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

提升研學活動的文化品質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9月01日 09:55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9月01日 09:55
原標題: 提升研學活動的文化品質
正在加載

  回顧剛剛過去的暑假,形式豐富的研學實踐活動成為眾多學生和家長的選擇。他們或是隨老師同學探訪革命聖地,了解黨史知識,學習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或是隨父母親朋一起在往聖先賢曾走過的古道上撫今追昔,實地實景感受古人的喜怒哀樂;或是來到科技館、天文館,親手操作,體驗宇航員如何遨遊太空;當然還少不了逛逛植物園、動物園,親近大自然。

  近日印發的《“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提出加快發展研學實踐活動,其“文化”屬性再次被彰顯。如何平衡“研學”與“遊玩”的關係,凸顯研學活動的文化品質,發揮其寓教于樂的作用,讓孩子們真正學有所得,是我們應該思索的問題。

  在這方面,不妨回溯研學活動的歷史,從古代遊學活動中汲取文化傳統。古人遊學,多以廣博見聞、增長學識為目的。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考證,“遊學”一詞最早見於《史記·春申君列傳》的“遊學博聞”,認為二詞並列“蓋謂其因遊學所以能博聞也”。從《史記》中的記載可以看出,遲至西漢,遊學已出現。像著名的大詩人李白,自稱“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青年時期便早早離開川蜀大地,遊歷祖國大好河山,為我們留下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古人更是有專門的遊學筆記,記錄自己遊歷四方時的所感所想,傳諸後人。比如大名鼎鼎的《徐霞客遊記》,便是徐霞客經過數十年積累,創作出的不朽佳作。

  可以看到,在信息獲取不便的時代,背上書篋,以腳為筆,既是一種雅趣,更是一種增長知識、豐富閱歷的重要途徑。儘管我們今天已處於信息爆炸的時代,但“行萬里路”的意義依然不可替代,其中的文化旨趣也並未改變。

  2013年,國務院印發的《國民旅遊休閒發展綱要》明確要求“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出臺《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要求各中小學“把研學旅行納入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的有機融合。”時至今日,隨著“雙減”政策的推出,一味死記硬背、追求考試分數的教育理念已經成為過去,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興趣特長、全面發展。

  提升研學活動的文化品質,既離不開政策支持,更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積極引導。比如,學校可根據課程內容定制研學活動,選配專業教師加以講解引導,突出學習目標,避免走馬觀花式的“遊而不學”。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的研學活動,要注意言傳身教,與孩子共同成長。作為研學旅行機構,要積極進行自有研學課程開發,明確課程主旨,注重課程的鋪墊、引導、體驗等,打造有意義、有意思的研學項目。此外,作為承接研學實踐活動的景區、博物館等單位,也可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提供拓展服務,增強互動性體驗。

  優質的研學活動能夠幫助廣大青少年建立起更強的文化自信,讓少年們帶著課題去研究、去實踐,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相信隨著文化內涵的不斷提高,研學活動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編輯: 阮崢 責任編輯: 劉洋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 提升研學活動的文化品質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