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廣告頻道 > 特別關注

壯遊華夏文明史 《典籍裏的中國》第三期《史記》獲好評

發佈時間: 2021年03月23日 10:12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經理室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今年春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成功掀起“典籍熱”,專家點讚節目讓觀眾“眼界大開、腦洞大開、胸襟大開”。前兩期節目拿下全網熱搜超60個,視頻播放量超2.5億,節目相關話題閱讀量超11億,豆瓣開分9.4分。

3月21日晚,《典籍裏的中國》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三期。相比已經播出的《尚書》和《天工開物》,本期識讀的《史記》有著更廣大的受眾基礎,這也使得節目敢於融會貫通更多的知識體量和更大的時空跨度,最終確立了以“家國一體”的大一統思想為主題基調,以作者司馬遷子承父志、著書立説為核心,由“當代讀書人”撒貝寧帶領觀眾穿梭時空,與二十多位同《史記》有關的先賢豪傑會面。

“以《五帝本紀》開篇的《史記》,記載了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的生平,以及炎黃合體、諸侯賓從,開創了民族融合、安定一統的上古治世,此後全世界華人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炎黃子孫”,節目中,撒貝寧作為“當代讀書人”的代表,向書寫青史並名留青史的司馬遷獻上“千年一拜”,現場觀眾熱淚盈眶。

節目播出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秘書長趙凱,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張大可,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等專家學者紛紛為節目發聲點讚,從多個角度評析節目亮點。

《典籍裏的中國》這樣一檔聚焦傳統典籍的文化節目,為何能夠成功“破圈”,又形成了強大的“典籍熱”?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認為,這首先離不開總臺本身的影響力,但更重要的是,節目強大而充滿生命力的精神內核。節目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探賾索隱,展開了基於大歷史觀的宏偉敘事,不僅將千年文明的淵源與發展逐一呈現,也充分展示了當代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認為,《典籍裏的中國》充分利用了戲劇的假定性特性、歷史時空的交錯、現場空間的自由轉換以及觀演關係的有機切換,用極強的藝術想象力讓古今對話照進現實。司馬遷在《史記》中把中華民族的源頭追溯到黃帝,自此全世界華人有了“炎黃子孫”這個共同的名字,可以説《史記》這一期的時空跨度,呼應了我們璀璨的華夏文明史,也是繼《尚書》《天工開物》之後,進一步解讀了根植于中國人血液當中的文化基因。整個創新舞臺喚起了一種莊嚴的歷史儀式感和澎湃的民族自豪感。

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張大可坦言,通過《典籍裏的中國》對《史記》的認識更加深刻。在他看來,第三期《史記》主要有三個亮點:一、精準地把握了《史記》體現的家國情懷和大一統思想;二、“通史”和 “紀傳體”皆是司馬遷的創造,節目抓準了這一點,將司馬遷的創造價值凸顯出來;三、節目通過時空穿越的表現方式,將司馬遷父子兩代以及他們家族的承傳歷程淋漓盡致地反映出來。

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秘書長趙凱表示,《典籍裏的中國》把《史記》當代化,和過去司馬遷對《史記》的當代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史記》裏很多材料都是過去的,司馬遷沒有直接抄寫,而是用漢代人優雅的語言,把故事敘述出來,這是司馬遷作為漢代人對前朝文獻的“當代解讀”。可以説,司馬遷的《史記》就是對古代文獻的當代化,節目則是對司馬遷《史記》的當代化。司馬遷使用漢代語言和他的“一家之言”寫就《史記》,而節目則用聲光電等科技化手段把《史記》呈現出來。

“以史觀成敗、鑒得失、明是非、知興替”,《典籍裏的中國》通過還原《史記》等典籍中精彩鮮活的歷史故事,在追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淵源的同時,也詮釋根植在中華文明血脈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國情懷。

channelId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