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張瑤,一名十七歲的高中生。十七歲,本該是一個快樂成長的花季,但是這個十七歲的女孩卻承擔著同齡人所沒有承擔過的生活重擔。然而,在生活的逆境中,她沒有放棄,也沒有埋怨,而是在逆境中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成長、學會了用微笑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一、家庭的變故
張瑤,有個因病常年臥床的腦癱哥哥,名叫張涵,張涵不能正常發育,不會走路、講話,甚至連思想都停留在嬰兒時期,照顧哥哥已經成為她自出生就有的一份責任,但她從不抱怨,並樂觀道:“哥哥就像個比較大的嬰兒,也許,他把生活的機會讓給了我”。她對幸福的定義很簡單,我們傳遞著正能量!
二、陽光少年,用微笑面對生活
生活的重擔,家庭的困難並不富裕,但富足,便好。可命運弄人,在她十三歲那年,父親被檢查患有膽總管癌。在父親病重的那一段日子,她每有時間就陪父親看新聞,聊國家大事,每天起得很早,同父親一起爬山,鍛鍊身體,本是判逆的時期卻有了和年齡不般配的成熟,那段時間,她從不在父親面前哭,總是笑道:“爸爸,你一定會好的,你還要帶我去看海呢”。父親逐日瘦弱的身體,逐日消黃的臉龐,終於在父親戴上氧氣罩那刻,她開始泣不成聲,平日的淚光,她總是仰頭憋下去,可在那一刻,她抱頭大哭。“瑤瑤,爸爸沒事”,直到再次聽到父親熟悉的聲音,她才變為啜泣。父親住院的日子,她每到放學便去醫院守著父親,很怕,怕再次去到醫院時,迎來的是父親離去的消息,然而這一天還是來了,在父親的住院的一個月後,還是離開了她,看著哭倒的奶奶,在一旁安慰的媽媽,她抹了抹淚,輕撫著父親的手,“爸爸,你一路走好,別牽掛我們了”。也許,正是因為生命有限,才能夠歡喜和悲傷,她知道自己必須堅強,不能再讓母親擔心了,她明白,活著的人要承受離去的人的痛苦,她要分擔母親的痛苦,也許,這就是成長。
三、最美孝心
不完整的家庭使她更加孝敬、珍惜身邊的人,所以當外婆意外摔斷腿無法行走時,幫助母親照顧外婆,一晃就是幾年,由於媽媽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她從來都不允許媽媽做重活,自己卻一個人把家裏的重活都扛下來。並且,她一直關心著媽媽的病情,從不讓媽媽吃對病情不利的甜食。為了能清楚認識糖尿病,經常在網上查閱相關病情的注意事項,她希望能夠從飲食習慣等方面幫助媽媽恢復健康。每當媽媽身體不舒服時,她便用醫療火灌幫助媽媽撥火灌,時常叮囑母親睡前要泡腳,別忘記吃藥……。這樣的生活細節,不知在她嘴裏嘮叨了多少遍,她的願望很簡單,便是希望媽媽不再那麼累,好好的生活著。媽媽這一生太不容易了,我想成為媽媽可以依靠的大肩膀。簡單一句話,裝著一顆最美的孝心。
生活的種種不幸並沒有把這個十七歲的小姑娘打倒,而是磨礪了她堅強的性格。她學會了用微笑、用行動去克服困難,更學會了珍惜身邊的親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學會了在逆境中勇往直前,不斷成長。她是一個最美十七歲少年,為沒有嚇到她,反而讓她更加珍惜生活,更加樂於助人。在學校,每當同學們提起張瑤同學,都説她自信、開朗、陽光、樂於助人、學習刻苦、體育健將。是的,用這些話語來形容張瑤同學在學校的表現一點也不為過。在老師眼裏,張瑤同學是老師的好助手,是學習的好榜樣,老師交給她的事情,她總能很快地認真地完成,作為班裏的宣傳委員,在她的組織下,班級多次獲得了黑板報評比的第一名,並在學校組織的運動會裏,帶領班級獲得了組織宣傳一等獎。在課堂上,她總是專心地聽課,並且積極回答問題,課後總能看到她在教室刻苦學習的身影,在紀律上,張瑤同學從來都嚴格要求自己,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次違紀現象。在同學眼裏,張瑤同學不僅是一個學習刻苦的人,也是一個體育健將,更是一個知心朋友。在生活上她也十分儉樸,從不鋪張浪費,也從不亂花一分錢。但是,只要哪個同學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難,她都能竭盡全力的幫助解決。
她不僅自己積極要求進步,還主動幫助班內的學困生。遇到難題,和同學老師一起討論、分析,幫助講解,直到同學弄明白為止,因此在同學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她常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為了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她還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例如踢毽子、打籃球,投鉛球等,在去年的學校冬季運動會上,她獲得了鉛球比賽第二名,200米比賽第三名。無論多苦多累,訓練時間都沒有間斷過,還經常告訴自己“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她用這句歌詞給自己鼓勁兒,也用它來給別人建立信心。當她看到別人在訓練的過程中筋疲力盡而懈怠不前時,她就會把這句話告訴他們,鼓勵大家堅持住。在她的影響下,很多同學都養成了堅持體育訓練的好習慣。在體育鍛鍊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受傷的情況,可她不像困難低頭,咬牙也要堅持。有時膝蓋都磕出了血,她也從不告訴家人。她用行動告訴大家:“我是一個堅強的人!”
她就是這樣一個學習認認真真,做事一絲不茍,生活開開心心,從不向困難低頭的陽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