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些走過的路
1、簡介“梨園春”的誕生與發展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戲曲事業的發展面臨着尷尬的局面——年輕的觀眾已不再被這種古老的傳統藝術形式所吸引,而老一輩的觀眾群亦不斷的萎縮,在這種情況下,《梨園春》以電視文藝媒體的方式出現了,它的出現給戲曲事業的發展打開了一扇門,提供了新的生機。
一九九四年,第一次出現在電視觀眾面前的《梨園春》是一檔以河南地方戲為主的電視晚會欄目,節目內容形式比較單一,主要是一些經典劇目的欣賞,每期時間也只有60分鐘,並且播出周期不定。
1999年3月,全面改版後的《梨園春》以新的形式重新出現在廣大電視觀眾面前,煥發出新的活力,改版後的節目新增加了戲迷打擂的節目版塊,這個版塊的産生,滿足了許多戲迷愛好者的一個共同的願望,讓更多普普通通的人借此登上舞臺一展風采。觀眾與節目的距離貼的近了,植根於廣大人民群眾中的《梨園春》自然更受到大家的認可,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了一檔幾乎讓全國電視觀眾所熟知的欄目。也正是由於充分調動起了戲迷觀眾參與節目的積極性,使得欄目收視率不斷攀升。改版第一年平均收視率穩步上升到河南衛視播出節目的第一位達14.26%;2000年至今平均收視率保持在18.6%,最高達35.7%,受到領導、專家和觀眾的普遍好評。
2、分析前期成功的原因
梨園春摸索出一條現代電視手段和河南傳統戲曲有機結合的道路,成為河南衛視的一個名牌欄目,對繁榮電視文化事業、推動河南戲曲的發展以及弘揚民族文化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那麼,《梨園春》前期成功的原因何在?
(一)、佔據了有利的地理位置,在河南這片以農民群眾為主的土壤上發展戲曲事業無疑是有底氣的。我們都知道,各個地方劇種都是在民間歌舞和説唱的形式上發展而來的,他的根在廣大的農民群眾之中,深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喜愛。説白了,河南人熱戲!《梨園春》便是充分利用了這一優勢,才使得這檔戲曲欄目在這片純樸的土地上大放異彩,繼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二)、利用中國傳統的戲曲藝術作為前提條件,在戲曲低潮時期首先創辦了電視戲曲欄目,電視和戲曲聯姻,這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
(三)、大膽設置了戲迷打擂環節,吸引更多的戲迷觀眾參與其中,滿足了普通百姓想上鏡當明星的願望。
《梨園春》已經走過了十三個春秋,在全國創新欄目異軍突起的今天,這個經久不衰的欄目像是一段佳話已然深深的植根於全國廣大的戲迷愛好者當中,當然,十三年的路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走得很辛苦,卻也樂在其中。且聽我數一數這兩年的腳印吧!
