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大學生談電視 人大篇》精華輯錄 |
發佈時間:
2003-12-15 10:56:33
|
|
涂光晉教授:如何界定電視新聞評論節目
【現場主持人:涂光晉】有同學提問,電視評論究竟是內容還是形態?我們應該怎樣界定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呢?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什麼叫報紙評論?報紙評論體裁本身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從《察世俗每月統記傳》上的評論、王韜《循環日報》上的政論,再到梁啟超的《時務報》上的時評和後來的時評類的短論,中國的評論一直在向關注現實的方向邁進,也就是它更注重對於現實剛剛發生的新聞事件或社會現象的分析。而到了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特別是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時候,《大公報》的社評,是根據剛剛收到的電訊稿和報社馬上要出版的報紙上的新聞事實發表自己對於某一事件的看法,更強調針對新聞發表評論。全國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新聞評論的形態也在不斷發展變化。報紙評論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演進、不斷變化、不斷完善和調整的過程。我覺得評論實際只是一大類傳播手段和樣式,與新聞報道最大的區別是,它以傳播意見性信息為主要內容,雖然有時候敘述式的語言可能佔得多一些,但它最終是以傳播意見性信息為目的的一種傳播手段。 既然電視媒體有別於報紙,電視評論就不可能等同於報紙評論。如果真把報紙評論比較完善、成形的形態搬上了電視,我估計也沒有多少人看了。任何媒介、任何節目、任何文章的樣式和媒介本身的特性是直接相關的,既然稱為電視評論,就必須符合電視的傳播特徵;電視評論如果喪失了電視特徵,乾脆就可以改成報刊評論了。我認為電視評論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它可以包括雜誌型節目或現場直播節目中主持人的串場點評,可以包括各種形態的電視談話類節目,實際也可以包括深度報道和述評類的集現場畫面與音響,集公眾、相關人士及專家對客觀事物的敘述與議論于一身的視聽結合、聲像兼備的評論。 我們不要把評論節目的樣式單一化,更不要用衡量報紙評論的尺子去要求電視,而應用各種電視評論的體裁樣式呈現來自於媒介的言論,來自於公眾的言論,來自於專家權威的言論。這些年中國新聞評論在走入電視時代之後,現在又進入網絡時代,並帶來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我覺得這些變化可以歸為三類: 首先是對電視評論功能的再認識。其中,一是為何評的問題,在今天,評論實際上是對公眾的知曉權和話語權的雙重滿足;二是誰來評的問題,報刊評論的門檻相對比較高,作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字能力,而廣播電視把這個門檻大大降低了,即使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可以面對錄音機或攝像機發表一些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對電視而言,應注意媒體的評論、專家的評論和公眾的評論並重;三是評什麼的問題,如今評論的範圍已經大大拓展了,是對社會上正在發生的事件和普遍存在問題的全方位的關注和深層次的解讀。四是如何評論的問題,在電視中,評論成為一種滿足我們意見表達的基本需求、還原我們口語傳播基本形態的傳播方式,這恰恰是電視評論的魅力所在。 其次是對電視評論方式的再認識。以前的報刊評論主要是媒體評論及精英人士的評論;雖然也有讀者來論,但畢竟有限。廣播電視使公眾有機會開口説話,也就是不必用任何人來代表我,我可以直接把我的看法和意見傳達出來。特別是電視評論中的參與式與互動式評論,極大的拓展了新聞評論的方式。 最後是對電視評論發展趨勢的再思考。個性化、專業化、融合化、開放化已成為電視評論發展的大勢所趨。 【人大現場同學】人文學院學生提問:越來越多的朋友對鳳凰衛視的節目比較喜愛,我發現中央電視臺很多節目大多是主持人選的題目也比較沉重,我的第一問題就是中央電視臺怎樣面對以後境外電視臺的競爭?第二,中央電視臺保持的一貫風格是有意保持還是受到什麼樣的限制? 【貓咪mm】那你看過《社會記錄》嗎?絕對不同的新聞風格。 【現場主持人:涂光晉】第一,中央電視臺的評論並不是同一種類型;第二,中央電視臺的評論多在新聞頻道,綜合頻道和經濟頻道播出,這幾個頻道評論節目與鳳凰衛視的《鳳凰娛樂串串燒》的定位是不太一樣的,而梁東的評論實際是在文化娛樂性的節目中加了一些評論的方式,等於是加了一些味精和和胡椒面;北京臺的《元元説話》以及後來的《第七日》、《七日七頻道》等節目也有自己詼諧的一面。我覺得每個主持人要有自己的風格,每個臺也是。隨著新聞媒介的發展,這種個性化實際上是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和張揚的,我個人認為,中央臺與鳳凰臺也確實不太一樣,因為鳳凰衛視和中央臺的定位就不太一樣。鳳凰臺原本是想打出去,向華語世界傳播中國的聲音,現在是“出口轉內銷”了,在政治上、體制上的限制要比中央臺更為寬鬆,具有一些中央臺無法與之相比的優勢,這種優勢是它特殊的內質決定的。並不是中央臺的人比鳳凰衛視的人來的蠢,這種限制與差異也是一個客觀現實。
【yq117】電視新聞評論與傳統平面新聞評論有哪些區別和特點,在內容和形式上電視新聞評論如何形成自己的獨特評論風格,老師和同學們能解釋一下嗎? 【貓咪mm】呵呵,yq問的越來越專業嘛。我想,電視新聞評論應該上更直觀生動吧,而且更及時,有一種即時“交流”的感覺。 【現場主持人:涂光晉】平面媒體的評論是以文字為惟一符號的評論,這種評論的最大的特點就是邏輯思維的縝密與內涵的深邃,而平面媒體和電視媒體最大的區別是,電視媒體是一種視聽雙通道的媒體,它既可以運用視覺符號中的文字符號,更可以利用視覺符號中的圖像符號,還可以利用借助於訴諸我們聽覺器官的聲音符號,其中,既包括有聲語言,也包括各種音響,還包括音樂。電視評論最大的特徵在於它的視聽互補和聲像兼備,我們既可以看到事實的採訪和展示過程,又可以看到當事人和有關方面的責任人,或者專家和學者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觀點,同時還可以得到媒介對這個問題的點評和議論。實際上電視評論所傳播的意見是一些立體化的、多方位、參與式的整合後的觀點,它的論據與論點,無論來源還是表現形式,都要更為豐富和多樣,這些有別於報刊評論的特點,使這類節目具有更強的易受性和感染力。
責編:張青葉、邢立雙 |
共11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