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滾動新聞

揭秘熱點國家彈道導彈④“高裏”撲“烈火”

發佈時間:2014年04月10日 18: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2) “哈塔夫-3”射程有限,不能覆蓋印度的大部分國土。直到“高裏”問世,巴基斯坦才真正有了足以和印度抗衡的彈道導彈。“高裏”導彈與一個叫阿卜杜勒?卡迪爾汗名字聯絡在一起,這個人就是巴基斯坦的“核武器之父”。

  1993年5月,巴基斯坦總理貝?布托召開內閣防務委員會議,決定在彈道導彈研發上採取“多方競賽、同時裝備”的發展模式。當時,巴基斯坦國內有兩個獨立單位研製出了不同型號的彈道導彈,其中由薩馬爾?穆巴拉克穆德博士領導的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員會,負責研製“沙欣”系列以及“哈塔夫”系列彈道導彈,由卡迪爾汗博士領導的卡迪爾汗研究實驗室負責“高裏”導彈的研製。

  1997年8月,巴基斯坦官方正式對外公佈了“高裏”導彈。1998年3月,該型導彈首次發射試驗成功。同年4月,“高裏-1”型中程彈道導彈再次試射成功。導彈攜帶重量700千克的戰鬥部,從巴東部城市馬魯特發射升空,準確命中1100千米以外的預定目標。

  “高裏-1”型導彈長15.9米,直徑1.32米,最大起飛重量16.2噸,為兩級液體導彈,發射準備時間較長,有效載荷700千克,最大射程1500千米,足以覆蓋印度大部分國土。據美國《原子能科學家聯盟》報道,“高裏-1”型導彈採用慣性制導,通過第一級發動機尾噴管擺動來控制姿態,在1500千米射程時,命中精度可達250米。“高裏-1”型導彈採用公路機動發射方式,導彈運輸/發射車曾發展了多種不同型號。1998年導彈首次試射時,使用的是由商用車底盤改裝而成的發射車。2000年3月導彈公開展出時,運輸/發射車則由坦克運輸車底盤改裝而成。

  由於“高裏-1”型導彈與伊朗的“流星-3”中程彈道導彈外形十分相似,所以有報道説,“高裏-1”型並非巴基斯坦國産,而是與伊朗合作研發的。也有西方專家認為,高裏導彈是利用朝鮮的勞動2導彈的零件組裝起來的,而伊朗流星導彈也是來自於朝鮮。不論怎樣,“高裏-1”型導彈的出現意味著巴基斯坦已經掌握了諸如火箭推進、導航制導系統、飛行控制系統、再入工具等中程彈道導彈的主要技術。

  “高裏”導彈的命名非常有意思。按照原先的計劃,該型導彈的名稱為“哈塔夫V”。但是,1998年印度宣佈將列裝國産“普裏特維”(即“大地”)近程彈道導彈。“普裏特維”是12世紀印度統治者普裏特維?拉賈的名字,他曾經統治包括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在內的廣闊疆域。為了以牙還牙,巴基斯坦將“哈塔夫V”改名“高裏”。“高裏”是阿富汗伽色尼王朝君主穆罕默德?薩哈胡布迪?高裏的名字,他曾在1176~1182年奪回了西印度,並於1192年在決戰中俘虜了印度的普裏特維?拉賈,奪回北印度。隨後他又先後兩次發動反對普裏特維?拉賈的戰爭,都取得了勝利。巴基斯坦用“高裏”來命名新型導彈,用意十分明顯,就是想在導彈發展上壓印度一頭。對此,巴基斯坦《新聞報》評論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用敏感詞彙命名導彈的做法並不令人吃驚。兩國都知道,向民眾灌輸這些歷史名稱能産生共鳴,號召老百姓仇恨敵人,宣揚自己的武器威力。”

  高裏和“普裏特維”都是液體燃料導彈,但在射程上高裏大大超過“普裏特維”,從這個意義上説,後發制人的高裏力壓“普裏特維”,印巴導彈之爭的第一個回合巴基斯坦取勝。

  (3)2003年1月,巴基斯坦陸軍正式接收“高裏-1”型彈道導彈,這是巴基斯坦裝備的第一種可攜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高裏-1”型導彈的列裝,對巴基斯坦意義重大。它可以覆蓋除東南部,及孟加拉灣沿岸以外的印度大部分地區,印度原有的戰略縱深優勢也因此喪失殆盡。因為巴基斯坦空軍落後,所以,高裏導彈既可以對印度實施核打擊,又能夠遂行常規遠程精確打擊的任務。“高裏-1”後來又推出了改進型號——“高裏-2”,導彈射程增加到了1700千米。那麼,印度又是如何急起直追的呢?