二、數一數這兩年的腳印
1、走出國門
2006—2007年度是《梨園春》收穫豐富的一年,我們先後兩度走出國門,在異國的土地上生根發芽,讓更多的外來人認識了這個在中原大地上的戲曲欄目,也讓外國人看到了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
(一)普通戲迷登上悉尼歌劇院舞臺
2006年9月,《梨園春》首次走出國門,來到了世界音樂殿堂悉尼歌劇院,在這裡,我們成功的舉辦了第一場戲曲音樂演唱會,為中國戲曲走向世界邁出了第一步。依照以往的常規,這樣的節目肯定少不了戲迷的參與,這也是我們長久以來的一個方針,植根於農民,服務於大眾,讓更多的普通百姓實現自己的明星夢。登上世界級的音樂殿堂是多少藝術家的夢想,作為一個平民百姓那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是《梨園春》幫他們實現了這個夢想,讓三個本是普普通通的戲迷愛好者登上了悉尼歌劇院的神聖舞臺。此次赴澳大利亞演出,實現了中國電視戲曲欄目帶領優秀傳統藝術走進世界頂級音樂殿堂的歷史性跨越,當晚的演出通過河南衛視和悉尼當地電視臺進行了現場直播,開創了電視戲曲欄目跨國、跨洋直播的先河。
(二)南美美女簇擁佘老太君
2007年的新年,《梨園春》第二次走出國門,來到了大洋彼岸的南美洲,從大洋洲到南美洲,從悉尼到委內瑞拉再到巴西,我們幾乎繞着地球飛了一圈,中國和南美洲,一個是東方文化的中心,一個歸屬於以宗教為核心、歐美多元性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圈,地域上相隔萬里。對於我們來説,對委內瑞拉和巴西的認識也僅限於加勒比海、桑巴舞和足球,而對於那裏的觀眾而言,中國的戲曲又將是怎樣的一種面貌,我們不得而知。如何讓南美觀眾欣賞中國戲曲、喜愛中國戲曲,如何超越文化背景的差異和語言上的障礙,是此次巡演成敗與否所面對的最大課題。
通過《梨園春》13年的藝術實踐,證明運用綜合藝術構思和現代電視手段進行包裝編排,戲曲能夠為當代的觀眾所接受。戲曲走出國門,面對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維方式的外國觀眾,讓他們接受中國戲曲的惟一途徑就是發掘戲曲本身能夠超越語言障礙的藝術因素。經過研究討論、我們把動作性、表演性、情趣性、互動性作為此次演出的節目設計重點。
戲曲講究中“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從表演形式和技巧上來説,“做”和“打”是演員運用形體手段來刻畫人物、展現劇情,更具有中國文化經過長期積澱留下來的“寫意文化”的內涵,同時也是戲曲表演中可以超越語言障礙,成為那些對戲曲尚未了解的“門外漢觀眾群”初識戲曲的媒介和橋梁。
因此,在南美巡演的節目選擇上,主創人員就把主要的精力花在了做工戲和武戲的打造。每場演出的9個戲曲類節目中,有5個節目是屬於做工戲、武戲的範疇。新秀刀馬旦演員陳亞萍的豫劇《扈家莊》、中國京劇院“武戲文唱”的《鬧天宮》、著名表演藝術家白淑賢將戲曲與傳統書法完美結合的龍江劇《巾幗英雄》、小神童姚佳昊的變臉絕技、優秀青年演員梁少琴表演的融水袖功、椅子功、手帕功、折衣甩辮一系列絕活為一體的秦腔《挂畫》。這些節目都是在長期的舞臺實踐中經得起推敲和琢磨的戲曲藝術經典,而且能夠通過演員的形體表演和音樂的表現力反映出中國戲曲虛實相生、無動不舞的美學精神。另外,通過節目所展示的華麗的戲曲服飾、誇張的人物造型也都引起了外國觀眾強烈的好奇心,讓看慣了西方戲劇中對白、獨白、實景等寫實手法的外國觀眾大感神奇和不可思議,他們感嘆“中國戲劇原來是這樣演的”。實踐證明這些精心挑選的節目構成了整臺演出的“脊梁”,也成為演出成功的關鍵。
南美巡演中,有一個演出現場觀眾互動的細節成為了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此次巡演由於名額的限制不可能有足夠的配戲演員,而豫劇《五世請纓》中“賀壽”一折恰恰需要大量的演員配戲,這一矛盾如何來解決?我們預想在演出現場的外國觀眾肯定會對中國戲曲懷有強烈的好奇心,而且委內瑞拉、巴西是兩個盛産美女的國度,再加上拉丁人血液中那種沸騰的激情和強烈表現欲和參與意識,何不索性在當地找來若干位美女作為配戲演員?於是舞臺上中國宋朝的老英雄佘太君在1000年以後的異國他鄉被幾位“洋兒媳”簇擁左右,形成了“歡天喜地到前廳,手舞足蹈語不通”的有趣場面。通過近距離與中國戲曲的互動,參與者享受到中國戲曲表演的生動,觀看者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巨大魅力。這個“有心插柳”的細節創意在實施的過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劇場氣氛熱烈。
