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都拉:賣菜的時候仔細想了,這麼多年過來,為啥幹啥啥不成,賣力自己也賣力了,就是沒用過腦子,沒用過心應該説,我説我滿都拉連個菜都賣不好,我還能幹啥呢?我就想,想想別人咋賣的,自己想應該賣出跟別人不一樣的菜了,咋能賣的把客戶都能拉過來,這麼一想出路就出來了。賣了不到三天、四天,生意一下就火了。
原來,滿都拉根據當地人買菜的習慣,只用了三招就讓生意起死回生。首先,他將那些很少有人買,一般菜店不賣的稀罕菜,各進兩三斤,顧客發現他的店什麼都能買到,不用亂跑,這就吸引了顧客。其次,當地人每頓必吃西紅柿,所以西紅柿價格人們記得最清楚,滿都拉的西紅柿就按照進價賣出去,其他菜正常加價,留住了顧客。最後,滿都拉把前天沒有賣掉的菜,放到店門口,供人免費拿,又贏得了顧客的心。
滿都拉:他不可能天天拿我的菜,他肯定也説這個蒙古娃子也不容易,多買點他的菜,一傳十,十傳百。人都説賣菜第一個想法去買滿都拉的,滿都拉肯定菜又全,態度又好,西紅柿又那麼便宜,有的菜還不好,咱們可以拿一把,他也不要錢,這就是生意經。
2008年底年,一下開竅的滿都拉生意異常紅火,周邊五家蔬菜店最後只剩下他一家營業。僅僅一年,他不但還清了所有欠債,還賺了七八萬元。
2009年4月的一天,滿都拉聽到,在呼和浩特開特産店的叔叔説,阿拉善土特産生意還比較空白,做的人很少,滿都拉覺得大幹一場的機會來了。
雖然阿拉善只有二十多萬人口,但每年10月湧來的幾十萬遊客,讓滿都拉嗅到了旅遊市場的火爆,他決定拿賣菜賺的七八萬做旅遊特産生意。隨著阿拉善沙漠、胡楊旅遊的升溫,滿都拉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一個月的銷售額就有5萬多元。
然而,不久之後,因為外地遊客的一句話,滿都拉做了人生最大的一次選擇,為此,他不惜搭上全部身家,還欠債二十多萬。
2009年10月的一天,幾位遊客走進了滿都拉的特産店。
滿都拉:(進來)轉了兩圈,看了半天,最後就説,誒,你們咋盡賣我們包頭和呼市那面的特産,你們阿拉善人就不會做自己的特産了?他們説那個是半成品。
原來,這幾位遊客從幾百公里外的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過來旅遊,想順便帶點特産,發現店裏根本就沒有值得帶的。這深深刺痛了滿都拉,也讓他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商機。憑著這個發現滿都拉開始逆襲。
阿拉善是中國的駝鄉,全國有三分之一的駱駝生活在這裡,很多牧民家都養駱駝,少的幾十峰,多的一二百峰,以前主要作為生産和交通工具,如今作為牧民的經濟來源之一,一峰成年的駱駝可以賣到一萬元左右。
這裡的駱駝全部放養在野外,只有到每年産子和剪毛的時候才會圈過來,平時就在阿拉善廣袤的草原、沙漠裏遊蕩。無論是夏天四五十度的高溫,還是冬天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都不用去管。
這裡民風淳樸,即使自家的駱駝一個多月沒回家,牧民也從來不擔心會被偷走,他們只需為駱駝做上標記就好。
記者:它(們)多長時間回來一次?
牧民:像秋天的話,哎呀,幾乎是一個月半個月不回來。
記者:你不擔心它被別人偷走嗎?
牧民:不可能的。
記者:為什麼?
牧民:這個地方暫時還沒有那麼個人。
阿拉善駱駝資源豐富,又都是半野生放養,滿都拉就想,能不能把這麼天然綠色的駱駝肉,加工成像牛肉乾那樣的食品。
當時,內蒙古各地也只有各種牛肉乾和牛奶製品,還從來沒有人生産過風乾駝肉。
滿都拉:駱駝是我們從小在阿拉善看著它長大的,外地人對駱駝的認識少麼,當時就想的只能騎。像我們這天然牧場多漂亮,正適合駱駝生長。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18日 00:59
視頻簡介:2009年,他發現一個商機,一年就純賺100多萬元,5年時間,積累了千萬財富,並成為當地一個産業的領軍人物,他是如何成功逆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