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揭曉答案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乳山牡蠣,乳山牡蠣多以太平洋牡蠣為主,呈長圓形或長三角形,具有左右兩扇貝殼。左殼,當地人也稱下蓋,凹陷較深,鱗片排列緊密。右殼,當地人稱為上蓋,較小而扁平,殼面具有水波狀的環生鱗片,排列稀疏。乳山蠣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素有海洋牛奶之美稱。
袁冰:嗯,哇,我覺得就跟喝了一口牛奶感覺,我還沒有仔細品味它的時候,它就已經滑下去了。
剛剛袁冰爽快地“喝”下了一隻牡蠣,似乎還沒有真正品嘗到牡蠣的味道,她決定繼續挑戰自己的極限,再吃一隻。
袁冰:那剛剛我又仔細品了品,這個肉是非常細嫩,很爽滑,它的肉細到你有一種感覺,好像你這樣吸進去的時候它是通過你的牙縫溜進去的,在海水鹹味刺激下,你會覺得這個牡蠣格外格外鮮,你嘴巴裏留下來的味道都是牡蠣那些鮮的味道。
乳山牡蠣之所以鮮美除了擁有好的品種以外,還離不開當地得天獨厚的養殖環境。
譚林濤:我們乳山牡蠣養殖區位於黃海北部,整個海域比較開闊,年均水溫在13.5攝氏度,年均鹽度在29.3‰,海底坡度也比較平緩,總共有兩條入海大河,乳山河和黃壘河,為我們海域提供了豐富營養鹽。基礎餌料特別豐富,特別適合牡蠣的生長。
臨近晌午,滿載12噸牡蠣的船一上岸,經銷商們便迫不及待地將船上的牡蠣裝入貨車,運回去進行加工、銷售。
經銷商:一般每年從4月份一直到過年五六月份,一天就是兩車,一車就是兩萬五六千斤,我們把牡蠣拉回蓬萊,批發價現在2.1元一斤,回去賣我們深加工平均下來大概6元一斤。
剛剛上岸還未加工的牡蠣被來自蓬萊的經銷商全部買走,然而有的經銷商卻點名要買價格略高一點的精品牡蠣。
袁冰:剛剛上岸的牡蠣像我手上這樣都是粘在一起的,一運上岸呢就要被工人師傅給它分離開,你看,這些大姐們的動作是非常熟練,這個手起斧落之間,一天至少分離1500斤牡蠣,不過大姐跟我説這個工作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是有技巧的,你既要把牡蠣單獨都分開,而且要保證分開的牡蠣外殼相對完整,而且不破壞這個外殼的完整性,像這樣兩個牡蠣長在一起就要找這個接點位置給它砍開,對吧?都説這些大姐砍牡蠣砍得特別快,他們到底有多快呢?大姐,咱倆來個砍牡蠣比賽好不好?
大姐:好!
袁冰:就是同樣時間看誰砍得多。
大姐:好。
袁冰:咱倆筐基本上都是空的,三,二,一,開始。我現在已經沒有力氣了,腿已經蹲麻了,你看看,大姐這一筐已經裝滿了,可是我這一筐,實力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據了解,豐收時節,每名工人每天工作7個小時,一天磨壞兩副手套,砸牡蠣一千多斤。即便如此,依舊滿足不了經銷商的需求。
經銷商:每天早上七八點從海裏上來,再讓工人統一加工,加工廠單體,大規格的2.8元一斤,便宜的就是2元一斤往上點,每天拉15噸到青島,除去油錢,工人,每一斤利潤在一毛錢以內。
砸好的牡蠣,一部分被運往各地的海産品批發市場,一部分則被運往當地的加工廠進行加工。牡蠣經過簡單的清洗後,開始了更為精細的分級。
袁冰:來到這個牡蠣廠我就看到這樣一條非常現代化的牡蠣加工流水線,你看那邊清潔好的牡蠣就會通過這個流水線運到這邊通過重量把它們進行分級,數一下這個筐應該有6個等級,是吧大哥?
加工廠主管:對。
袁冰:分別都是什麼呢?
主管:像這個比較小一點的就是一兩八以下的,這個是一兩八到二兩三的,這個是二兩三到二兩八的,那邊就是二兩八到三兩三的,這個就是三兩三到四兩二的,這個就是四兩二以上的。
袁冰:四兩二以上應該算是最大的了吧?
主管:最大的。
袁冰:差別還是很大的,大哥我看咱們這個等級分得是很細的,是不是不同等級價格也不一樣?
主管:對,像這個最低是賣30元一個。
袁冰:你看,就像我手中這個牡蠣就要30元一個,價格挺高的,那最小的呢?
