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孝心少年展播

臨汾市侯馬市孝心少年李娟事跡

發佈時間: 2014年09月01日 12: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精彩推薦
形象大使
  • 李瑞英
  • 白岩松

原標題:

      李娟,侯馬市高村鄉傂祁村人,今年17歲。7歲時父親因病突然離世,母親雙腿嚴重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生活的重擔一下子都壓在當時年幼的李娟姐妹兩肩上,在村委、村民及社會熱心人士的資助、關心幫助下,懂事的李娟為了支持學習成績好的姐姐安心學習,一邊堅持讀書,一邊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承擔起照顧母親和所有家務的重擔。多年來,李娟生活得非常艱辛、忙碌,讓人心疼又令人佩服,她的拳拳孝心,她的堅韌、自強、樂觀……贏得了老師、同學和鄰居以及資助者的的高度讚賞。

      一、做家務時,險釀火災
      李娟很勤快,她就是媽媽的手和腿,就是家裏的勞動力。為了節省家庭生活費,她就在自家的小院裏種菜,茄子、辣椒、西紅柿、扁豆角、絲瓜、黃瓜、北瓜等等,凡是能種的都種。李娟説,都是胡亂種的,自己不知道什麼季節種什麼菜,媽媽説種什麼,自己就到村裏邊買幾棵菜苗種上,平時放學沒事就鋤鋤草、澆澆水,長出的菜就夠家裏吃了,一般不花錢買菜。平時家裏不買肉,每年開春,李娟會聽媽媽的話買幾隻小雞喂養,平常可以下蛋吃,等逢年過節的時候就抓一隻不下蛋的老母雞殺了燉著吃,算是最好的生活改善了。

      李娟很要強,像換燈泡、接電線等原來非得求人的活,慢慢不再麻煩別人,都是自己來。她説,總打擾別人也不是個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剛學做飯時,水倒多了,米下少了,菜炒生了,飯糊鍋了,那都是常有的事。記得一次燒菜時,因菜、料沒有提前準備充分,結果手腳稍慢一點,油燒著了,慌亂之下沒了主意,自己嚇得只知道哇哇亂哭,還是媽媽有經驗,叫她把旁邊的鍋蓋扣上去,這才壓滅了火苗。雖然當時因為處理得當,避免了一場火災,但卻讓她受了一次嚴厲的“懲罰”,那燒糊了的、油膩膩的油鍋,叫她洗了好久才清洗乾淨。這次意外“失手”,讓李娟至今還記憶猶新。

      二、選擇走讀,一邊上學 一邊照顧媽媽
      因為剛上小學爸爸就不在了,媽媽又不能走路,上學期間,所有學校召開的家長會,李娟和姐姐都沒有家長參加,更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有父母接送上學,不是沒有過渴望,而是從來沒想過奢望。讀初中了,村裏離鄉中學有5里多路,但她沒有和其他同學一樣住校學習,而是堅持選擇走讀。她知道,媽媽的一天不能沒有她。

      李娟很忙碌,每天都像行軍打仗一樣,緊張而有序。每天早上6點多鐘起床,生火燒好早飯後,幫媽媽起床、梳理,打發媽媽吃罷早飯,還得為媽媽備好午飯,然後再匆忙往學校趕。7點20分到學校上早讀,中午在學校吃午飯、補習功課。下午上完第三節課後已快6點,急匆匆回家,料理家務,完成作業。這就是李娟的一天——“媽媽要照顧好,學我也要上”。

      三、中午伙食,5角錢一個燒餅
      李娟説,選擇走讀是辛苦,但是能一邊上學一邊照顧媽媽,兩頭兼顧。中午在學校吃飯,一是考慮節約時間,二是因為不上晚自習,可以利用午飯時間把耽擱的時間和功課補回來。

      李娟沒有用過快餐缸,她説買著又很貴,也沒必要。食堂飯菜也很豐富,但也沒有想過吃什麼別的,自己午飯特別簡單,就是五角錢的一個餅子,偶爾的“奢侈”就是餅子夾菜,用家裏帶的罐頭瓶倒水喝,一週的伙食僅有10來塊錢。李娟説,有時候會莫名地對同學打一缸麵條心生羨慕,感到很可笑。因為這幾年綠豆太貴買不起,李娟和媽媽這些年從來沒有喝過綠豆米湯。李娟的衣服也總是“老三件”:上身校服,下裝牛仔,腳上是泛了白的鞋子。“只要乾淨利落就挺好。”

      四、寒冷冬天,手腳凍傷 堅持按時上學
      李娟熱愛學習、獨立自強的精神,給她初中班主任衛俊崇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衛老師説,作為學校唯一的走讀生,李娟在校三年學習期間,學校除了照顧她不用上早操和晚自習避免危險外,其它一律服從校規。學校早讀時間是7:20,她從未有過無故遲到現象;頭一天晚自習老師講習題,她總會在第二天抓住空隙向同學或老師討教搞懂;她照顧母親、家事纏身,卻依然能認真完成各科作業;她每天比同學少學幾個課時,但在課堂上總是踴躍回答老師的提問,三年裏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保持上游水平。

      夏令時跑校情況還好,冬天李娟可吃多了苦頭。一是天短夜長早晨亮得晚,二是天冷路難走,雪天更有危險。媽媽心疼地説,李娟年年手腳凍得又紅又厚,回到家手腳木的多長時間緩不過來,緩過勁卻又疼又癢。有一年凍得厲害,李娟兩個臉蛋凍得黑紫,甚至潰爛流膿,就那樣硬是挨了一冬,卻沒有落下一天學,不願缺一堂課。

