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的癥結在哪?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有個網友寫了一篇讓我們很驚訝的帖子:《一千年以後的春晚》,假想了3006年已經挪到月球上舉行的“兩球一星”春節晚會,卻依然演著和現在差不多形式的小品、歌舞,甚至《難忘今宵》依然在結尾處出現,作者感嘆:“我暈,都一千年了,還是這個!”兩位嘉賓對這個網友的評論怎麼看?
[中國吉祥0]《一千年後的春晚》即使還有《難忘今宵》也不奇怪,因為人的情感是不變的,表達的東西也不變,只不過形式也許變了,但那時可能不叫“難忘今宵”這個名稱。
[特邀嘉賓:彭吉象]春晚能不能搞一千年我不敢説,但是至少在這十年內我認為春晚還必須辦下去,因為還有相當一批觀眾除夕夜習慣了守在熒屏前等待新年的到來,既然有這個需求,就必須有這樣的春晚。
[中國吉祥0]經典的東西將會流傳久遠,就象我們的文化一樣,古代的詩詞現在不是依然煥發魅力嗎?
[特邀嘉賓:王 甫]讓我們再想一下2000年以後的春晚,那時候春節已經變成了宇宙X節,電視已經變成了超時空Y媒體,我們在星空的某個角落,恰逢X節的時候,仍然使用Y媒體來尋求文化的滿足,不管X Y形式會有N次的變化,我們仍然需要它。想想2000年前的古詩詞、古樂曲,今天仍然令人陶醉,我們對2000年以後的春晚,或者説2000年後的XYN那種形式,仍然抱有希望。
[過大年了]王老師,您説“我們講創新,不是單純説藝術形式的創新,更重要是觀眾欣賞方式的創新,觀眾參與心理的創新,觀眾心理上感覺新鮮,這一點是最重要的”。是不是等電視加入了互動功能就實現了這樣的説法?這是不是和技術的發展相關聯的?
[特邀嘉賓:王 甫]在新媒體上更加突出互動功能,有了手機電視、互動點播的技術平臺之後,觀眾互動肯定能夠加強。但是我們現在的技術條件,也可以製作出更強的心理參與的效果,比如增強主持人和主持人的互動,增強主持人和現場觀眾的互動,增強主持人和網友的互動,增強現場觀眾的互動,增強演員與演員間的互動,這些都是目前可以做到的。在這些互動中,如何設置懸念、如何放大懸念,使懸念成為吸引觀眾的看點,這裡面還有很多文章可做。
[尿水共長天一色]請問春晚何時淡出歷史舞臺?
[特邀嘉賓:王 甫]請問這位網友,春節何時淡出歷史舞臺?電視何時淡出歷史舞臺?今天是農曆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很多人認為今天理髮很吉利,這是一種迷信呢,還是一種習慣?或者是一種民俗?春晚是為了滿足人民的文化需求而出現的,是有著深厚文化內涵的一種新民俗,如果有電視,如果有春節,我們就需要一種新民俗,我們就需要春晚。當然,春晚也要不斷的變化,不斷的發展,來滿足人民的需求。
[麵包屑兒]春晚不是辦與不辦的問題,是如何辦的問題,王老師,對嗎?
[特邀嘉賓:王 甫]春晚是要一直辦下去的,因為觀眾需要它,觀眾的需要比十所大學更有力,能夠促進電視藝術的發展,促進節慶文化的發展。觀眾的需要比十家大市場更有力,能夠促進電視事業的發展,能夠促進電視産業的發展。我希望更多的人話題不僅是罵春晚,也要變成如何辦春晚。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2005年春晚總導演也是郎昆,兩位嘉賓認為對比去年的春晚,今年春晚有何不同?
[特邀嘉賓:王 甫]對比兩年的春晚,郎昆導演越來越會玩懸念。各臺主持人送春聯懸念不多,送燈謎懸念就大大增強了。2億多人評選熊貓的乳名,參與人群的範圍之廣令國內外同行大為吃驚。而且這個懸念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在不停地被放大,不停地被強化,不停地被推進,終於在除夕夜放響了一個“大鞭炮”。也許我們可以預言,懸念大師將會在今後的春晚和今後的電視文藝中大有用武之地。
[胖了]現在那麼多人都在罵春晚,是春晚真的該罵呢,還是罵春晚已經成了一種時尚?成了傳播學上所謂“沉默的螺旋”?還是説春晚好的人都不上網?
