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17 《致富經》

[致富經]我們在非洲種水稻 20190408

來源:央視網2019年04月08日 23:07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尼日利亞官員(尼日利亞國家種子委員會的總局長——菲利普·奧喬):尼日利亞的農民很喜歡這家中國公司培育的水稻新品種,這個新品種稻米産量很高。尼日利亞的水稻生産水平在不斷提高,這要感謝有先進水稻技術的公司,尤其是這家中國公司。

[致富經]我們在非洲種水稻 20190408

王學民(企業員工):第一步已經成功了。第二步我們農場附近的農民,我們就是帶著他們一起幹,然後遠處的農民,像我們基地,我們就是種給他們看,通過我們品種、機械化和技術的推廣。尼日利亞完全有可能變成非洲的一個大糧倉。

2007年,這家中國企業從農場附近招收了大量工人。可溝通成了很大的難題。一天,正在手把手教工人們插秧的王學民突然著了急。

王學民(企業員工):亂七八糟,距離又大,方法又不正確,他們有的這樣插下去,每一棵你叫他插單株他給你插兩株在裏面

尼日利亞人性格熱情開朗,個個都是樂天派,不管活幹成啥樣,下班都高高興興回家了。

李太龍(企業員工):中國人是勤勞,考慮越多,憂慮也相對來了。有孩子的話,你還得攢點錢給他找媳婦。他們無憂無慮,歌曲一放,就開始扭起來了,很歡樂。

尼日利亞人蓋房子,每家院裏都有棵芒果樹,當地的芒果樹一年四季能結果,靠這棵芒果樹全家人就能生存。而在野外,能結果的樹隨處可見。

王學民(企業員工):我們這個州裏面,都分佈著很多這樣的猴麵包樹。果子當地人很愛吃。

餓了找點野果就能充饑,所以尼日利亞人,沒有花大力氣種地的習慣。水稻種植技術也一直沒有提高。

王學民(企業員工):正是因為有吃的餓不死,但是生活質量又提不高,所以這邊人要生活質量好,還是要沉下心來,把農業搞好。

了解了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和狀況後,王學民和同事們也沉下心來。當地人愛唱愛跳,王學民和同事們經常教他們唱中國歌。

王學民(企業員工):小城故事多。

工人(當地員工):小城故事多。

王學民(企業員工):充滿喜和樂。

工人(當地員工):若是你到小城來。

王學民(企業員工):相互之間沒有隔閡。當他們是兄弟姐妹一樣。慢慢他們就學會,按照我們中國的標準來插秧,水稻種植技術也提高了一大截。我是大專家,他們是小專家。

調動起當地工人的積極性後,中國企業的員工們又找來一些簡單實用的東西,比如用一根小小的繩子,就能幫當地工人把水稻種整齊。

[致富經]我們在非洲種水稻 20190408

在和當地村民的真誠溝通下,村民們改變了粗放的耕作方式,學會了操作機械,成為了技術能手,有的人還走上了農場的管理崗位。

農場除了招收80多名當地固定員工,還每年向附近的村莊提供2000多個就業崗位。當地傳統是工資每日結算。這家中國農業企業在13年裏,每天都會準時發工資,從沒有對當地員工失信過。尼日利亞的貨幣是奈拉,1元人民幣相當於50奈拉左右。進入農場工作後,當地員工人均年收入從原來的2400元左右,提升到4800元左右。更重要的是,他們自己家也種上了水稻,收入也大大提高。

為把農場的水稻種植經驗推廣到尼日利亞全國,這家中國農業企業在尼日利亞的朋友圈也不斷擴大。

汪筠(中地海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除了跟當地的農民溝通之外,我們還必須跟當地的一些酋長,還有當地的一些政府機構,還有所在州政府的一些官員,跟他們都得溝通到位。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9年04月08日 23:07

視頻簡介:這裡是非洲尼日利亞,這裡的人熱情淳樸。可他們有一個生活難題,就是吃大米。一家中國農業企業,13年前來尼日利亞解決這個難題。他們平蟻窩,抓蟻後,和當地人成為好朋友。他們種出100多萬噸稻米,讓80多萬尼日利亞人吃上大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