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蘇州電視書場》的生命力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7日 15:41 來源:CCTV.com

  早在十三年前,經過半年緊張忙碌的籌備後,白手起家的《蘇州電視書場》於1994年7月正式和廣大電視觀眾見面了。根據十三年來辦《蘇州電視書場》的實踐經驗,我總結了一下,無非有這三方面的因素,才能使這個欄目千期不衰,百看不厭。

  一、觀眾(密切聯絡觀眾,不斷製作觀眾喜歡的電視評彈新節目)

  十三年前的蘇州電視臺各方麵條件難盡人意。《蘇州電視書場》初辦時每週四期,每期40分鐘,一無經驗,二缺人力物力,令我是心急如焚,光憑我酷愛評彈、熱愛文藝的一顆熱心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發動社會力量,讓一些熱愛蘇州評彈的企業家解囊資助,再請一批熱愛蘇州評彈的愛好者來當志願者,收集信息,出出金點子,跑腿出力劇務什麼都幹。憑着我們的熱心,再加之江浙滬評彈界廣大演員的熱情,一呼百應,支持《蘇州電視書場》的開播,讓人十分感動。就這樣紅紅火火讓《蘇州電視書場》有了個良好的開端。

  我們知道一檔欄目,它的生命力就在於有沒有人喜歡收看,很重要的是經常的收看。這是至關重要的,也就是我們常説的觀眾是上帝。《蘇州電視書場》和它的電視觀眾有着非一般的、很濃厚的親近之感。從創辦的那一天開始就注重保持密切聯絡廣大觀眾,成立一個聯絡網,不斷召開觀眾的座談會,時常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希望,從而來不斷地修正辦節目的策劃,以滿足廣大觀眾朋友新的欣賞需求。《蘇州電視書場》錄製節目時常常會邀請一批熱心觀眾當嘉賓,使電視書場和觀眾朋友有零距離的接觸,讓他們了解到《蘇州電視書場》正在為廣大的觀眾朋友辛勤工作,製作更新更美的節目來奉獻給大家。因此《蘇州電視書場》與觀眾兩者之間十分親密。

  在日播中,主持人總是以親切的話語跟觀眾交流,開設一個觀眾信箱,經常選讀觀眾來信,這讓觀眾感到十分貼近《蘇州電視書場》,因此我們幾乎每天都能收到觀眾來信,這些來信也真讓我們十分感動。因為《蘇州電視書場》把觀眾放在心裏、尊重他們。觀眾也就把《蘇州電視書場》看成是自家人。每當一檔節目播出之後,有的甚至連夜提筆來信,希望、建議、哪怕是批評也都是熱情和善意的。我們曾多次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來吸引廣大的電視觀眾參與,來拉近《蘇州電視書場》與觀眾、演員之間的距離,贏得了廣大觀眾的積極參與和喜愛。曾記得在2003年,我們舉辦的“十佳中青年評彈演員評選活動”,觀眾來信像雪片似的飛來,參與者最大的年齡90歲,最小的年齡才7歲。從字裏行間都反映出觀眾朋友與《蘇州電視書場》的血肉關係。觀眾是可愛的,相信有廣大觀眾的存在,我們《蘇州電視書場》一定再有它一番事業可幹。當《蘇州電視書場》在開播3000期期間,許許多多的各地電視觀眾寄來了賀信,真像有一封賀信中所説的欄目開播十三載以來,播出的各類蘇州評話與彈詞節目,為蘇州評彈藝術積累了豐富的珍貴資料,為書迷觀眾提供了精神食糧。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節目編導充分運用電視媒體的優勢,獨具匠心,錄製成一批批扣人心弦的電視評彈藝術節目。《蘇州電視書場》自然成為書迷鍾情的欄目,成為每日必修的功課,觀看《蘇州電視書場》,不僅可以享受評彈藝術帶來的愉悅,還可以博古通今,了解書壇典故和信息。十三年來已成為蘇州市民生活的組成部分,真是,一日不可無此君。每當看到這些熱情可愛的觀眾就成為我們辦好《蘇州電視書場》的動力。

  二、手法(應用高科技的電視手法讓傳統的蘇州評彈既好聽更好看)

  我們説戲曲曲藝是一種文化,它凝聚着歷史的、文化藝術的符號。它的各種程序與表演是當時社會生活、文化歷史的象徵。它與當時觀眾有一種解讀的共識,所以在那時有利於民族戲曲藝術的高度發展。但今天的觀眾卻有着欣賞的障礙,它所反映的制度習俗、思維方式,對今天的青年是陌生的、不可理解、不好接受的。蘇州評彈與傳統的戲曲一樣節奏舒緩、形式單調,尤其是蘇州評彈的演唱,舞美簡單、燈光也不講究、服飾單調、僅僅只有一桌兩椅和三弦琵琶,這種節目的實錄,如果對青年觀眾來説,缺乏吸引力,難免會沒有多大興趣去收看。

