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關注最美孝心少年
羅法娥,女,15歲,目前就讀于阿拉爾市瑪灘鎮八(2)班。生活賦予了這位15歲少年堅毅的品質,樸實的性格以及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所有的15歲少女一樣,羅法娥陽光、自信、文靜。在這次評選最美孝心少年的活動中,如果不是同學的推薦,我們也許就很難讀懂這位樸實少年背後生活的艱辛和對家庭的擔當。
多年以前,作為雲南移民跟隨父母背井離鄉來到陌生荒涼的新疆,父親的勤勞,母親的質樸,姊妹間的互愛,給這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總是帶來歡聲笑語,和諧溫馨。然而當父母拿出所有努力辛勤勞作的時候,父親病倒了,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家庭的重擔壓在了瘦弱的母親身上。姊妹三人的學費和父親的治療花光了家裏的所有積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親病倒了,家裏失去了頂梁柱,為了生計母親必須終日勞作的棉田,農閒時外出打工,當時13歲的羅法娥用稚嫩的肩膀和大她一歲的姐姐扛起了家裏的生活重擔。
由於生病,父親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由於家與學校較遠只能住學校,對她來説能見到媽媽就成為了奢侈。住校後的另一個不便就是家裏的家務活就必須積攢了,在學校就拼命的學習,週末回去依然是拼命的幫媽媽幹棉田的農活,幫媽媽減輕負擔,相比其他孩子來説她失去了太多玩的時間。
週末放假後也許別的孩子都在享受媽媽帶來的美食,在家裏上上網或許找同學痛痛快快地玩一場。而羅法娥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週甚至兩周家裏積攢下來衣物,中午時洗菜、做飯,為家裏烹制一頓他們認為不錯的午飯,然後先盛滿一碗飯,雙手送到父親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親的眼裏總有淚水打轉。提到肉食,那就只有過節時才能實現。
父親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又常年忙碌,由於常年幫家裏幹農活,對她來説解放棉苗、打頂、揭膜、拾花樣樣是好手。如果有機會你能拉起小法娥的手,觸摸手掌上的老繭時,你就會懂得生活過早得給予了這個15歲少年堅毅的品性。
是啊,15歲正是一個天真燦漫,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然而自從父親病倒後,羅法娥和姐姐利用暑假打完自家棉田的棉頂後,還去鄰居家打工掙學費。別的孩子可能為了好玩,或者作為一種生活體驗,而她卻是為家裏增加收入。她的目的很簡單,“父親每次買藥要花好幾百塊錢,這樣父親就可以多買幾次藥”。打棉頂是一項艱苦而又細緻的活,每天要在七月的烈日下堅持近10個小時。就是這樣也並沒有阻擋她和姐姐為減輕父母負擔,最終利用暑假她和姐姐掙到了700多塊錢。當拿著所有的錢交給父親時,知道這件事的所有人被感動了,於是連隊裏的人把她們的事跡當做教育孩子的典範。
幸福也許是心裏的感動,幸福也許是內心最簡單的一種需求。當賺到18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個西瓜;當賺到27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1斤排骨。對別的孩子來説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也許都沒有記憶,但對羅法娥來説卻是一種滿足,一種幸福。“爸爸的病一天沒有好,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她一臉嚴肅的告訴我們。
雖然很忙碌,雖然很清貧,羅法娥卻從沒有丟下學習。在任課老師的眼中羅法娥是個聽話、懂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在同學眼中羅法娥是個熱心、講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羅法娥更是一個自尊、自立的人。
懷揣著一份堅毅,一種感恩,用責任和堅強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一個15歲的少年同樣用行動抒寫著青春最華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