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經濟日報:楊業功──斯是公僕惟吾德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9日 10:57 來源:經濟日報
    專題:導彈司令員楊業功

  經濟日報:追記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員楊業功少將(中)

  經濟日報:追記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員楊業功少將(下)

  本報記者 劉志奇 吳佳佳

  這是一個將軍,一個長期戰鬥在軍事鬥爭準備拳頭部隊並最終積勞成疾倒在戰鬥崗位上的英勇戰士;這是一個智者,一個善於學習和創新並對我軍某新型導彈作戰戰法作出了重要貢獻的知識型軍官;這還是一個廉者,一個始終保持共産黨員艱苦奮鬥政治本色並用他一生簡樸和廉潔自律感染了無數官兵的高級領導幹部。

  “位不在高,廉潔則名。權不在大,為公則靈。斯是公僕,惟吾德馨。”────摘自楊業功同志倣劉禹錫《陋室銘》而作《公僕銘》

  手裏拎著兩瓶茅臺酒的韓玉環尷尬地被楊業功“請”出了家門。“我們都是老黨員了,有了困難,只要組織上能解決的就一定會解決,我們領導幫你解決困難也是份內之事,你這樣做就是讓我們兩個人都犯錯誤。”在家門口,楊業功仍不忘嚴肅地批評韓玉環。

  這是發生在1997年的一幕。在國防施工一線工作了30餘年的韓玉環,身患癌症,兩次手術後仍堅持在施工一線,因為轉戰施工,一直隨軍的女兒韓盛蓉的學業被耽誤不少。女兒臨近高中畢業,老韓向組織提出能否讓女兒享受幹部子女待遇參加軍校考試。按照規定,只有邊防、海防和邊遠艱苦地區的幹部才能享受這種待遇。當時擔任基地副司令員的楊業功知道情況後,考慮到老韓的貢獻和實際困難,一邊安慰老韓及其家人,一邊通過組織程序向二炮有關部門彙報協調。考試資格爭取下來後,他專門交代有關部門:“在不違反有關規定和原則的情況下,政審、體檢要優先考慮。”當年,韓盛蓉如願考取了第一軍醫大學,於是有了開頭的故事。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1999年,楊業功在北京組織國慶節閱兵訓練。一名幹部給愛好書法的楊業功帶來一些上等的宣紙,結果楊業功半開玩笑地拒絕了:“用你送來的宣紙,我心裏不安,我怕寫不出好作品。”還有一次,一位幹部托楊業功的司機給楊業功捎帶了20斤粳米,結果他硬是讓司機按市場價格給了錢……

  楊業功常説:“越是位高權重,就越要在生活小事上把好防微杜漸的關口。別人給你送禮,那是別人在考驗你為官做人的‘底線’,我們共産黨員的黨性可不能在一頓飯、一瓶酒、一張宣紙上失守。”

  “位不在高,廉潔則名。權不在大,為公則靈。斯是公僕,惟吾德馨。”這是楊業功倣照唐朝詩人劉禹錫《陋室銘》而作的《公僕銘》。文如其人,意見其境,他也正是用這種準則約束自己,警示他人。

  你們不許干預我的工作;不許享受任何特權;不許收受任何錢財和好處。────摘自楊業功同志對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的“約法三章”

  對外如此,楊業功對家人的要求則更加嚴格。回憶起丈夫楊業功生前對家人在廉潔自律上面的嚴格要求,楊玉珍滿眼淚光,有些酸楚但卻分外自豪───

  1997年,獨生子楊波濤軍校畢業,有人勸楊業功將兒子安排在基地機關工作,但他卻堅持把兒子放在了最為艱苦的作戰部隊鍛鍊。1999年春節來臨之際,楊業功要到兒子所在的部隊營地視察,剛好兒子即將休假,出門時楊玉珍千叮嚀萬囑咐,春節期間買火車票不方便,順便將兒子捎帶回家。沒有想到,臘月二十九,滿以為能見著兒子和丈夫一起回家的楊玉珍空歡喜一場,楊業功一個人回家了。

  “老楊,你不是出門的時候答應我把波濤帶回來嗎?”楊玉珍問。

  “我這是去視察工作,不是去接兒子,我的車是能坐下,但他不能享受這個待遇。我讓他自己坐火車回家了。”

  “那要買不上火車票怎麼辦?”

