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7 每日農經

[每日農經]喝山泉水的香鴨按只賣(20160331)

來源:央視網2016年03月31日 22:30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趕回來的鴨子到了開飯的時間,山上的青菜、糯米糠加些水,這就吃得有滋有味。而這些青飼僅是素食,接下來小何又把河裏打撈上來的小魚扔出,香鴨吃得更是歡實,這一素一葷就是融水香鴨每天的飼料了。

哎!這怎麼還又灑米了呢?

養殖戶:這是香米,自己種自己吃的,就是要上市前15天才給喂,就是要賣出去的時候才給的。

當地種植香糯米和養殖香鴨的歷史都很悠久,當初用香糯米糠喂香鴨只是為了節省養殖成本,時間久了發現吃了香糯米糠的鴨子肉質更加鮮美,這種養殖方式便沿用至今。

您瞧,一大早這個叫何大琳的苗族小夥子開始抓鴨子,準備挑一隻個大的香鴨送給未婚妻。小何左撲右抓,費了好大功夫,終於是逮到一隻綠頭公鴨。香鴨放進簍子裏,它的同伴依依不捨,兩隻香鴨相互告別後,小夥子帶著香鴨趕路了。

苗族人喜歡鬥歌,小何來到未婚妻的樓下,姑娘得考驗他。當他雙手舉簍,樓上的姑娘這才允許上來。

看到香鴨,小何才被放行,為什麼香鴨會起這麼大作用呢?

村民:我們在跟他一起對歌,看他的個人表達能力怎麼樣,對我們家怎麼樣。比較有誠意的,他自己養的香鴨,這個香鴨,因為是他自己養的。別人都到外面去打工啊,他自己一個人在家裏面自己養的香鴨,然後比較珍貴的。

小何鴨子養得好,這樣讓他收穫了愛情。

當地的農貿市場裏只有個頭大的麻鴨,卻沒有一隻香鴨,那養殖戶手裏的香鴨都賣到哪去了呢?

這時小何家也正在忙活,才出欄的商品香鴨都裝箱銷售一空,原來,由於香鴨要養到120天才可以出欄,而且長期野外生長,成年香鴨的體重僅3斤,這裡的香鴨是論只賣,不論斤賣。

老話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裡的養殖戶依山傍水養香鴨,4個月一個週期,一年可以養三茬香鴨,所以在融水,養香鴨也成了快速致富的代名詞。

養殖戶:一年下來可能是有四千多只,分了三批養,每一批是1500隻左右,有四萬多元吧。

養殖戶:除了成本,一年也有一萬多元吧,夠我們生活,就是這樣。

眼前這個人就是小何的岳母,此時把洗好的香鴨上灑一層鹽,抹勻後,再灑上糯米粉,搓,揉,塗抹,把香鴨全部包裹後,放入壇子裏,蓋好放在陰涼處。

20天后,在時間的沉澱中,酸食不斷發酵,等待主人的開啟。

切割成小塊,苗族人做酸鴨還是喜歡用柴火,火不急,待油溫熱後,剪下辣椒炒香,放入香鴨,翻炒數下後,呈金黃色即可出鍋了,能聚在一時吃頓酸鴨,全家像過節一樣熱鬧。

而在城裏的酒店,一隻3斤左右的香鴨,沖洗乾淨,進鍋,加入清水剛好淹過鴨子,再灑入兩把糯米後蓋嚴,小火煮40分鐘即可出鍋了。水煮或許是最為簡單的做法,可這卻透露出廚師對食材充滿信心的坦然。

那麼消費者在吃白切香鴨後感覺如何呢?

消費者:就是它口感和肉感比較好 。

消費者:鮮美,比較喜歡吃。

消費者:不膩,所以我們比較喜歡吃它。

養殖戶説香鴨味美,下蛋多,可是卻不抱窩,什麼叫不抱窩?就是下了蛋就不管了。那麼他們的香鴨又是從哪來的呢?

原來,當地成立了融水香鴨養殖專業合作社,有專門的孵化室孵出小鴨,這樣不但可以降低養殖成本,而且提高了小鴨的出生率。孵化出的小鴨再發給養殖戶。

香鴨以肉質香出名,2012年融水香鴨獲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為名副其實的名鴨了。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31日 22:30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物華天寶,一方水土養一方的物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鴨子到處都有,但各地有各地的特色。融水香鴨是融水本地的一種鴨,至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養殖歷史。不過長期以來外界對它知之甚少,但是它卻被確定為國家地理標誌産品。 (《每日農經》 20160331 喝山泉水的香鴨按只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