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市曾家務村衛生室楊中龍醫生事跡

尋找最美醫生 央視網 2015年12月30日 11:4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河間市景和鎮曾家務村村醫楊中龍是一位普通的鄉村醫生。1993年醫專畢業後從事鄉村醫療衛生事業,是實踐中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2002年考取執業助理醫師,並於2004年4月-2006年5月在滄州中心醫院自費進修,呼吸、心內、腦係、兒科。2013年又于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進修學習。2014年又于滄州中心醫院疼痛科進修一年。

00

       從醫20年來,楊中龍始終堅持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從醫態度,急病人所急、 想病人所想,把病患的利益別放在第一位。工作期間,經他的手轉診了急、危、重症數十人,如肺栓塞、心肌梗死,腦中風、骨折等。對於常見病多發病耐心細緻處理,努力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誤診,並完善全村村民的健康檔案,做到人人有檔案,百分之百可查詢;同時積極配合村幹部宣傳新農合政策,其村的村民參合率連續5年達99%。針對農村病患的特殊性,楊中龍24小時堅守崗位,老百姓隨叫隨到,被老百姓尊稱為鄉村120 ,健康守門人。

       在面對國家危難、百姓困苦時,楊中龍更是顯示出了其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心繫勞苦大眾的高尚情操,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産黨員的強烈責任感,彰顯了一名現代青年的時代使命感,不愧於一名新時期的白衣天使。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發生芮氏7.0級特大地震,全國人民舉目關注。當楊中龍從電視上看到震區那麼多醫生、護士不分晝夜辛苦救助傷員,他熱血沸騰,考慮到災區急需藥品和醫護人員,覺得自己也應該為災區人民做點事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北京思源天使基金善醫行村醫培訓部在網上發起,組織村醫志願者醫療隊赴災區救援,提出了一個村醫既是一個流動的衛生室。聽到這個消息,楊中龍立即報了名,憑藉多次參加基金全科醫生培訓的敬禮,經過逐級考核,層層篩選,他終於如願以償的成為赴災區村醫志願者醫療隊一員,並擔任第一分隊隊長。冒著余震和山體塌方危險,他們幾個村醫志願者不顧個人安危,為災區帶去最全面的基層醫療技術。

       楊中龍小分隊的第一站是雅安市天全縣。在途中即接到當地誌願者的求助“天全縣新華鄉孝廉村醫療求助”。接到求助後,他們迅速趕往孝廉村。孝廉村位比較偏遠的深山區,人口居住分散,屬於血吸蟲病的高發區。全村只有一個衛生室,地震時已變得千瘡百孔。小分隊趕到後緊急搭建臨時衛生室。考慮到需要救助的人員過多,僅憑一個臨時帳篷很難滿足,楊中龍的小分隊即與天全縣政協駐新華鄉的領導接洽,組織當地村民有序診療,隨後有大批的災區患者不斷湧來。由於災民安置點人口密集,帳篷內潮濕悶熱,很多災民發生了感冒、腹瀉,皮膚病,風濕病等。小分隊配合當地村醫有條不紊開展診療,從早上九點抵達後入到救助工作中,中午都顧不上吃飯,下午5點時仍有40余人在排隊,寫分隊成員輪流吃了點麵包堅持到救助完最後一個病人。晚上十點左右,小分隊拿著北京善醫行總部開具的介紹信和執業證書趕回天全縣即向天全縣救災指揮部報到請戰。在孝廉村的三天裏,小分隊成員眼睛熬紅了,嗓子嘶啞了,都感覺不到累了,休息時才感覺全身像散了架一樣又酸又痛。後來他們又轉戰來到了天全縣的新場鄉,走訪了當地丁村衛生室和部分災區患者,並給他們捐助了部分急需的藥品。在災區雖然每晚只有幾個小時的睡眠,但楊中龍仍覺得很欣慰,為自己能為災區做點事情而高興。

