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不良資産 宏觀調控中的杞憂?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9日 13:09)
中國經濟時報消息:從整個社會的融資結構考察,中國是典型的間接融資型的金融結構,僅僅以2003年為例,全年的信貸投放是2.99萬億,而證券市場的籌資是800多億元。這種金融結構意味着,銀行體系在事實上最終承擔着經濟波動的大部分風險。
在分析銀行不良資産時,我們經常會説,因為商業銀行承擔了經濟轉軌的成本,所以形成了大量不良資産。實際上,從時間序列來分析,不良資産的形成密集時期,實際上往往是經濟的大起大落時期。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強調,在20世紀90年代及90年代以前,銀行業所形成的大量不良資産,大約有30%來自於各級政府直接的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預;大約有30%的不良資産來自為支持國有企業所造成的;大約有10%的不良資産來自於地方的行政環境和司法環境;還有10%左右來自於國家主導的産業結構調整,包括主動關停並轉一些企業;另約有20%左右的不良資産,來自於銀行自身經營管理的問題。
但是,如果進一步觀察近期銀行不良資産的形成,可以發現,外部體制性(例如國有企業破産等)因素的影響程度在下降,宏觀經濟波動導致不良資産的影響在增強。在新的經濟環境下,與其説商業銀行承擔了經濟轉軌的成本,還不如説商業銀行承擔了經濟大幅波動的成本,承擔了宏觀調控的成本。
中國的商業銀行體系的不良資産因為信息披露缺乏足夠的透明度、同時也因為不良資産分類標準的變化等等因素,披露的不良資産的變動往往並不一定充分反映了近期的不良資産狀況,反而可能是累積的歷史問題。
從大致走勢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産形成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是在1991—1993年,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從1990年的10%上升到1993年的20%左右,其中包括商業銀行承擔了不良的企業債券的損失。第二個高峰是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再次急劇上升,但是這一階段的不良資産比率的上升從經驗意義上看,許多是為了不良資産的剝離進行歷史包袱的暴露,也有一定因素是經濟波動的影響。
從近期不良資産與經濟周期的歷史波動軌跡看,通常不良貸款大部分都是經濟景氣迅速上升時期投放出去的,一旦經濟出現較大起伏,高速擴張的信貸必然産生大量新的不良貸款。
2003年,中國的銀行體系投放了2.99萬億的信貸;2004年1-6月份,人民幣信貸新增1.43萬億。這4萬多億的信貸投放,在經歷經濟的周期起伏之後、在經歷如此快速的信貸緊縮和投資下滑之後,究竟會有多大比率會成為不良資産?不良資産的歷史是否會再次重演?
值得關注的是,世界著名的標準普爾信用評級2004年5月24日發表其對中國內地銀行業不良資産比率的最新估算。標準普爾估計,中國內地銀行2003年底的不良資産約佔其銀行體系總貸款的40%;在2003年中,標準普爾對內地銀行不良資産比率所作出的估算為45%。在調整其對不良資産比率估算的同時,標準普爾亦指出,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將可能導致較多的不良貸款出現,預料下一輪的不良貸款很可能主要來自對中小型企業和高價住宅房地産發展商發放的貸款。
在整個社會的融資結構嚴重依賴銀行的格局沒有明顯改變的前提下,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宏觀調控可能産生的成本,最終在相當程度上還會由銀行來承擔,這可能就會表現為銀行不良資産比率的上升。特別是考慮到此次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有相當比率是投放到投資迂迴程度提高的重化工業化行業,有相當比率是投放到受地方政府影響較大的基礎設施行業,較之1992年、以及1997年的經濟波動給銀行體系帶來的不良資産,其比率可能還會要來得高。
如果2003年到2004年年中以來銀行投放的信貸有3%的不良比率,這已經是商業銀行貸款發放質量的相當高的水平了,那麼,在銀行體系至少會積累1000億元的不良資産。
也許這是此次調控中的杞憂,也許不是。(作者:巴曙松 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責編:范小利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