的解剖彈,另一發是完整的實彈。

  躊躇滿志的毛澤東接見了中國留蘇學生,此時的這些年輕人是他實現宏大理想的希望。

  中國火箭一起步就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被命名為“東風”系列。自古以來只能把酒問青天的中國人,要開始一步登天了。


要拆卸一個直徑兩米、長度近20米的導彈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1957年12月24日,一輛從莫斯科出發的專列抵達北京。車上除102名蘇聯火箭技術人員外,還有一份蘇聯“還給”中國的厚禮--兩發P-1近程地地導彈。

  在史書上記載著200年前,火箭故鄉的中國康熙皇帝曾送給俄國沙皇兩箱古代火箭;200年後蘇聯“老大哥”又將兩枚現代火箭送給了中國這位“小弟弟”。


1960年11月5日上午9時,中國第一枚仿製的火箭“東風一號”點火,並成功發射

  由於設計圖紙和工藝工裝資料沒有同時到達,而國家又急著要火箭,當時中國人的當務之急是分解導彈結構,照貓畫虎,測繪出所有零部件的尺寸,以供生産加工部門仿製。

  到了1960年,正當中國仿製P-2導彈的工作進入最後階段時,中蘇之間關於意識形態領域的大論戰開始了,被惹惱的赫魯曉夫下令全部停止根據先前的協議正在進行的對中國的援助。


中國空間技術從一開始起就列為國家的高度機密,每個項目都被賦予神秘的密碼代號。

  不久蘇聯撤走全部援華專家,並帶走了全部圖紙。剛剛起步的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眼看將遭受滅頂之災。

  中國的火箭,的的確確是逼出來的。


在先前蘇聯專家幫助的仿製過程中,中方人員了解了組成武器系統各部分的構造和生産方法,但在對系統內在聯絡上蘇聯卻有所保留,沒有提供相關資料。

  就在蘇聯撤走專家17天后的1960年9月10日,中國第一次在自己的國土上,用蘇聯專家認為會爆炸的中國自己生産的國産燃料,成功地發射了一枚蘇制P-2導彈。

  而這時中國人按照蘇聯提供的圖紙仿製出來的導彈,也開始進入最後的組裝。人們把新中國航天人自己製造出來的第一枚導彈命名為“東風一號”。


1962年3月21日上午9時5分53秒,東風二號在眾望所歸中點火升空。

  1960年11月5日上午9時,中國第一枚仿製的火箭“東風一號”點火了。第一次引進彈發射成功,第一發仿製彈也發射成功,“東風一號”成為壓倒西風的前鋒。

  頭腦熱起來的火箭人異想天開地為一步登天把V-2的圖紙放大了一倍,製造出的“東風2號”成為一次讓所有科技人員記憶猶新的發射。

  1962年3月21日上午9時5分53秒,東風二號在眾望所歸中點火升空。


距上次失敗兩年後1964年6月29日,“東風二號”又開始發射試驗。這次連續三發都取得了成功。

  于龍淮:“哎喲我一看導彈就在自己腦袋上了,後來我就喊大家趕快趴下,趕快趴下,就趴在山坡上了。離導彈發射還有好幾公里地呢,因為它高啊,就好像是自己頭上一樣。沒多一會兒,“當”一聲,離發射臺大概不到100米,一個大坑,很深的。”

  距上次失敗兩年後1964年6月29日,“東風二號”又開始發射試驗。在當時的電影紀錄片中,攝製者為畫面上撼動天地的發射配上的卻是充滿柔情的音樂。

  這次“東風二號”連續三發都取得了成功。它標誌著中國從此擁有了可以遠程打擊的導彈盾牌。有些參與研製的科學家,多年以後難以忘懷的是那次慶祝勝利時享受的飯菜。

(編輯:陳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