主管:一般在4元到4.5元一斤。
袁冰:咱們一條生産線一天加工多少牡蠣。
主管:應該2萬斤左右。
分級後的牡蠣裝入包裝箱,銷往外地或出口。如今,乳山牡蠣已暢銷日本、韓國、美國、香港、澳門等15個國家和地區。乳山牡蠣不僅在國外受歡迎,在當地的水産市場,也是深受消費者青睞。
消費者:吃牡蠣對身體有好處,味道比較鮮美。
消費者:説是營養價值非常高,想拿回去給家人嘗嘗。
消費者:這個牡蠣肥,口味好,像這樣的5元錢一斤,那個小的賣10元3斤。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兩三千斤,一年能賣幾十萬斤。
袁冰:其實我們消費者買牡蠣的時候比較頭疼,因為牡蠣的肉呢是藏在牡蠣厚厚的殼裏面的,我們消費者很難看到這個牡蠣肉是大是小是肥是瘦,所以就請這個特別有經驗的經銷商李大哥來看一下這個牡蠣的肉到底肥不肥,新不新鮮。
李明軍:首先看牡蠣大小,就是用這個尺子一量。
袁冰:我們看看這個牡蠣。
李明軍:這是14厘米。
袁冰:14厘米應該挺大了。
李明軍:對。這個貨肥不肥主要看哪個地方呢,一是看殼的形狀,拿這個來説吧,這是一個肥滿度相比較不錯的,這個大小大,殼長得很圓溜,上蓋長平了,平了之後這個肉就鼓起來了,這裡面肥滿度就很好。
袁冰:那您看,是這樣的嗎?咱們這個牡蠣殼也是分上蓋下蓋的,這樣拿著,這邊是上蓋,這邊是下蓋,如果上蓋比較平的話,比較好,下蓋比較圓潤,比較突出,就比較肥,我們側面看一下,這個牡蠣上蓋這面比較平,這面下蓋突出了很多,正面這個牡蠣很肥。
李明軍:掂一下分量,重,它肯定肥滿度更好。
袁冰:那李大哥説得對不對呢?大哥來撬開看看。哇!
李明軍:這個肉好大啊。
袁冰:好肥的牡蠣啊。你看這個肉是晶瑩剔透的,按起來很有彈性,很緊實,而且佔滿了整個上蓋。
李明軍:這個是活的,大家都能看出來,近景能看出來,口感相當鮮。
牡蠣不僅是城市消費者餐桌上的寵兒,也是海邊漁家人的最愛。
袁冰:大姐,我看這個煙都出來,是不是熟了啊?
大姐:熟了。
袁冰:我看看啊,哇!現在透過煙你可以看到裏面牡蠣每一個都特別大特別誘人,其實在咱們乳山周邊的漁民家裏,吃牡蠣的方法是非常簡單的,就是把這個牡蠣拿回來洗凈,然後倒入鍋中,既不防水也不放鹽也不放任何調料。
大姐:可好吃了。
袁冰:就這麼煮?
大姐:就這麼煮,裏面的水就夠用的了,全是水。
袁冰:其實這個牡蠣之所以這樣煮不會糊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會把牡蠣本身海水給煮出來是吧。
大姐:對,你看,可鮮了。
袁冰:看一下。
大姐:我們走親戚走朋友都愛吃它,吃點。
袁冰:真是特別鮮美。
大姐:原汁原味,可好吃了。
袁冰:平時人們就是這樣一大盆蒸牡蠣就一大盆饅頭,生活的餐食是很平淡很簡單的,但越是簡單卻越是幸福,大家幸福嗎?
眾人:可幸福了!
喝啤酒擼串,自然少不了烤牡蠣,炭火烤制後的牡蠣,別有一番滋味。烈火炙烤,隨著“啪、啪”的聲音,牡蠣都張開了口,一股鮮美的熱氣升騰起來。雞蛋拌上切碎後的牡蠣,再撒上蔥花,倒入油鍋煎至兩面金黃,一盤牡蠣煎雞蛋就可以上桌了。
消費者:喜歡生吃牡蠣,生吃的牡蠣營養價值相當高。
消費者:不僅大人吃了好,對小孩吃了都身體好。
消費者:朋友聚會或者同學聚會吃烤牡蠣,吹著海風,喝著啤酒,那感覺老爽了。
經營者:進價基本四五元一斤,然後賣的話20元一斤,去除自己的費用,一盤能賺三四元。
清晨的陽光酒在海面上,合作社的養殖戶早已出發。一次出海捕撈,至少需要三個小時。每一次的出海與回歸,承載著乳山市海洋經濟發展的期待,承載了許多個家庭的致富願望,也帶給了無數人“舌尖上的享受”。
姜雲才:我們這兒的社員,之前他們一年收入2萬元到3萬元,在我這以後,基本上能收入5萬到7萬元之間。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8日 22:36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俗話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東乳山周邊的漁民最常吃也是最愛的一道美食就是牡蠣,而且還有很多種好吃的家常吃法。清水煮牡蠣、牡蠣煎雞蛋、喝啤酒擼串,自然少不了烤牡蠣,炭火烤制後的牡蠣,別有一番滋味。(《每日農經》 20160328 吊養的牡蠣 一上岸就被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