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大批有知識、有抱負的人才進村入寨,他們潛心農業,紮根田野,成為“新農人”。他們植根鄉村,憑著種養新手段、營銷新思路,為鄉村發展不斷注入新活力,帶來新希望。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統計,截至“十三五”期末,“新農人”的重要代表——返鄉入鄉創業人員達到1010萬人。根據規劃,到2025年,返鄉入鄉創業人員要超過1500萬人。
央視網獨家專訪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解讀高素質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性。
央視網記者:您如何解讀“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
李召虎: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一個重大戰略,人才不僅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有的事業其實人才都是關鍵。
華中農業大學的動物科學,尤其是生豬養殖方面的人才,對我國生豬産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豬肉在我國居民飲食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豬肉産量巨大,每年需要生産5億到7億頭生豬。一大批畢業生投身於生豬養殖行業,為整個行業注入了積極動力。從底層到高層,他們每天都在與養豬打交道,他們有的是駐場的技術人員,有的甚至經營著企業的養殖場,都在不同程度上為這個産業作出了貢獻。
與此同時,我認為厚植“三農”情懷非常重要。儘管農業是一個永恒的産業,具有廣闊天地,但必須承認現階段的農村和農業與城市發展仍有差距,農業的場景並不是那麼吸引年輕人。所以,鄉村振興需要的人才,一方面自身具備才能,更重要的還要情懷,這種情懷是一种家國情懷,是投身於“三農”的驅動力。
在“三農”情懷的培養和教育方面,高校也在做大量的工作,比如,經常把我們的學生帶到現代農業産業一線當中去,讓他們能夠認識到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和任務的艱巨性,同時讓他們在實踐中收穫對未來的希望,激發他們對於強農興農這一使命的堅定信念。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這不僅需要依靠人才掌握現代的技術,通過創新推動鄉村産業發展,更希望他們是出於真正的熱愛投身到鄉村振興當中。
央視網記者:鄉村振興需要哪類人才?
李召虎:實際上,農業是一個龐大的産業,需要大量掌握先進技術和懂得經營的人才參與其中。與其他行業相比,農業是一個相對穩定的行業。然而,農業本身並不容易保持穩定,它在生産過程中面臨著許多不可控的因素。農業生産的環節非常多,時間跨度也很大。比如,田地裏的作物在生長期生長良好,但到了收穫前幾天卻遭遇天災,導致全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因此,農業産業具有風險性,而且有時候很難抵禦。
農業並不是一個可以躺著賺錢的、高利潤、可控性大的産業,它擁有複雜的系統,需要足夠的知識、技術、經驗才能做好。
具體來説,鄉村振興需要各類人才,而非某單一類型,關鍵在於實現技術創新驅動,以推動農業強國建設。在農業領域,我們仍存在許多技術短板和場景需要技術變革來推動,因此,培養創新型人才至關重要,他們能夠為農業農村問題開闢新的技術場景、賽道和産業業態模式。一流大學在培養這類人才上肩負著重要使命,我們需要將大學生和研究生培養到農業科技的高峰,從而引領農業科技的發展。
另外一類是那些更接地氣的人,包括現在正接受培訓的“頭雁”學員。他們身處鄉土,積累了豐富的“三農”創業經驗,對“三農”特別是農業産業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他們將農業視為事業來經營,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帶動了周邊的人共同發展。
除此之外,還有更廣泛的人群。儘管現在有很多在城市務工的人,但他們仍具備擁有土地的家庭背景。我相信這個群體中也會有一批人,能夠帶著先進的技術回到農業産業中,並提升其水平。
央視網記者:請您介紹一下“頭雁”項目。
李召虎:“頭雁”項目是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實施的項目,是農業農村系統落實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促進農業産業提質增效和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
雁陣在飛行和遷徙的過程中,領頭雁是必不可少的。這個項目的寓意在於選取那些能夠起到&&作用的人才,他們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他們的産業和事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並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果。通過地方推薦和選拔,這些學員被納入了“頭雁”項目的培訓計劃。
我認為這批學員同樣屬於“新農人”。我們希望他們通過培訓,能將這個雁陣帶得更大,為農業農村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從而推動整個鄉村産業的發展。因此,在項目培訓中,我們不僅關注技術課程的設計,還涵蓋了政策、金融、經營管理以及社會治理等方面的內容。
央視網記者:如何讓大學生融入到鄉村治理中?
李召虎:很多高校在教育教學中,非常注重開設與鄉村振興相關的課程,這些課程不僅涉及技術,還涵蓋了經營管理、鄉村治理和經營等領域。
然而,要讓大學生紮根鄉村,最重要的是不斷提升農業鄉村的吸引力,只有發展才能贏得信任,年輕人才願意融入其中。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彌補農村的短板,才能源源不斷地吸引人才。
我認為,衡量一個國家農業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農業從業人員的受教育程度。因此,提升整個“三農”領域從業人員的受教育程度非常重要,大學生作為新鮮血液,會帶來對國家政策和現代社會的新的理解,為農村注入新的元素、新的動力。
編輯:王靜遠責任編輯: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