走出國門,“梨園春”成為中華文化的使者,向全世界播撒了帶有鮮明中國色彩、中國氣質的文化種子。
2、專業院團擂臺賽
要生存就必須要創新,要發展就必須要能感受到競爭的壓力,我們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們一直在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並且我們的努力是無止境的,著名編劇金芝先生有句話説得很好“誰失去了觀眾,就失去了優勢;誰挽住了觀眾,就挽住了生命;誰擴大了觀眾,就擁有了未來。”不錯,現在的我們的確能夠挽住一部分很忠實的戲迷觀眾,但是這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想辦法去擴大我們的觀眾團體,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去把握我們的未來,之前我已經提過,《梨園春》最大的特點就是戲迷打擂,讓平民老百姓登上舞臺實現明星夢,這樣,有一定的局限性,觀眾群很局限,所展現出來的節目很局限,形式也很局限,所以,作為戲曲節目本身我們便浪費了一部分的觀眾資源,那就是專業的戲曲人士,他們從中得不到啟發,從中看不到什麼新鮮的玩意兒,自然就很容易失去對節目關注的熱情,想要挽留住他們就必須去了解他們需要什麼,或者説他們期待什麼樣的節目,在我們欄目裏就有很多這樣的戲曲從專人員,於是大家便常常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最後,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專業的戲曲演員,他們更期待看到一些經典的、新的戲曲摺子戲,他們希望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發,以豐富他們自身閱歷的成長,於是,專業院團擂臺賽的初步構思産生了。
2006年3月專業院團擂臺賽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國5個省的14家專業院團在《梨園春》的舞臺上展現出了各自的風采,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河南的瀕危劇種的出現,如:大弦戲、四平調、宛邦等等的一些劇種的出現,真的也讓我們收穫不少,有關人士一直呼籲要保護、搶救瀕危少數劇種,那麼當這些個劇種出現在舞臺上的時候,我們應該明白搶救他們的前提就是首先要讓大家都認識這些少數劇種,讓大家對這些劇种先有一些的了解,繼而才能去關注它,去喜歡他,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給這些少數劇種提供一方平臺,但是究竟如何發展還需要時間和人氣的考證。
除了瀕危少數劇種的出現,這次的專業擂臺賽事也挖掘出來了不少新的經典優秀劇目,很多都是在河南的土地上很少見的劇目,比如像豫劇《小宴》,這是根據晉劇的傳統摺子戲改編而成的,主要秀的是翎子功;豫劇《司文郎》古裝神話劇,主要亮的是生角水袖(八尺)與甩發的技巧,還有像少數民族風味很濃郁的豫劇摺子戲《英武香妃》,以武戲見長的《昭君出塞》《扈家莊》等等,可以説真的是讓廣大觀眾大飽眼福,我們亦受到了不少啟發,戲曲界的專家人士(尚長榮、白淑賢、韓再芬、王平、趙景勃……)也對我們的專業賽事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的評價給我們打了氣,也讓我們對未來更加期待。
3、子欄目擂臺緊急風
