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探求全球經濟治理新途徑--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側記

新聞頻道 新華網 2014年11月17日 07:4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把脈世界經濟:貿易要開放 增長要聯動

  “打開窗子,才能實現空氣對流,新鮮空氣才能進來。”去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聖彼得堡首次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時,用這個生動的比喻,表明中國政府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堅定態度。

  一年多過去,世界經濟逐步走出低谷,但復蘇並不強勁,金融市場還存在風險,國際貿易依然在低位徘徊,全球經濟航船行駛在顛簸的海洋。究其原因,貿易的“空氣”不能充分對流,不能供人們順暢“呼吸”,是一個重要原因。

  “只有呼吸到新鮮空氣,人的身體才能更有活力。”習近平主席在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工作晚宴上,進一步引申去年的比喻,強調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首要之義是反對保護主義。

  “世界貿易擴大了,各國都受益;世界貿易縮小了,對誰都沒有好處。我們要繼續做全球自由貿易旗手,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構建互利共贏的全球價值鏈,培育全球大市場。”在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向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發出呼籲。

  貿易,是經濟增長重要動力。消除貿易壁壘,實現“新鮮對流”“順暢呼吸”,增長才能真正實現聯動。這就意味著需要進一步打通全球大市場的奇經八脈,拉緊利益紐帶,鞏固合作勢頭。

  作為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基礎設施在地區乃至世界範圍內的升級換代、互聯互通,儼然成為尋找和積蓄新增長動力的必由路徑。

  幾天前的北京,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作為東道主,積極倡導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夥伴關係,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新的強勁動力,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開始啟航,在這個最富活力、最具潛力的地區,貿易暢通、道路聯通、文化相通的美好畫卷正在展開。

  16日中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布裏斯班峰會落下帷幕。相較以往峰會,布裏斯班峰會一大亮點,便是制定全面增長戰略,確立了未來5年在現有政策水平上,二十國國內生産總值額外增長2%的目標。

  那麼,二十國集團如何落實全面增長戰略?

  “重要的是發掘和培育持久增長的動力,形成各國發展創新、利益融合、增長聯動的新局面。”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給出中國答案。

  有格局,亦有路徑。

  ——創新發展方式、理念、政策,進行多領域結構改革,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拉動效應。

  ——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和各種自由貿易協定做到開放、包容、透明、非歧視,避免市場分割和貿易體系分化。

  ——加快並切實落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案,加強全球金融安全網。

  ……

  “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的講話,同他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北京會議的發言一脈相承,即不僅尋求內部增長,而且尋找新渠道開闢新的增長點。”墨爾本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卓少傑如此評價。

  有路徑,更有貢獻。

  對亞太和世界經濟增長,中國貢獻,首先源自中國自身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

  “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勢頭,每年增量相當於貢獻了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規模。”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向與會領導人詳細介紹中國轉向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

  中國貢獻,更來自於增長路徑的設計和互利共贏的實際行動。

  “未來5年,我們將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商品,對外投資超過5000億美元。這些為世界經濟提供更多需求,創造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習近平主席的發言,為世界描繪出一個未來5年內,伸手可以觸摸的未來。

  這樣充滿增長機遇的未來圖景,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北京會議的成果中,已經濃墨重彩展開。

  追求合作共贏的中國發展列車,以開放合作的姿態,誠邀地區和世界各國搭乘,同她一道駛往聯動增長、和平繁榮的春天。

編輯:邢斯馨 責任編輯:張蘭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