  因此,我們電視人應該促進戲曲曲藝的再生、創新、發展其新的觀眾群體,應儘自己的職責。

  所以説關鍵的一點:我們設置欄目的思想要清醒,要注意解析與普及。所以在解析、普及的基礎上發揮戲曲的娛樂功能,先讓不懂戲曲曲藝的觀眾能看懂,然後方能品味到它含蓄凝練的優美,産生興趣和愛好。

  曾經有相當一部分人會説,特別是年輕人,“蘇州評彈我聽不太懂,我從來不喜歡聽,評彈有什麼好聽的”。這完全可以理解,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去書場聽評彈的習慣,也沒有靜心去欣賞,固然品不出滋味。所以《蘇州電視書場》從創辦一開始就堅持演唱一定要打上字幕,其目的主要是幫助初聽評彈的觀眾去理解,來聽懂。這個辦法固然很奏效,既然能聽懂了,長期收看,慢慢地也會培養起興趣。但要成為“老聽客”(有悠久聽齡的評彈觀眾稱之為“老聽客”,我們的陳雲老首長自稱為“評彈老聽客” )那非要一定的“聽齡”不可。

  《蘇州電視書場》初期曾經一度開辦過“星期版”這個特別節目,這是一個版塊型的節目,其中的《演員之窗》、《書迷樂園》、《評彈教唱》、《精品賞析》、《書檯常識》等子欄目,這些子欄目的功能就是解析普及的作用,起到啟蒙、啟迪的作用。通過“星期版”這個特別節目培養了一批電視書場的新觀眾,在這些新觀眾中又分兩種層次,一批是剛剛退休的老年新觀眾,由於以前工作忙,對評彈沒有更多的了解,通過了“星期版”和評彈藝術結成了知音,漸漸愛上了電視書場;還有一批是年輕的新觀眾,一旦他們接觸到電視書場以後,那就是我們新生代的忠實觀眾,從各種資料分析來看這兩批新觀眾中的文化層次教高,其中乾部、教師、醫生和學生佔了相當比例。現在這些《蘇州電視書場》的新觀眾恐怕與星期版的作用是分不開的。就連我們電視臺也有相當一部分年輕的同志由於長期跟《蘇州電視書場》一起工作慢慢地産生了感情,也從不懂到了解,再從熟悉産生了感情,也成了評彈藝術的知音。所以“聽不懂評彈”這句話是不成立的,關鍵搞欄目的電視人立足點如何把欄目辦到觀眾的心目中去,把《蘇州電視書場》辦成觀眾朋友的精神伴侶、良師益友,培養發展《蘇州電視書場》更多的新觀眾。

  《蘇州電視書場》以長篇評彈書目為依託,長篇評彈、書目好比是電視連續劇,我們電視書場把一些傳統經典的藝術型的評彈書目和一些變化離奇、內容豐富、故事型的評彈書目錄製成一部部的電視長篇評彈書目,來抓住電視觀眾的眼球,讓觀眾既欣賞到藝術又聽到豐富多彩的故事,而為之看了還要看,捨不得放棄每一天。根據電視收視的日新月異和觀眾的審美疲勞,也配合臺裏的每一次改版的需要,來適應不同層次觀眾收視審美的需求,編導們是絞盡了腦汁,分成“套餐”、“花色餐”、“豐盛餐”、“精品餐”等等。(何為“套餐”?就是把一個熟悉的長篇評彈書目搞成系列的評彈書目,這是一個很奏效的辦法,來抓住觀眾,提高收視率。)(何為“花式餐”?也就是製作一些評彈節目時融入戲曲,比方説評彈演員演唱戲曲,戲曲演員演唱評彈,也就是我們通常説的反串演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讓觀眾朋友産生一種新鮮感)(何為“豐盛餐”?也就是每逢過年過節或者是配合宣傳搞一些大型晚會或演唱會來烘托欄目的品牌效應。)(何為“精品餐”?也就是把整個評彈界的優秀演員拍成一個個演唱專輯,集中來表現評彈流派演員的精湛藝術,這種節目也是備受觀眾歡迎的。)我們《蘇州電視書場》先後還製作了令大家滿意的節目,如現場直播的《評彈金曲大點播》(1999年到2002年之間,每逢月末搞一次現場直播的《評彈金曲大點播》這是一種很時尚的電視評彈節目,高度刺激了評彈演員的演唱情緒,現場的電視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情緒高漲,掌聲熱烈,每一次現場直播,可以説是電話不斷、點播信也很難安排,這是一種演員和觀眾很互動的最佳形式)、精美如畫的名家新秀的《演唱精品集錦》(我們先後創作了如《紅樓》彈詞系列開篇、《西廂》彈詞系列開篇、《桃花扇》彈詞系列開篇和《姑蘇歷史文化名人》系列彈詞開篇等等,既展現了評彈藝人高超的演唱藝術也體現了評彈藝術和中國優秀文學的最佳結合)、絕版珍藏的《評彈名家人物專題片》(搶救拍攝了一批評彈界的老藝人,具有相當的歷史文化價值)、活潑互動的《評彈生涯》訪談節目(我們曾經邀請評彈界一批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在現場和主持人以及觀眾朋友談及自己的藝術生涯和思想情感,深受觀眾朋友的喜愛和積極參與),所以説《蘇州電視書場》其內涵不是一味的長篇評彈書目的連續劇,它是傳統的、現代的、五光十色的電視評彈藝術的百花園。《蘇州電視書場》充分運用電視手段打破呆板的評彈表演時空,採用多變的景別、光線、舞美、色彩來提高電視欣賞的內涵,調動觀眾的欣賞情緒。豐富多彩的電視評彈節目,貼近觀眾,贏得了廣大觀眾的盛情讚譽,其節目內涵可與其他任何同行媒體製作的評彈節目媲美。各類形式的電視評彈節目,烘托《蘇州電視書場》的節目品位,擴大了其影響。讓種種形式、各種手段走進了《蘇州電視書場》,讓其百般變化、變得更新更美更好看。

