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他是贛南大山深處的一名普通鄉村醫生,在贛粵閩交界處的山村行醫42年,跋山涉水,為三省交界處的村民解除病痛;他貼錢上門給人看病,42年堅持清貧,卻苦了自己的家人,如今他和他的家人仍居住在上世紀80年代建的土坯房裏;他看病還是靠溫度計、血壓計、聽診器老三樣,方法還是望、聞、問、切。他就是尋烏縣項山鄉福中村鄉村醫生潘昌荷。
無論在尋烏項山,還是在福建的武平亦或是廣東的平遠,聽到最多的是當地村民對潘昌荷的褒獎。在這個三省交界的地方,很多村民都能説上一段自己與潘醫生的故事。
潘昌荷每天晚上要整理當天的處方
足跡踏遍三省村民健康“守護神”
77歲的潘其榮説:“不論三更半夜還是颳風下雨,只要叫潘昌荷醫生來看病,他都會來。潘醫生醫術精湛,周邊山村的小孩生病了,都會找他看。他看病收錢少,幾十塊錢就能治好病。前段時間,我生病走不動了,他接到電話後立即趕過來,連出診費都沒有收。”潘其榮説,不管是他們福中村,還是福建省武平縣民主鄉坪畬村、高書村、高橫村、林榮村,都離不開潘昌荷,他就像是這些村莊的健康“守護神”。
在福中村寨上村民小組,老人都稱讚潘昌荷是個好醫生。潘其亮指著坐在對面的謝傳鳳説:“2008年7月,她自採草藥治療自己的中風病,喝了自己熬的藥湯中毒休克了。潘昌荷晚上12時摸黑趕來她家救治,直到第二天早上看到她甦醒沒事了才回家,期間只收了她13元的醫藥費。”
在福建省武平縣東留鄉,大陽村村民何冠元説:“我們這裡也經常有人找潘醫生看病,他看病很認真、很細心。從這個村莊到潘昌荷的診所有50多公里,原來沒有修路時,只有走山路,非常辛苦,村裏大部分村民都接受過他的診治。”
不收出診費任由病人拖欠醫藥費
70歲的潘其和患肺氣腫好幾年了,近日連續3天沒有進食,在臥室起床時不小心跌倒,摔斷了左手前臂。對於潘昌荷,潘其和豎起了大拇指。潘其和的兒子潘向陽説,這幾年,他的父親患病主要靠打針吃藥來維持,兒女不在家時,多虧了潘昌荷的悉心照料,他對待病人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
貼錢上門看病家中免費留宿病人
何方遠只有59歲,看上去卻像個70歲的老頭。由於患有先天性青光眼,他至今未婚。2007年農曆正月二十那天,何方遠從尋烏縣大中村騎摩托車回家,途中摔斷了左腿。他得知潘昌荷的醫術高明,決定請潘醫生為自己治療。於是,潘昌荷連續6天來到何方遠家給其治療。何方遠説:“後來,得知潘醫生在回家路上摩托車壞了,花了350元維修車子才修好。細算起來,他看病還虧本,那6天的治療,潘醫生只收了我120多元錢。”
在尋烏縣項山鄉福中村打子石村民小組,公路旁邊一棟三層磚房裏有一老漢在家,這名老漢今年75歲了,叫賴和輝,他説:“我們到他家看病,他經常又是遞煙又是倒茶;打個電話叫他上門看病,他很快就來。他出診不收摩托車油錢和出診費。我每次都要硬塞給10元或20元油錢,要不然的話,他看病都要虧本。”
賴和輝説,在沒有修好通村公路的那個年代,他們要走半天山路才能到潘醫生家看病,當天看完病又不能當天回家,就吃住在他家,潘醫生連吃住的錢都不收。現在,潘醫生家裏還留著一間房間作為客房,免費提供給當天看完病回不了家的病人住宿。
家中一貧如洗 做生意償還藥品費
福中村有許多村民蓋起了磚房,還有一些村民已經進城生活。而潘昌荷居住的還是陳舊的土坯房,家中的客廳裏沒有一件像樣的傢具,茶几、木制沙發、電視櫃、板凳上的油漆脫落的所剩無幾。2004年,潘昌荷花費4000元建了一間30多平方米的門診室,目的是為了讓村民看病有一個好環境。
因為經常貼錢給村民看病,1994年,潘昌荷欠了福建省武平縣醫藥公司500多元藥品費,而欠他醫藥費的村民又一時無法償還。潘昌荷一邊給病人開處方治病,一邊做點小生意賺錢,來還醫藥公司的藥品費。
“為病人墊付醫藥費,不是潘昌荷傻,他做生意一直都賺錢,只是,他心裏放不下那些患者。”潘昌荷的妻子説,這幾年來,她和孩子承受著各种家庭的艱辛和委屈,也數落過潘昌荷“沒出息”,但為了支持潘昌荷行醫,他們只能盡力為其分擔。
行醫多年愧對家人 最擔心沒有接班人
對於家人的抱怨,潘昌荷説:“行醫42年不收病人出診費,主要是為了減輕病人負擔。沒有收到病人的醫藥費,我不後悔,沒有蓋新磚房,住土坯房,我也不後悔。但是,覺得自己愧對了老婆孩子,尤其是自己的老婆。為了這個家,她要比其他女人承擔更多的勞動和負擔。”
對於自己行醫經歷,潘昌荷説,行醫這麼多年,他一直堅持命比錢更重要的行醫準則,認真對待每個病人,用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儘快治好每個病人的病,是什麼病就開什麼藥,一般只給病人開個兩天的用藥。如果自己治不好,就立刻轉診。並且熟記村裏每個人的健康狀況,記住哪個老人居住在哪間房屋,掌握哪些人對什麼藥物會過敏,經常了解掌握本地病情發生變化等,這樣就可以做到看病前心裏有數。
潘昌荷説,現在,他最擔心的是沒有接班人。以前,考慮到讓他兒子到醫學類學校學醫,可是行不通。經過幾年的觀察,潘昌荷發現兒媳婦人比較靜,可以去學醫。今後,希望可以送兒媳婦到醫學類學校插班學醫,讓她接自己的班,將來自己幹不動了,也就不用擔心村民看病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