[特邀嘉賓:王 甫]我們當然認為罵春晚是一種積極的批評,所以我們歡迎大家來“罵春晚”。可能也有人把“罵春晚”當做一種時尚,首先春晚是一種時尚,至少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罵時尚的人才能證明自己更時尚。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麵包屑兒]呵呵,不管批評也好,表揚也好,至少大家都關注著,如果沒人關注了才可怕,那真的説明了春晚的可有可無啊!
[檸檬幹片兒]彭老師,趙本山已經是被神化的小品創作人了,年年春晚他不可少,您覺得今年他的小品創新力度大嗎?
[特邀嘉賓:彭吉象]今年趙本山的小品又被評成一等獎,這説明廣大觀眾還是認可他的小品。但是,我個人印象更深刻的是他前幾年的《賣拐》,給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檸檬幹片兒]彭老師,您是搞影視評論的,您認為今年春晚的小品創作水準如何?有亮點嗎?
[特邀嘉賓:彭吉象]你的兩個問題我認為是這樣的:今年春晚的小品達到了一定的水準,有幾個節目也受到了觀眾的歡迎,但是我個人認為比起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些小品,還有一定的差距。
[胖了]彭老師認為經典的小品有哪些?思考思考。
[胖了]“當春晚的帳幕落下,罵聲滾滾而來的時候,某些人可能感到很委屈,那樣賣命、認真地編、導、演,年也沒回家過呢。怎麼觀眾還是不買帳?答案明擺著,你們心裏還有老百姓嗎?”請問這位網友説出春晚的癥結了嗎?
[特邀嘉賓:彭吉象]我覺得春晚的癥結在於經過20多年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這個模式很難去突破。這個模式像把兩刃劍,如果完全突破這個模式,觀眾肯定不接受,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完全遵守這個模式,觀眾同樣也不滿意。所以,春晚的編導必須在遵守模式和突破模式之間尋找一個適當的“度”。
[胖了]説到春晚讓我想到了《倩女幽魂》,它裏面的音樂可謂經典,正因為有了這樣的音樂才是它的三部曲獲得這麼大的成功,我想春晚的音樂如果能達到這樣的水平,一定會使春晚越辦越活?
[特邀嘉賓:彭吉象]你認為《倩女幽魂》的音樂是經典嗎?我不認為它是經典。能稱上經典的中外音樂作品並不是很多。
[胖了]有哪些呢?
[特邀嘉賓:彭吉象]比如説,貝多芬的《英雄》、《田園》、《命運》、《合唱交響曲》,我們國家的《梁祝》、《黃河大合唱》這些才可以稱得上經典。
[胖了]彭老師真是雅士。
[雨中的紫羅蘭]全球百分之51的人都欣賞不了的,是誰説他們是經典啊?這就是網絡的顛覆性。
[胖了]不對,至少80%。
[特邀嘉賓:彭吉象]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可以説是家喻戶曉,《黃河大合唱》也是老少咸宜,這些經典應該説是很大眾化的吧。
[胖了]但未必能真正理解她。
[雨中的紫羅蘭]這也是我最喜歡的音樂了。
[胖了]請問春晚是不是能維持下去就已經很不錯了,因為它已經過了那個頂點。
[特邀嘉賓:彭吉象]任何一個電視節目或者欄目,發展到一定時候,都會碰到困難,春晚也不例外,所以,春晚要想突破和創新是很困難的。就像我剛才講的,春晚的模式就非常難突破。但是,我也相信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春晚會繼續存在。
[中國吉祥0]今年的春晚還有一個亮點就是熊貓名字的互動投票,結果“團團圓圓”成為首選,這不僅吸引人看節目,還有意義。另一個新鮮之處,我覺得是春晚出現了節目提示。
[特邀嘉賓:彭吉象]今年春晚為熊貓命名的互動投票,我覺得應當説是今年春晚的一個亮點。至少它有一種懸念感,大家都想知道,贈臺熊貓到底是什麼名字?而且,這項活動也大大增加了觀眾互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芒果檸檬水蜜桃]尋求整體突破難,但是每年春晚力爭推出幾個亮點,比如去年推出了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出演的舞蹈節目《千手觀音》,兩位嘉賓個人認為今年春晚的亮點在哪?
[特邀嘉賓:彭吉象]我認為今年春晚的亮點是貼近老百姓的一些節目,比如説《俏夕陽》、《吉祥三寶》等等,這些節目更具有生活的氣息,而且有些節目本身就來自於民間,比如説《俏夕陽》。不知道你認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