  堅持常辦常新,這是《蘇州電視書場》欄目一貫的工作手法,在十多年中《蘇州電視書場》的節目質量不斷在上升,更具品位。曾經製作的評彈TV和一些特別節目和評彈晚會,曾多次獲得全國、省、市各類大獎數十個,也曾獲得專家們的一致高度評價。《蘇州電視書場》在全國戲曲電視行列中頗有影響,這應該説得益於我們曾先後參加過百家城市音樂電視展播的活動和中國電視戲曲展播的活動、電視戲曲蘭花獎,以及其他各種電視評獎比賽,從中得到了交流、學習,取得了成績,是我們的電視戲曲工作更加專業化,在今後的工作中得心應手,從而使我們的電視評彈藝術片讓觀眾看了之後齊聲讚嘆、掌聲熱烈。《蘇州電視書場》在它十多年的進程中曾經有過好幾個階段的收視率出現了它的高峰期,名列於我臺自辦欄目收視率排行表中的前茅,它的播出時間幾經改動,仍然在同時段播出節目中佔有領先地位和佔有較大的收視份額,達到了臺裏所規定的收視率指針。《蘇州電視書場》的輻射,除了獲得市區及大市範圍的常熟、太倉、昆山、吳江、張家港的觀眾收看外,還獲得了上海的青浦、嘉定、無錫的錫山、浙江的嘉善、南潯等地觀眾收看,這些外地觀眾也經常會熱心地給我們來信。可喜的是,現在我們的電視書場還獲得了年輕網友的更多參與,他們常常會發來E-mail和我們聯絡,來點播我們的節目。這説明了古老的蘇州評彈通過電視的媒介獲得了新生,這是值得驚喜的。《蘇州電視書場》真是走進了千家萬戶。

  三、領導(辦好《蘇州電視書場》的關鍵是爭取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

  辦好《蘇州電視書場》除了上述個方面的因素外,最關鍵的是離不開領導的重視與支持,《蘇州電視書場》已辦了三千多期,每走一步、每一個動作、每一次成功都傾注了臺裏各級領導的百般關懷與重視。辦好《蘇州電視書場》也是為了搶救、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蘇州評彈藝術,做了一件積極而富有意義的好事。為弘揚吳文化增添了一份珍貴的藝術檔案資料。十三年來每當我們搞評彈的大型特別節目,應邀的市裏領導總是樂意參加,領導的參加也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好的肯定和支持,增強了我們辦好節目的信心和力量。

  從《蘇州電視書場》創辦至今已進入第十三個年頭,播放了三千三百多期,錄製的節目達2200小時,這也可以説蘇州廣播電視總台是擁有電視評彈藝術資料最豐富的一家電視臺,它為搶救保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評彈藝術留下了一份寶貴財富,為豐富熒屏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做了件實事,正像大家所説熒屏書場走進了尋常百姓千萬家。她以旺盛的生命力又在迎接新的挑戰,迎接新課題的挑戰。而這種新課題的挑戰,正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認識當前的電視戲曲曲藝課題。相信電視為戲曲曲藝提供了一片再展英姿的新天地。(蘇州廣播電視總台:殷德泉)

責編:李閆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