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偶人故事
掌中演舞
具悠久歷史的傳統布袋偶人高度大約為三十幾公分,角色外型的塑造要根據各種不同的戲劇情境來設計。在布袋木偶整體形象的製造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木偶頭的雕刻。雕刻師要仔細研究各色行當、種種臉譜,再結合自身的藝術素養,才能雕繪出這些可以深刻體現各種典型性格的木偶頭,讓偶人們也能喜怒哀樂形于顏色。
凝固的戲文
在中國各地,雖然民間偶人的材質、工藝各有不同,但它們的人物造型卻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來自傳統戲曲的深遠影響。像北京鬃人這樣一種專門模倣戲曲人物的玩偶,就是因為京劇的興盛而産生的。而另一種傳統的北京民間手工藝品——絹人也不例外,很多人物造型都來自於京劇角色。這些絹人的面部就是倣照京劇人物臉譜而製作的,其過程比真正京劇演員化粧還要複雜許多。
亦物亦人
長耳朵,三瓣嘴,粉白的小臉,清秀的眉眼。活脫脫一隻乖巧可愛的小兔。再仔細看一看,小兔竟然身披盔甲,威風凜凜,還騎著威武的猛獸。儼然一員大將,那裏還有兔子的半分柔弱?這個造型奇特,既像兔子又像人的玩偶是老北京的一樣民間玩具。它有個同樣特殊的名字——兔兒爺。
食材成藝材
晶瑩剔透的千手觀音,柔潤光澤的八仙群像,眼前的這些工藝偶人可並非是用珍貴的碧玉、象牙或珊瑚雕琢而成的。説起來人們可能會無法相信,這些工藝品全部都是由一種食物的原料——普普通通的面做成的。
泥偶靈趣
清朝末年,天津泥人張彩塑將這種表現現實生活的泥塑偶人藝術,發展到了一個高峰。傳説創始人張明山的雕塑技藝十分高超,能在和人談笑之間,于對方不知不覺之際,在衣袖內為別人塑出逼真的造像。
情牽意動
皮影戲是中國古老的偶人戲,當人們不再滿足於幕布上只有平面的偶人在活動,就創造出了立體的偶人來使偶人戲演出更為豐富多彩。這種由偶頭、偶身和鐵枝三個部分組成的木偶叫做鐵枝木偶。因為起源於中國廣東潮州一帶,也被稱為潮州木偶。用鐵枝來操控木偶的動作行為是潮州木偶區別於其他地區木偶戲的最大特點。
光影唱説
在陜西華縣,皮影戲又被稱為“隔紙説書”。也許,以皮制形,借光成影的皮影人就是這世界上最古老的彩色動畫人物。光影變幻中,伴隨著吶喊般的唱説,皮影偶人這舞動的身形,是人們心頭一道自由而奔放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