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百家姓氏  
氏的産生
客家姓氏淵源
姓氏的形成
中國姓氏淵源
華人姓氏來源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撔諗是撆當和撋鷶組成,就説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撔諗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撌蠑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撌蠑的男女可以通婚,同撔諗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
    唐太宗的時候──公元627年,有個吏部尚書高士廉,把民間的撔諗記錄下來,寫成一本書《氏族志》,頒布天下,作為當時推舉賢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據。
    中國舊時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時候寫的,裏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一共438年。發展到後來,據説有4000到6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
    世界各國都有撊笮諗的説法,英國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國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國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國是:Schultz,Mueller,Shmildt;蘇聯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國呢?有張、王、李、趙,四個大姓,歷史悠久,分佈廣泛,而且都是皇帝賜姓。根據最新的統計,單是姓張的,就有一億人,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學家李棟明,有《東方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有關撔諗的論文,文中指出:
    華人最大的十個姓是:張、王、李、趙、陳、楊、吳、劉、黃、周。這十個姓佔華人人口40%,約四億人。
    第二大的十個姓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郭、蕭。佔華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個姓是:謝、何、許、宋、沈、羅、韓、鄧、梁、葉。佔華人人口10%。
    接下來的15個大姓是:方、崔、程、潘、曹、馮、汪、蔡、袁、盧、唐、錢、杜、彭、陸。加起來也佔總人口的10%。
    換名話説,在中國十億人口中,有七億人姓了這45個大姓。另外的三億多人的姓,都是比較少見的,象毛、江、白、文、關、廖、池等等。(訪宗問祖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