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分析]宏觀調控應注意防範金融風險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23日 11:51)
8目前我國宏觀調控面臨的三大挑戰,首先是如何繼續以穩妥措施,鞏固宏觀經濟調整的成果,使特定時期的宏觀經濟調控平滑轉入正常時期的宏觀經濟調節。二是如何促進消費合理增長,緩解主要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壓力,避免非理性的投資反彈。三是經濟結構調整問題。本輪針對經濟局部過熱的宏觀調控,暴露了我國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體制瓶頸與資源瓶頸問題,通過簡單添平補齊方式解決矛盾容易留下弊端,因此,需要通過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推進結構調整、體制改革和增長方式的轉變,從根本上解決。
8宏觀經濟調控的關鍵部門在銀行業,無論是投資或是土地其必然的連接點是銀行,銀行業的風險將直接影響經濟不同層面和社會不同層面。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當前宏觀經濟調控中銀行體系所發揮的作用,也要看到銀行潛在的金融壓力甚至風險。只有加快銀行改革,才能應對可能的變化,防範道德風險,保持金融穩定。
上海證券報消息: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正處於關鍵時期,調控成效明顯,相信後續的效應將更有助於我國經濟順利實現“軟著陸”,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穩定增長。回顧這段時間的宏觀調控進程,對於總結宏觀調控經驗,進一步完善宏觀調控的機理與把握宏觀調控的趨勢,認清經濟運行的內在規律,非常有益。
一、宏觀經濟調控的三大政策
此輪宏觀調控突出了三個調控對象,即信貸、土地和産業項目,從而相應地産生了三個政策組合,即信貸政策,土地政策和産業項目政策組合。這三項政策組成了一個強有力的“調控三角”,有效地框定土地供應和項目投資的規範,從而抑制了新增投資和與之相聯的信貸規模。
無論是房地産市場趨熱表現或是投資過快增長趨勢,都是因佔用土地資源而起的。先是消費結構快速升級,百姓購房需求的拉動,後是城市化的迅速推進,使房地産開發商投資熱情高漲;而地方政府可以通過支持房地産開發市場推進城鎮建設和各種“形象工程”,體現業績價值、獲取財政收入;商業銀行對土地和房地産的貸款熱情也有基礎,為了增加利息收入,降低不良資産比例,不斷擴張房地産信貸規模。這就必然導致“圈地熱”、“信貸熱”的連鎖反應。中央銀行作為政府的宏觀金融調控部門,首先從控制對房地産行業的信貸投放入手發佈了2003年121號文件,規範房地産信貸業務;國務院18號文件出臺,更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在防範風險中健康發展。中央銀行運用市場手段提高商業銀行應繳存款準備金率也在緊縮信號的意義上對房地産投資熱起到一定的遏製作用。
此外,土地還是某些地方政府推動熱點行業在當地發展的基礎要素。中央對土地資源的宏觀調控從調整省以下土地管理體制,實行垂直管理入手,規範土地供應和佔用,以釜底抽薪的策略從基礎要素方面制止“熱源”,抑制某些地方的項目熱。國家土地資源部和建設部等聯手控制土地供應的不規範性,並重點清理整頓撤消許多所謂的“開發區”,還地於民,還地于耕,取得顯著成績。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還提高了過熱行業項目建設的資本金要求,提高了項目投資的門檻。
二、宏觀經濟調控的三種手段
此輪宏觀經濟調控的三種手段是指市場經濟手段、體制調整手段和行政管理手段三個方面。市場經濟手段很好理解,例如中央銀行的準備金手段、公開市場操作都屬於調節市場資金的經濟手段。體制經濟手段包括調整土地管理體制,國務院決定實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土地的體制;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設立是對商業銀行監督管理的重大制度變動;人民銀行也調整了分支行的信貸管理職能,各商業銀行也相應調整了信貸業務的經營管理規則,加強了信貸風險管理;國務院還通過了對重大違規項目的處理,組織固定資産項目和銀行信貸的大檢查,暴露了有關商業銀行和一些企業違反國家相關規定以及市場原則的粗放發展的弊病。
隨著我國經濟轉軌進程中市場經濟程度的提升,此輪宏觀經濟調控在手段的運用上具有了綜合性的特色。此輪宏觀經濟調控不能像計劃經濟時代對“樓、堂、館、所”投資熱進行嚴厲的信貸管制,也不能像在成熟市場經濟條件下單純使用經濟手段、完全實行間接調控,也不能像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對房地産投資熱的治理整頓那樣主要依賴行政管理措施。只有組合運用,側重使用市場經濟手段,才符合當前二元經濟結構的實際,符合經濟市場化程度的實際,才能達到本輪宏觀調控的目的。