       接到通知立即趕往地震最嚴重災區蘆山縣雙石鎮進行支援的通知時,當地一個小朋友拉住楊中龍的手説“叔叔,你們什麼時候還回來?”。短短的幾天時間,小分隊已與當地的老鄉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楊中龍帶領小分隊冒雨經過隨時有塌方危險的幾十公里山間公路,夜裏趕到了雅安地震的震中心蘆山縣雙石鎮(本次震中心是蘆山縣龍門鄉和雙石鎮)。得知雙石鎮8000多人口,地廣人稀,醫療資源極度匱乏,重傷員已經轉到上級醫院,震後慢性病和流行病對於本來就匱乏的醫療資源更是雪上加霜。經過簡單的休整,楊中龍的6人的小分隊,分為三個組,一組在衛生院,一組去圍塔村,而楊中龍和一個隊友去受災最嚴重的石鳳村。由於通往圍塔村的山路已經塌方,於是楊中龍二人背起行囊步行趕往5公里以外的醫療點,在石鳳村臨時在一個帳篷裏工作。10個組2600多村民都需要來這裡就診,最遠的石鳳村10組的村民就診需要步行七公里來就診。楊中龍放下行囊穿上白大衣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除了診療,還要為有震後心理障礙的婦女做好震後心理疏導。在石鳳村工作幾天后,即迎來了善醫行發起人劉鳳梅女士和10人的善醫行村醫志願者第二分隊(包括央視評選的最美村醫李前鋒和張波)。把大家都安頓好後,在楊院長和劉鳳梅領隊的帶領下即做了今後的工作安排,由於有了堅強後援,他們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緊繃的神經放鬆了,他們第一分隊的成員在震顫的余震得到享受到了第一次良好的睡眠。

       5月3日,他們被稱為黃金組合的幾個人,在劉鳳梅領隊的帶領下即奔赴雙石鎮西川村開展工作,途中要經過10余處塌方,和一個約500米的大塌方(道路不通,正在搶修)需跑步快速通過,在一路驚險中他們來到西川村,在當地村醫李國文老師及當地翻譯志願者的的配合下,有聲有色的開展了工作。回到駐地,第一分隊明天就撤回了(每隊在災區服務7天),考慮到災區災民的需要和二隊剛到工作環境和流程還不了解,楊中龍主動提出留下來配合工作開展。於是,大家又投入了防大疫的緊張工作之中。

       災後的疾病預防至關重要。雙石鎮衛生院接到蘆山縣疾控中心的文件,為了防止災後疫情的發生,緊急為適齡兒童接種“甲肝”和“麻腮風”疫苗, 800多適齡兒童,要在兩天內完成摸底、排除、登記、接種、報表等工作,這對於當地衛生院來説是一個天大的困難,幸好有他們“善醫行”村醫醫療隊在。因為他們在家鄉防疫是一項基本的工作,所以做起工作來得心應手,隨後蘆山縣疾控中心就把他們的名字和負責的區域以文件的形式下發下來了,楊中龍和第二分隊的河南志願者張安營及雙石衛生院的蘭大夫一組負責雙石鎮西川村的防疫接種工作。西川村轄區1700余人,需接種的適齡兒童189名。他們第一天就完成了130人,260人次的接種任務。醫療隊成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得到了鎮醫院楊院長的肯定和高度評價。第二天上午就全部完成了預防接種任務。

       災區救助工作基本結束,醫療隊隊員在返程途中,由於道路艱險,幾次顯遭塌方,多次面臨生命危險,無奈當天又返回駐地。第二天雅安市衛生局的局長來視察的工作的時候對他們的工作給與了肯定與感謝,併合影留念。在他們離開蘆山雙石鎮時,楊平院長給他們開具了感謝信,感謝他們在420地震中做出特大貢獻,並主動合影留念,邀請他們重建後一定來看看,蘆山永遠歡迎他們,雙石時刻想念他們。

       當雅安電視臺來採訪他們黨員帳篷時,楊中龍自豪的説:“我是河北河間人,是5人黨員賬蓬的一員,我只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本次救災我們診療了1500多人次的患者,為850多災區兒童做了免疫預防,免費發放了各種藥物兩萬多盒。完成了光榮的使命。”

       回到家,身材魁梧的楊中龍由原來的體重94公斤變成了85公斤,鄉親們誰見誰心疼,他又開展了踏踏實實的工作,繼續發揮著光和熱。蘆山之行,深深印入他的心中,激勵他在熱心為民,真誠服務的道路上繼續前行。此後,楊大夫又參加了7.22甘肅岷縣6.6級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災工作。在這次救災中他發揚了不怕疲勞、不畏艱險和連續作戰的作風,把余震帶來的威脅置之度外,日夜奮戰在第一線,全新救治傷員,為挽救傷員的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也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真誠讚譽,他那種高尚的道德情操也留在了災區。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