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經濟日報:楊業功──勤學善思的導彈儒將(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8日 14:08 來源:經濟日報
    專題:導彈司令員楊業功

  本報記者 吳佳佳 劉志奇

  2003年10月,楊業功參加全軍高級幹部高科技知識培訓班,其間因病重住進了醫院。他在病床上完成的《述職報告》中這樣寫道:本想借培訓之機好好學習一下精確制導技術、電子戰與信息戰技術、指揮自動化技術、高技術武器裝備和高技術局部戰爭理論等方面的知識,但因病入院而中止,這成了心中最大的遺憾……

  楊業功確實留有遺憾,但他曾全力挽奪。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裏,楊業功仍伏在病床上完成了題為《建立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應把握的問題》的文章,2002年57歲的楊業功,&&參加了軍事科學院的在職研究生學習,這是他的畢業論文。一位老人忍著病痛折磨翻閱資料的情景,曾經以為只有在電視裏才能見到,在場的醫生、護士頓時肅然起敬。

  看到楊業功生前反復強調“‘天下雖安,忘戰必危’,軍人不思打仗就是失職!”不能偏狹地以為他只是一個時刻想著帶兵打仗的人。他的老戰友、老部下,強調他是一個“儒將”,他絕不是武夫,而是一個高素質的新型軍事指揮人才。長留在官兵心目中的,是一生學習的楊業功。

  把學習當成習慣

  “叮鈴鈴”,正在熟睡的文化站站長趙瑞山被一陣電話鈴吵醒了,時間快到淩晨兩點了。

  “老趙,我是楊業功,打擾你了,我現在碰到了一個難題,有一張重要的圖片我搞不好,你是這方面的行家裏手,快過來幫幫我!”楊司令員顯得很急。

  “首長,您最近身體不太好,還是早點休息吧,明天上午一上班我就過去,好嗎?”趙站長想想楊司令這麼晚還在加班,有點於心不忍,就勸他早點休息。

  “不行不行,今天晚上非得把問題給解決了。要不我一晚上都睡不著覺,你快來吧。”

  放下電話,趙站長趕緊起床朝楊司令員家走去。剛剛走到半路上,他發現楊司令竟然打著手電來接他了……探討了一個多小時,直到問題全部解決,楊業功又打著手電把趙站長送回了家,才回來洗漱睡覺。這是出現在楊業功生活中極為普通的一幕。工作中遇到問題,只要條件允許,他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也必須趕到現場,直到把問題弄明白。

  楊業功曾為調離基地的副政委、現任某基地政委的楊立順同志寫過一副對聯(借用他名字中的兩個字):“立志讀盡世上書,順時做好軍中事”。這既是他對老戰友的勉勵,也是他本人的生動寫照。

  認識他的人都知道,楊業功不抽煙、不喝酒、不喜應酬,酷愛讀書。無特殊情況,他每晚至少學習1個小時,雙休日學的時間更長;花錢買書從不吝嗇,文學、歷史、天文、地理,只要認為需要的,便買而學之。平時,他最佩服也最願意接近有知識、有思想、有技術的官兵,只要有時間,總要找機會和他們在一起,或請教難題,或探討技術。

  近幾年,楊業功在緊張的工作之餘,撰寫出30余篇對部隊建設頗有價值的研討文章,其中《談如何保持第二炮兵長久的實戰能力》、《局部戰爭與導彈部隊》、《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高標準做好軍事鬥爭準備》等先後在二炮獲獎,還有數篇文章被軍內外刊物選用。

  提前儲備知識,使楊業功的思想越來越敏銳,思路越來越開闊。

    在學習中不斷創新

  楊業功擔任基地司令員之後傾注心血最多的是軍事鬥爭準備,關注最多的是某新型導彈部隊建設。基地第一支某新型導彈旅組建之初,不少官兵認為,這只是武器的轉型,訓練方法、手段仍然可以沿襲老裝備的傳統做法,有的甚至把沒有訓練器材、教材作為降低訓練標準的理由。對此,楊業功不無憂慮地説:“抓某新型導彈部隊建設,必須站在軍委新時期戰略方針的高度來謀劃,時刻思考如何能打仗、如何打勝仗的問題。”