人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此次宏觀調控中對於三種調控手段的組合運用,即市場經濟手段與行政管理手段結合運用、體制規範與法規執行結合運用、政策目標引導與解剖典型項目結合運用。如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中央銀行動用提升法定準備金和開展調整金融機構流動性的公開市場操作與有關部委加強對各地建設項目的檢查和商業銀行信貸投向的檢查,就是市場經濟手段和行政管理手段的結合運用。
如實行土地垂直管理體制、調整人民銀行分支機構信貸管理職能、健全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體制與處理“鐵本事件”就是體制制度規範與執行法律規章相結合。各地針對個別産業、行業、企業、項目違反經濟政策和市場準入原則,盲目粗放發展,及時檢查果斷糾正,有利於抑制苗頭問題、局部性問題轉化為全局性問題,也有利於實現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三種手段的綜合運用提高了宏觀調控的效率、增強了宏觀調控的彈性,軟化了宏觀調控的剛性,使宏觀經濟調控形成對失衡經濟結構的制度性規範,支持和保障了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
三、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的三個特色
此輪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具有鮮明的結構調整意向和靈活務實的風格,展現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戰略眼光。具體表現為三個突出政策特色:有保有壓、有緊有松,有動有靜。對於地區、行業、項目的經濟實體,是有保有壓,有限制有鼓勵;行業調控突出重點,順勢延展(迄今已經點出了9個熱點行業),促進發展突出短缺,目標明確。特別是中小企業信貸政策與産業政策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絡。今年5月份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和銀監會三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産業政策和信貸政策協調配合、控制信貸風險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及調控目錄,調控行業從原來的3個擴大到包括鋼鐵、建材在內的9大行業。《通知》明確要求對屬於禁止類建設項目,要按規定堅決停止建設,已建成的要堅決淘汰、依法關閉;各金融機構要立即停止各種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對已實施的項目授信要採取妥善措施予以收回。從宏觀政策的組合來看不是全面緊縮,“一刀切”,而是有緊有松,有動有不動。央行的準備金政策趨緊、信貸政策規範,但外貿外匯政策寬鬆;土地管理政策調整,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迄今未動。人們在激烈爭論利率政策是否出臺的時候,往往沒有注意到到這是管理部門在努力為宏觀調控下的經濟增長創造寬鬆環境。
四、宏觀經濟調控的三大挑戰
現時我國宏觀調控面臨的三大挑戰,首先是如何繼續以穩妥措施,鞏固宏觀經濟調整成果,使特定時期的宏觀經濟調控平滑轉入正常時期的宏觀經濟調節。二是如何促進消費合理增長,緩解主要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壓力,避免非理性的投資反彈。三是經濟結構調整問題。本輪針對經濟局部過熱的宏觀調控暴露了我國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體制瓶頸和資源瓶頸問題,通過簡單添平補齊方式解決容易留下弊端,還是要通過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推進結構調整、體制改革和增長方式轉變從根本上解決。
今後一段時期,建議宏觀管理部門提高調控的前瞻性,發揮三大作用。
一是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既要看到宏觀調控措施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又要看到宏觀調控的艱巨性和複雜性;既要避免反彈加重調控,又要及早發現新的傾向性苗頭和問題及時調控,創造正常發展的良好宏觀環境。
二是改善調控機制,把握好宏觀經濟政策組合,掌握好出臺的力度時機和節奏。宏觀調控尚需努力,不能放鬆,當然宏觀調控也需改善,不能僵化。
三是抓住改革投資融資體制的根本,繼續重點解決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粗放經營問題,同時要儘快出臺投資調整目錄和支持國內民營經濟投資的政策措施,實現有限制、有扶持、區別對待,培育經濟的自主增長力量。