擂臺緊急風,盤鼓立當中,擂主哪一個,掌聲辨分明。當我們的電視節目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産品參與競爭的時候,生産什麼和怎樣生産,不能不考慮社會大眾的需求和興趣。直接結果是大眾生活得到了特別的關注和反映。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和身邊事走入電視,走入欄目。電視所具有的大眾傳媒特色更加彰顯,它所承載、交流、傳播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文化信息日益豐富,對大眾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的影響日漸增大。普通大眾既是社會生活的創造者,又是電視欄目的參與者、創作者。電視與受眾之間的交融日漸濃厚,距離日漸縮小。擂臺緊急風就是基於以上思想所策劃。為了滿足更多戲迷登臺打擂的夢想,也為了更好地服務觀眾,貼近觀眾,《梨園春》於2005年8月推出以擂臺賽為主要內容的子欄目《擂臺緊急風》,此節目以廣場文藝為主,為戲迷開拓更加寬闊的展示平臺,也為主欄目輸送高質量的戲迷擂手。兩個欄目在內容上銜接,在定位和形式上有所不同,達到了交相輝映,相映成輝的效果。兩年來,《擂臺緊急風》欄目已完成近100期節目的錄製工作,其中奔赴洛陽、焦作、南陽以及河北邯鄲、江蘇徐州等地錄製外場演出30余期,所到之處均不同程度地掀起了 一股“梨園春”熱潮,觀眾反響極其強烈。《擂臺緊急風》的收視率不斷攀升,最高收視率達7.3%,位居河南衛視自辦欄目第三位或第四位。走出國門前的“澳星”選拔賽,成績更是亮眼。下一步,擂臺緊急風準備進行走進社會主義新農村、走進名優企業、走進大學校園等系列活動。
三、站在今天的日曆上——反思那些我們能解決或不能解決的困惑,展望我們能規劃而實際上永遠變化着的明天
1、存在的問題
對於一個欄目來説《梨園春》是成功的,因為它在經歷了十三年的風雨後依然屹立不到,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在成功的背後一樣有着問題的存在:
問題一、長久以來的直播節目使其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這種模式在一定條件下將很難打破其自身的規律,雖不斷創新,但都在方圓之中,很難跳出圈外。
問題二、大部分的戲迷觀眾依然趨於老齡化,很難吸引新的中青年觀眾。
2、解決的策略
鋻於此,欄目也在不斷的尋找新的契機,如,與各省電視臺聯合舉辦特別節目,舉辦“蘭花獎”頒獎晚會,創作戲曲動漫以吸引年輕觀眾的關注,接下來我們還將走進全國知名大學校園進行演出,使我們的欄目能夠被廣大的青年學子所關注,除此之外,在2007年,欄目對常態節目做了很大的調整。今年我們要以大型活動、系列活動作為欄目工作的重點,我們會把現有的常態節目按周期性、階段性、系列性為播出周期,每一個主題在一個賽季播出完畢,以此來提高觀眾收視的連續性,以形式的改變帶動內容的改變。例如,我們設置了白衣天使戲迷專場;軍人、警察戲迷專場;石油、煤炭工人戲迷專場;少兒戲迷擂臺賽專場;著名企業員工戲迷對抗賽專場等等。
3、 靜夜思
這個“思”,是“反思”的“思”,站在今天的日曆上的一些困惑一些思考。
(一)電視戲曲同行目前的生存狀態
投身電視事業,猶如穿上了催人永不止步的“紅舞鞋”,日夜身心興奮搏擊在社會生活的第一道戰壕。沒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不能勝任。電視事業是名副其實的學習型工作,成功的電視人必須有深厚文化背景的心靈,學習成為生存狀態;它又是極富實踐性的工作,説與做沒有距離,艱辛又喜悅的勞動成為生存狀態;它還是創新型工作,拾人牙慧與一成不變是電視人的天敵,食不甘味的創新也成為生存狀態。癡迷於學習,癡迷於實踐,癡迷於創新,卻也缺乏了靜下來的時間。因此,不是在這種環境和狀態中百煉成鋼,就是被“榨幹”或離開。而電視戲曲同行,在戲曲不景氣的今天,則比其他電視人更多了一份尷尬和困惑。解決之道,恐怕並非是淡然和固守就能詮釋的。
2、責任意識與服務意識
競爭促進了我們服務意識的歸位。電視人不再有優越感和惟我獨尊的老大思想。危機感和競爭意識讓大家看到了不太習慣卻親切了許多的一個個辛苦奔波、兢兢業業的新電視人。梨園春所服務的對象有領導、觀眾、企業、參與者,包括電視同行、戲曲從業人員,這些戲曲從業者又包括藝術家、中青年和新人,面對着這龐大的服務群體,如何面面俱到是我們不可回避的問題。我們有責任服務好我們的服務對象,但我們又決不能媚俗,為收視率,為廣告收益,電視節目的面向大眾,面向市場,無可厚非。但我們同時又必須保證提供的是優質的文化食糧。(作者: 郭曉東、蔣愈紅)
責編:李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