  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使命,無論是部隊建設指導思想還是訓練體制和觀念,都需要轉型,都需要創新,這對部隊指揮員來説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二炮部隊沒有經歷實戰,實彈發射是平時歷練部隊戰鬥力的最佳時機,而由於導彈部隊實彈發射數量有限,只有很少的發射單元能夠接受磨煉。單靠平時的訓練能不能滿足打仗的要求?平時模擬操作很熟練,實彈發射行不行……這些問題,楊業功在腦海裏不知過了多少遍。為徹底解決這一制約戰鬥力提高的“瓶頸”問題,楊業功先後查閱了國內外幾十種導彈發射技術資料,通過反復對比和論證,最終親自設計並組織指導科技人員,研製成功了可完全代替實彈發射的“某新型導彈縮比飛行彈”。這種“縮比彈”能夠在集中火力攻擊等戰術訓練中檢驗訓練水平,且可多次回收。現在,“縮比彈”已被全面引入部隊訓練。去年4月,軍委一位首長視察基地,對這一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培養人才是急中之急、重中之重。楊業功十分清楚,指揮幹部弱、技術幹部缺、尖子人才少,是制約某新型導彈部隊發展的“瓶頸”。將操作骨幹送到有關廠家跟蹤武器研製和武器試驗發射的全過程,楊業功提出的這種“超前訓練、提前介入”的訓練模式,曾培養了一大批“種子”人才。後來他又提出,利用已具備全面作戰能力的某新型導彈部隊訓練的時機進行帶訓,將新組建部隊的操作骨幹派到已經形成作戰能力的部隊跟訓,並建議增加進場次數,將進場訓練每次一個營變成兩個營,實行一個單元操作、多個單元觀摩的訓練方式,使每次訓練、發射都能多方受益。此舉作為前者的補充和創新,超前培養了又一批骨幹人才。

  為了滿足部隊建設的需要,近年來,基地接收了一大批地方大學生入伍。如何讓這些幹部儘快成長為合格的指揮操作骨幹?楊業功根據部隊的需要和導彈操作人才成長的規律,果斷提出:“要當指揮員先當操作號手。”同時建議營以下幹部崗位互換,實行一人多崗、一崗多人;讓某新型導彈旅的發射連長、副連長和懂專業的指導員都能擔任發射單元的0號指揮,加快了“指技合一”幹部的生成步伐。在此基礎上,他又指導部隊建立了涵蓋全部導彈專業的幾萬道題的試題庫,對基地發射幹部、士官骨幹每年搞一次考核和比武競賽,所有專業題庫全部由計算機抽點,逼出了人才成長的高速度和高質量。

  讓學習為打贏助力

  熟悉楊業功的老領導這樣評價,他成長、成熟、成功每一步都離不開學習。但楊業功學習不是為了做官,而是把它作為提高能力素質、勝任本職的第一需要。

  1995年某部執行重大任務。這次任務是該旅組建以來第一次執行重大軍事任務,楊司令員那時是基地副參謀長,擔任現場指揮。其中一枚導彈臨射前準備時,出現導彈電源漏電,按照慣例,導彈有故障要返回技術陣地檢測,但楊司令員憑藉他的專業理論基礎及多次組織指揮某新型導彈試驗發射積累的豐富經驗,大膽起用備份單元,並和技術專家一起對照電路圖,分析判斷故障原因,查找故障點,最後確定是彈上蓄電池漏電,經過搶修和更換蓄電池,這枚彈如期發射成功,為任務的圓滿完成贏得了時間。

  楊業功帶領組織機關參謀和科研人員一起進行了一系列實戰化的探索,取得了“部隊作戰綜合數據庫,自動化指揮程序、作戰方案代碼化”等一批信息化建設成果。放眼未來戰場,他建議基地黨委在不斷加強作戰力量建設的同時,建立戰爭儲備系統。經過多次重大軍事行動的歷練和摔打,基地作戰能力成系統、成建制、成規模整體提高。

  “他不僅有很高的思維層次,更有借助科學攻堅克難的過人指揮。”基地參謀長高津這樣評價老首長。2002年8月,楊業功在某工程項目調試過程中,發現直接關係導彈精度的一處施工不符合要求。別人解釋説這是工程設計方設計的,設計方案還徵求過權威部門的意見,以前也都是這樣設計的。楊業功卻從實戰角度對此提出質疑,並意識到問題非同小可,他當即指示專人對基地所有此類工程項目全部檢查了一遍,確認存在問題後,又迅速向二炮首長作了彙報。很快,由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專家組深入一線,對楊業功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論證,結果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於是,基地的所有此項工程都按新標準進行了改建和完善,確保了工程項目符合戰時要求。

  這些年,楊業功&&學習新裝備知識,指導機關和部隊大膽創新戰法訓法,研究形成了核常一體化應用、某新型導彈部隊機動作戰等基本戰法,總結出一整套適合基地作戰要求的理論成果,他本人也成為一名既懂指揮又懂技術、既懂裝備又懂操作的“指技合一”型高級指揮員。

責編:王麗華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