      李娟由於長期勞累,十五、六歲的花季少女已是經常性腰痛,看上去膚色稍黑,手指不像其他少女那樣纖細光滑而略顯粗糙,她沒有用過化粧品,一瓶大寶就是全家的護膚品。

      五、回家路上,險遇車禍
      衛俊崇老師説,李娟比一般孩子懂事。上課總是認真聽講,精神專注;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尊敬老師;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從未説過自己艱苦,也未提過家庭困難。記得一次他借騎李娟的自行車出去辦點事,發現鈴鐺不響渾身亂響的自行車,竟然連車閘也沒有,想象平日李娟無閘騎車回家上學的情景,老師都感到後怕。幫她修好車後,老師帶著不忍,含著心疼,把李娟“批了一頓”,但讓人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有一天傍晚,正是村民回家車多人多的高峰期,李娟在回村的公路口被一輛急速而馳摩托車撞倒,恰好被一個本村好人心碰見攔下車主,將她扶起,車主問傷著沒有、要不要上醫院,被嚇壞了的她連説:“沒事、沒事”,等摩托車走遠了,才發現自己已沒辦法騎車,只好推著自行車回家,回家後也沒有告訴媽媽,第二天又忍著疼照常上學。

      六、堅持不懈做好最簡單的事
      李娟一天的生活除了簡單還是簡單,但有一件事簡單卻不能忽略。由於缺少活動,媽媽腿腳會經常抽筋,所以為了減少媽媽痛苦,她每天都要給媽媽進行按摩捶打。晚上,功課之餘,就幫媽媽活動筋骨。由於行動不便,母親丁冬紅每天起居是較難的一件事,鋪床、入睡,起夜、翻身,起床、梳理等這些事,李娟都要細心服侍。有時候一晚上會起夜十多次,李娟每次都要起來幫助媽媽翻身、解手、再睡下,剛躺下,又要起,一晚上反反復復,根本睡不好。

      起床穿衣對常人來説看似簡單的事,但對丁冬紅來説可不容易。李娟説,即使給媽媽穿上鞋都很費勁,因為腳變形嚴重,要試、扭、提多次才能穿好。星期天,李娟更加忙碌,一家人只有在這一天才能換洗一次衣服。家裏被褥9年才拆洗過一次。“前些年孩子小幹不了,這幾年學習緊張,孩子忙沒時間。”丁冬紅説。2011年李娟中考結束後,才和姐姐動手花了四天時間把四床被子、三床褥子拆洗、重做了一遍。

      七、為了媽媽,再次成為走讀生
      初中畢業後,李娟一方面因為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另一方面也為了學一門技術,能早點就業養家,她選擇了職業中專就讀,又一次成為走讀生。

      為了方便李娟一邊學習,一邊照顧媽媽,好心人資助李娟一家在城鄉接壤處南西莊社區租住下來。但職中管理嚴格,不允許學生跑校,李娟就多次與學校溝通,説明自己家庭情況,徵得學校領導的同意。跟初中相比雖然都是走讀,但職中不同的是:不但中午要回家,而且晚上還要上晚自習。相比之下,上職中要多跑一個來回,職中離租住處有七、八里地,這麼遠的路李娟每天都要跑四遍。

      李娟十分珍惜職中學習機會,每天只要一進學校,都將精力全部投入到學習中去,認真完成專業課和文化課。她説:“為了以後自己能找到一份較好的工作,讓媽媽將來生活得更好,我必須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八、走讀路書寫孝心與夢想
      上職中的李娟更加忙碌了,為了遵守校規,按時上6點的早操,李娟每天淩晨5點多鐘就得起床,倒垃圾、備煤球、給媽媽準備早飯。然後就開始擺放上午要留給媽媽的“活”:在爐子上坐上準備午飯的熱水,擇菜、淘米,洗凈後和饅頭一起放在爐旁的桌子邊上。如果要蒸饅頭,就要起得更早一點,將晚上發好的面和好、揉成饅頭放在桌邊,由媽媽等醒好後去蒸,一切準備妥當,服侍媽媽起床。不知不覺已是6點,天仍未亮,就急勿勿借著昏黃的路燈騎上自行車上學了。她是這個租住著五、六戶人家小院中,每天第一個開大門的人。

      中午,同學們在校吃過飯後還可以休息一下,李娟還要急匆匆地趕回家照顧媽媽吃飯、收拾家務,總是感覺時間少而緊,沒有過一次午休。“把姑娘累死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中午忙、晚上忙,整天跟打仗一樣,上茅房都是跑步。這個姑娘真不容易啊!”房東李家大娘每每説起李娟,也是心疼萬分。

      晚上9點15分,當同學們走出教室説笑著走向用2分鐘就能進入宿舍休息的時候,李娟卻要勿勿走出校門,借著昏黃的路燈,把早晨和中午騎過一個半來回的七八里路,花十幾分鐘時間再騎回去。她知道,媽媽還沒有睡覺,正坐在爐子邊等她9點半回家,回來吃晚飯。她也是這個租住的小院最後一個給大門落鎖的人。

      因為責任,因為愛,因為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走讀學習,從家到學校間的往返路程雖然有幾千公里,但李娟絲毫沒有感到辛苦,反而感到很滿足,因為有媽媽的陪伴,媽媽的守候。

      目前,李娟已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談到未來,李娟説:“很多人幫助過我們,我只希望找到一份可以自食其力的工作,照顧好媽媽,然後盡最大能力去幫助他人、回報社會……。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