其中,特別建議金融調控監管部門要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合理控制貨幣信貸供應調節金融機構流動性,維繫市場流動性,促進經濟金融平穩運行。二是宏觀金融政策(調控和監管政策)要更好發揮組合效應,及時做好微調、預調,既防範苗頭性問題、又要防範交叉性風險和系統性風險,促進金融穩定。三是穩步推進金融改革問題,增強商業銀行的市場效率,提高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
五、對宏觀經濟調控的三個基本認識
目前宏觀調控已見成效,但還有不確定性因素,例如固定資産投資雖然有所下降,但仍處於較高水平,投資結構問題仍較明顯,煤電油運供求仍然緊張;銀行信貸增量有所收斂,但中長期貸款還增長較多;物價水平仍在繼續上漲,通貨膨脹壓力仍然存在。因此斷言經濟“軟著陸”為時過早。
控制宏觀調控的效果主要看其解決的主要問題。宏觀經濟問題的根本解決在於宏觀經濟運行中的體制轉換和結構改善的問題。一段時期的宏觀經濟調控不可能完全解決經濟生活中的深層次問題,重點在於防止宏觀經濟可能的大起大落。從中長期看,有利於促進經濟平穩健康增長。宏觀調控不是單純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調控,而應是著眼于維繫國民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宏觀經濟調控持續時間對宏觀經濟穩定十分重要,尤其是對經濟生活中突出的土地、信貸、投資等問題的調控,不僅十分敏感,而且容易引起社會心理上的波動。因此,宏觀調控從時間持續看應該是短期或相對短期的,應該在持續一段時間後進入正常的宏觀管理和調節。所以,除了在宏觀經濟調控初期採取一些綜合性的相對強烈的針對性的舉措之外,中後期宜採取一些中性措施,這裡所説的“中性”不等於不採取措施或者説不採取有效的綜合性措施,而是採取對深入發揮宏觀經濟調控作用有利、有益的溫和措施,促進宏觀經濟調控的平穩運行。“猛藥之後宜調理”,要從剛性調控逐漸轉向柔性調節。例如縮減行政干預措施,增強市場調控手段的運用,在市場手段中減少數量調節手段的運用,增加價格調節手段的運用。減輕從緊力度,放寬市場環境,從而使經濟主體在價格信號的引導下,根據市場供求態勢,自主投資、自主增長、自主調節。在取得一定成績後,就嘎然停止,或急速減退,不利於宏觀經濟調控成果的鞏固,會延誤經濟平穩進入正常運行和調節的時機。
[視點]對宏觀調控的三個基本判斷
對於未來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趨勢和政策取向,應特別強調三點看法。
首先實踐證明,經濟調控並不必然影響經濟短期運行,它不是對當前經濟增長速度的調控,而是對偏大的信貸投放規模和過剩生産能力的調控,而可能對當前經濟增長形成影響的是過去已經投放的信貸或投資對經濟的影響。如果這種看法是正確的,今年的經濟增長就仍然可以保持較高的水平,而不至於受到宏觀經濟調控的太大影響。因此我個人判斷,今年第一季度GDP為9.8%,上半年為9.7%,第三季度可能回落至9.5%,第四季度9%左右,全年經濟增長為9.5%左右,仍然是與去年基本持平的較高的經濟增長水平。
其次宏觀調控在實體經濟問題有所緩解後,應注意金融風險的防範。近段時間有關企業騙貸、銀行違規操作、隨意核銷不良資産的事情不斷出現,這進一步提示我們在宏觀經濟調控中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意義,其中銀行是核心和重要因素之一。宏觀經濟調控的關鍵部門在銀行業,無論投資或土地必然連接點是銀行,銀行業的風險將直接影響經濟不同層面和社會不同層面。因此,在處理熱點行業投資項目時,應多用兼併、收購或引進戰略投資者等市場手段,而少用“關、停、並、轉”的行政處理辦法,以免造成銀行不良資産、金融風險和債務負擔。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當前宏觀經濟調控中銀行體系所發揮的作用,也要看到銀行潛在金融壓力甚至風險。加快銀行改革以應對可能的千變萬化,防止金融危機出現。金融業改革應當貫徹市場原則,防範道德風險,保持金融穩定。這也是巴塞爾II協議所提出的“市場約束原則”的國際化必然趨勢。
最後在宏觀經濟調控效果相對穩定之際,我們應該進一步關注宏觀經濟政策中的協調問題,比較突出的是財政與或貨幣政策的匹配問題。宏觀經濟調控中金融的協調應包括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兩個方面,以財政政策的結構調整措施,支持貨幣政策解決在結構調整中所承受的壓力。貨幣政策是總量政策,在結構調整方面難以發揮更大作用,而財政政策則可以起到更多促進結構調整的作用。在宏觀調控進入到結構調整階段時,財政政策不宜“淡出”,而要有所作為。例如,在促進中小企業融資便利方面,遵循國際經驗由財政出資建立融資擔保機制;又如在企業自主投資方面,財政可以積極推進增值稅轉型。此外,在促進社會穩定、全面發展方面,財政政策對科技、文衛、環境的推進作用更明顯,似乎更可以大顯身手。 (上海證券報 景學成)
責編:范小利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