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一位有著嚴重腿疾的青年,不甘成為“廢人”,自強不息,克服重重困難,以自己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成為群眾信賴的好醫生。他就是山東省德州聯合醫院駐德城岔河小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張金浩。
1968年10月張金浩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裏,8個月大的時候,患上了骨髓灰質炎,從此右腿留下了終身殘疾。在那個溫飽都成問題的年代,求醫的艱辛給張金浩留下了切膚之痛,自此他立志長大要做一名救死扶傷的好醫生。1993年張金浩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濱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的畢業證書,並進入德州聯合醫院工作,實現了他多年的夢想。工作期間,他虛心學習,任勞任怨,全身心投入,很快成長為一名通曉內、外、婦、兒等各科知識的全科醫生。
2000年,德州聯合醫院岔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服務中心運行之初,社區群眾不滿意,運轉艱難。聯合醫院決定派張金浩去主持工作。而對張金浩來説,由醫院的一名主治大夫被“下放”到艱苦的社區門診,肯定會面臨許多想不到的困難,更何況他還腿腳不便。但張金浩沒有推脫,而是毅然決定要挑起這副重擔。
岔河社區是一個年輕的社區,常住居民有兩萬多人。而服務中心也不同於一般門診,它除給病人提供常規醫療服務外,還義務擔負著社區群眾的疾病預防、衛生保健、康復治療、計生指導、健康教育等多項職能。
就任社區衛生中心主任伊始,張金浩面臨一系列棘手問題:經費缺、人員少、環境差、管理混亂、群眾態度冷淡。對此,他&&捐資購置醫療器械,裝修辦公場所。同時,走訪多家社區門診學習經驗,深入群眾了解意見、需求。最初的1年內,他每天吃住在服務中心,24小時堅守崗位。經過艱苦努力,服務中心“脫胎換骨”、面目一新。目前,該中心已經成為社區群眾的“保健之家”,被社區人譽為“岔河小區的‘人民醫院’”。而一提起張金浩,患者們都挑大拇指:那可是個好人,俺們非常感激他!
“要把服務放在第一位,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能只看到錢!”這是他經常對下屬説的一句話。岔河社區有很多拆遷戶和下崗職工,經濟困難群體比例大,張金浩就盡可能把醫藥費價格調到最低,對特困戶只收成本費、甚至是免費診治。對於孩子和老人,他經常為他們免費查體、做B超,儘量讓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花最少的錢把病治好。記者採訪時,恰巧碰到一位名叫崔玉軍的老人前來就診。他告訴記者:自己已來過這裡多次了,查體、診斷、做心電圖等,張大夫從不收費,輸液7天,才花了不到300元,要是在其他地方,起碼得花七八百元。患者的家屬們都感動地説,張大夫就是我們的‘家庭醫生’,非常體諒我們的難處,他從來不向患者推薦這藥品那藥品,而是在能治好病的前提下,儘量減輕我們的經濟負擔!
把方便讓給患者,把困難留給自己,是張金浩做人的準則。岔河社區的退休老人多,往往行動不便,上下樓有困難。為此,張金浩不顧自己因腿疾爬樓梯的困難,常年堅持上門為患者診斷。對每位患者他都精心診治,先後為200多名老年患者建立了詳細的醫療檔案,對他們的病情隨時掌握。無論嚴冬、盛夏,還是清晨、半夜,只要病人一個電話,張金浩都馬上趕到患者身邊。他家住抬頭寺,離岔河較遠。有一次,他忙到半夜才騎車回家,快到家時,病人又一個電話打過來,他連家門也沒進就立即返回岔河。類似這樣的情形對張金浩來説已經是“家常便飯”。門診一般晚上9點下班,但是只要來了病人,張金浩和護士都延長時間耐心陪護,從不催促病人。
在服務中心,記者看到處處井井有條、窗明几淨。為給病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就醫環境,張金浩和同事們做了最大努力。由於服務中心人員少,他常常身兼數職: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既當大夫又當護士,還要負責會計、財務等事務。作為主治大夫,他平均每天接待患者60多人,還要經常送服務上門。最勞累的日子裏,他1個月瘦了3.5公斤。在工作中,他處處以身作則,對病人從來都是和顏悅色,工作起來任勞任怨、廢寢忘食,贏得了下屬的擁戴。2005年,副省長謝玉堂、省衛生廳副廳長于富華來該服務中心視察,對張金浩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稱讚該中心是社區衛生服務的一面旗幟。市領導也多次到該中心視察,給予了高度評價。
談到自己的衛生服務事業,張金浩坦誠地説:“作為一個殘疾人、一個農家子弟,在社會上立足是不容易的。在這種條件下,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我認為應該盡可能地把生命、激情投入到事業中去,為群眾搞好服務……看到患者康復後那燦爛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