  二、“山鷹”撲“火神”

  始於1983年的印度聯合導彈研製計劃的第二步目標,是研製“阿格尼”遠程導彈的技術樣彈。阿格尼,中文通常翻譯成“烈火,本意是印度吠陀教和婆羅門教中“火神”的意思。火神阿格尼掌管著國家的祭祀之火和戰爭之火。

  1989年,印度進行了第一次“烈火”導彈試驗,到1994年,印度已經進行了三次烈火試驗,導彈射程達到了1400千米。早期的“烈火”導彈計劃,代號“烈火”-TD,主要任務是發展和驗證發展遠程彈道導彈所需的關鍵技術和設計。到1994年,印度于計劃之初確定的掌握中程彈道導彈關鍵技術的目標已經基本實現。

  1997年以後,巴基斯坦成功試驗了“高裏”導彈,將印度中心區域納入到巴基斯坦的直接攻擊範圍之內,印度一下子感受到了強烈的威脅;1998年,印度進行了5次核試驗,成為“世界核俱樂部”的一員,印度也急需擁有核運載工具和平臺。在以上需求的推動下,“烈火”-II導彈應運而生。

  1999年4月11日上午,“烈火”-II導彈進行了首次試驗。試驗在一個改造的火車廂上進行。2001年1月17日,“烈火”-II進行了第二次試驗。導彈從TEL(豎立式運輸發射架)車上發射。

  “烈火”-II為兩級固體燃料導彈。導彈長20米,彈體直徑1.3米,重約16噸,有效載荷大約1噸。印度宣稱,“烈火”-II使用的是基於全球定位系統的導航系統,最大射程2200~2500千米,命中精度300米。其試驗精度據説達到了50米。

  在成功進行第二次飛行試驗後,“烈火”-II就開始進行生産。2002年3月,印度國防部長喬治?費爾南德斯向國會報告,“烈火”-II導彈已經進入生産階段並正在列裝。導彈年産量可達18枚,單枚造價約一千萬盧比。

  “烈火”-II問世之後,印軍很快發現,在印度西部與巴基斯坦對峙的前線地區,如果部署和使用“大地”-I/II,則導彈射程太短,達不到預期的威懾和實戰效果,如果部署“烈火”-II,為了滿足作戰需要,必須壓低或者抬高導彈發射角度,通過高彈道或者低彈道來減小導彈飛行距離。這樣一來,不僅導彈在印度境內的飛行時間要延長,導彈的命中精度也要受到影響,而且大材小用,效費比比太低。所以,在1999年印巴卡吉爾邊境衝突後,印度為了增補“烈火”-II和“大地”導彈打擊範圍之間的空隙,決定以“烈火”-II為基礎,研發射程介於上述這兩種導彈之間的“烈火”-I型導彈,方法就是去掉“烈火”-II的第二級。

  “烈火”-I為單級固體燃料導彈,採用公路或鐵路機動發射方式。導彈全長超過14米,重約12噸,最大射程700~800千米,可攜帶1噸重的常規或核彈頭。導彈于2002年1月25日成功進行了第一次試驗,第二次試驗于2003年1月9號完成。隨後“烈火”-I被批准生産並裝備印度陸軍。

  印巴導彈發展有著明顯的互動性、因果性,印度不斷研製射程更遠、性能更先進的彈道導彈,巴基斯坦當然也要持續跟進,加緊新型導彈的研發。在發展“高裏”中程導彈同時,巴基斯坦又發展了“沙欣”(Shaheen)系列導彈,“沙欣”在巴基斯坦烏爾都語中的意思是“山鷹”。

  “沙欣-1”型導彈是在“高裏-2”型導彈試射成功後的第二天,即1999年4月15日首次試射的。導彈全長12米,彈徑1米,使用固體推進劑,最大射程可達750千米,圓概率偏差為200米,可攜帶常規彈頭和核彈頭。2003年3月,“沙欣-1”正式裝備部隊。

  2002年1月,印度連續試射了烈火1和“大地”導彈,巴基斯坦隨即于3月份試射了“沙欣-2”導彈。“沙欣-2”是在“沙欣-1”基礎上研製的,導彈為兩級,固體燃料,彈長約17米,彈徑1.4米,能攜帶1000千克彈頭,最大射程可達2500千米,是巴基斯坦射程最遠的彈道導彈。

  “沙欣-2”與“高裏-2”相比有明顯優勢。一是快速反應。“沙欣-2”型導彈使用固體燃料,減少了液體燃料導彈戰前加注預熱的程序,縮短了導彈反應時間,提高了反應速度;二是射程更遠。“沙欣-2”型導彈可達到2500千米以上,能夠覆蓋印度所有的城市,而且機動能力更強,對印度更具威懾能力;三是突防能力強。“沙欣-2”型導彈的雷達區域制導系統能夠快速重新輸入目標數據,可以把多個目標納入選擇打擊範圍,增大了對方實施攔截的難度。

  (4)2012年4月25日,在印度試射烈火5導彈後不到一週,巴基斯坦又試射了可以攜帶核彈頭的沙欣-1A中程導彈。該導彈射程達2500-3000公里,足以覆蓋印度全境。據説導彈的彈頭也經過了改進,用來規避反導系統的攔截。顯然,這也是針對印度近年來反導系統的建設。在這一輪的較量中,印巴勢均力敵。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