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 《心有所“醫”》 第1集 於恩達
本集主要內容: 從1988年到現在,於恩達做了9萬多例腸鏡,國際上是允許有一定比例甚至是危及生命的並發癥,他卻無一例失敗。他,成了傳奇。而於恩達最關注的,則是腸鏡的普及。為了給普通老百姓科普,於恩達全球直播,給自己做了全程的腸鏡檢查。(《心有所“醫”》 第1集 於恩達)
观看 《心有所“醫”》 第2集 黃曉軍
本集主要內容: 每週一次的大查房,重復了無數次的場景,近3個小時的時間裏十幾個病例一一討論,幾乎每一位彙報的醫生都會被所長黃曉軍挑毛病,挑戰、質疑他們的判斷,揪住每一個細節不放。在黃曉軍看來,就是要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此來找到有利於患者康復的最佳路徑。(《心有所“醫”》 第2集 黃曉軍)
观看 《心有所“醫”》 第3集 王荃
本集主要內容: 北京兒童醫院急診內科,每年接診近20萬患兒,搶救全國各地危重病患兒約3萬人次,80%的病患來自外地。在此之前,很多家長把當地醫院能跑的都跑了,這裡是他們最後的希望。(《心有所“醫”》 第3集 王荃)
观看 《心有所“醫”》 第4集 羅鳳鳴
本集主要內容: 羅鳳鳴走入大眾視野是在2020年的武漢,那時他是全國最早一批到達武漢的帶隊醫生,但少有人知道他是我國的高原醫學專家。除了門診和科研,羅鳳鳴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深入藏區,一個鄉鎮、一個鄉鎮地跑,為的是將高原病防治的陣地前移。(《心有所“醫”》 第4集 羅鳳鳴)
观看 《心有所“醫”》 第5集 陳曉峰
本集主要內容: 陳曉峰一天的工作是從雷打不動的交班晨會開始的,會只開20分鐘,但大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內容是分析病人過去24小時的表現,病理分析及導向。晨會結束,是同樣雷打不動的早查房。(《心有所“醫”》 第5集 陳曉峰)
观看 《心有所“醫”》 第6集 於金明
本集主要內容: 於金明本科畢業第一次到科室報到,那時他遇到的第一個病人的死亡不是癌症,而是因為癌症治療並發癥的死亡——放射性肺炎。於金明就想怎麼能夠讓放射線不能成為這種傳統的炸彈式的治療方式,而把它變成一種精準的導彈式的治療方式。在今天,放療已經可以做到精準而安全,這其中就有於金明20多年艱苦攻關的努力。(《心有所“醫”》 第6集 於金明)
观看 《心有所“醫”》 第7集 周寧
本集主要內容: 2020年1月,周寧在工作崗位上感染新冠病毒,但僅僅在2個星期後,他就走進重症搶救室工作了,那是一個最嚴峻緊張的時刻。2020年2月的十來天裏,他搶救了5個呼吸、循環雙重衰竭的危重病人。(《心有所“醫”》 第7集 周寧)
观看 《心有所“醫”》 第8集 秦艷茹
本集主要內容: 一個人的職業選擇也許是冥冥中的註定,秦艷茹的醫學之路是從他父親一次艱難的求醫經歷開始的。父親漫長的求醫之路給年幼的秦艷茹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她深知作為一名醫生,不僅要為患者看病,更要從患者的角度替他們着想。(《心有所“醫”》 第8集 秦艷茹)
观看 《心有所“醫”》 第9集 楊簡
本集主要內容: 速度和效率就是生命,近20年了,楊簡紮根基層,攻堅克難,治病救人,練就了一身本領,但他一直沒忘,第一次做手術給他的觸動。按國際標準,急性心梗救治的“門球時間”,也就是患者從進入醫院大門到血管打通的時間為90分鐘,楊簡和大家再造了醫院的急救診療體系,將這一時間縮短到40分鐘,而他和團隊創造的速度紀錄是11分鐘,贏得了更多挽救生命的可能。(《心有所“醫”》 第9集 楊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