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新聞頻道 來源:央視網 2020年11月03日 23:3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佈。

  《建議》強調,“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建議》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

  《建議》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全黨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髮展規律,發揚鬥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建議》指出,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臺階,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

  《建議》強調,“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建議》明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是: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堅持新發展理念。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堅持系統觀念。

  《建議》指出,錨定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綜合考慮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努力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一是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

  二是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

  三是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四是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五是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六是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三、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

  《建議》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要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強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進産學研深度融合。

  造就更多國際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構築集聚國內外優秀人才的科研創新高地。

  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要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完善科技評價機制。加大研發投入。研究設立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

  四、加快發展現代産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建議》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字化發展。

  五、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

  《建議》明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

  六、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建議》指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健全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加強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七、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建議》強調,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八、優化國土空間佈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

  《建議》指出,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佈局和支撐體系。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九、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議》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

  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建議》指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十一、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建議》強調,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貿易創新發展,增強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

  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

  《建議》強調,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産性收入。完善再分配機制,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

  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促進充分就業,保障勞動者待遇和權益。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勞動關係協調機制、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統籌城鄉就業政策體系。擴大公益性崗位安置,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的保障制度。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完善基層民主協商制度,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十三、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建議》指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範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築牢國家安全屏障。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強化生物安全保護,提升洪澇乾旱、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防禦工程標準,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

  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暢通和規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堅持專群結合、群防群治,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十四、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建議》強調,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慧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二〇二七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

  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質量效益。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與時俱進創新戰爭和戰略指導,加快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快軍事人員現代化,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

  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同國家現代化發展相協調,推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協調發展,優化國防科技工業佈局,完善國防動員體系。

  十五、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而奮鬥

  《建議》強調,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要貫徹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推動全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落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深入總結和學習運用中國共産黨一百年的寶貴經驗,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完善人才工作體系,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健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作用,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全面貫徹黨的僑務政策,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促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

  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支持特別行政區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強港澳同胞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支持香港、澳門同各國各地區開展交流合作。堅決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

  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加強兩岸産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少年交流。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台獨”分裂活動。

  《建議》提出,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進各領域各層級對外交往,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堅持多邊主義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參與重大傳染病防控國際合作,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建議》要求,按照本次全會精神,要制定國家和地方“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專項規劃,形成定位準確、邊界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國家規劃體系。健全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完善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確保黨中央關於“十四五”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建議》最後強調,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前景光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同心同德,頑強奮鬥,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編輯:羅萌 責任編輯:劉亮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