  “那就在部隊過年,部隊還有那麼多不能回家過年的戰士呢,憑什麼他就要特殊?作為我的兒子,他應當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道理我給他講清楚了,現在我也給你講清楚。”

  大年三十,懂事的波濤自己擠著火車一路站回了家。

  權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

  在楊業功看來,權力是用來給黨辦事的,而絕不是用來給自己謀取私利的工具,更不是家人和朋友的“特殊保姆”。

  前些年,楊業功特地給他的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約法三章”:你們不許干預我的工作;不許享受任何特權;不許收受任何錢財和好處。即使是2003年年底他在上海重病住院期間,他也不忘嚴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第一,無論我手術成功與否,基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找醫院麻煩;第二,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來看我,只要在本職崗位上努力工作,就是對我最大的安慰;第三,家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受禮品和現金。

  “錢夠用就行,多了是個累贅。”────摘自楊業功同志參加“五個模範”教育活動述職報告

  “衣能遮體,食能果腹,足矣。”熟悉楊業功的人都知道,從當作訓處長到基地司令員,他乘坐的越野車上放著“三件寶”:開水瓶、方便麵、軍大衣。用他自己的話説:“野外條件艱苦,帶上開水瓶和方便麵,就能充饑解渴,坐車行軍也是休息的好機會,大衣可以保暖,碰到氣溫突變還能禦寒。”一年到頭,楊業功有大半年的時間都出差在外,三件寶貝伴隨他走遍了每一個陣地每一個洞庫,而這,卻是楊業功最為“享受”的一種境界。

  1999年,楊業功在北京組織國慶閱兵訓練,有一次因為工作需要在賓館住宿,楊業功隨便找了個價格便宜的標準間就要和司機小鄭一起湊合。小鄭説:“首長,您是將軍,我是戰士,哪敢跟您住一起?”他卻説:“不就是睡覺嗎,能有一張床就夠了,老是分那麼清楚你不累啊?”

  2003年12月,在上海住院手術期間,為了節約,楊業功把妻子和基地派來照顧他的同志全部趕回了家,只留下兒子波濤、司機小鄭和基地的一名醫生。手術後期治療期間,部隊招待所給他開點“小灶”調養身體,沒想到他出院後特意掏出2000塊錢送到招待所:“謝謝你們的照顧,這就算我交的伙食費吧。”

  前些年,高中母校想讓有“頭面”的楊業功從部隊給捐點錢建設學校,楊業功回答説:“部隊是有錢,但我一分錢也不能挪用。”但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的他卻從自己工資裏面捐出了1萬元。在他當司令員期間,他資助了兩個失學兒童上學,其中湖北應城實驗小學的宋特偉,他一次就寄出3000元,彌留之際,他仍不忘囑咐妻子,再給宋特偉寄去1000元……

  2003年,楊業功在病床上完成了他參加“五個模範”教育活動的述職報告────“反對別人送禮,我也不能收禮,多次退回禮金禮品,這既是本人的性格,也是黨風的紀律。我家四口人都拿工資,我的月收入3000多元,家庭月收入6000多元,總存款年年上升,已經達到30萬元,屬於較高收入水平的小康家庭。乘車、醫療公家保障,吃飯、住房自己掏錢,不喜歡別人送,錢夠用就行,多了是個累贅。”

  在很多人看來,楊業功簡樸清廉都是一些“老掉牙”的平凡小事,但也正是這些小事,詮釋出了一位人民公僕、一名優秀共産黨員理想和追求的價值內涵。

責編:王麗華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