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大型活動 > 孝心少年展播

家是我永遠的牽掛

發佈時間: 2014年07月21日 14: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精彩推薦
形象大使
  • 李瑞英
  • 白岩松

原標題:


      16歲本該是花一樣的年華,可是梁維月卻早早的扛起了家庭的重擔,正在讀初三的她,每天除了上學之外,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爸爸、患有腦血栓的奶奶和聾啞的弟弟。而這樣忙碌的生活,小維月已經整整堅持了八年。

      第一次見到維月,她正在縣裏參加中考,這天下午五點,最後一門英語考試結束了,許多孩子都跑出來和考場外的家人團聚,只有小維月一個人急匆匆地趕往客車站,坐班車從縣城到家裏要三個多小時,小維月趕到家時已經快晚上10點了。頭一次離開家這麼久,小維月進門的第一件事,就是幫爸爸做腿部鍛鍊,平時在家裏,小維月每天都會這麼做,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經癱瘓八年的爸爸沒有肌肉萎縮,更沒有生過一次褥瘡。

      小維月5歲的時候,媽媽不堪清貧,離家出走了。不久後,弟弟因為青黴素中毒,成了聾啞兒童,又過了三年,爸爸在一次飲牲口時不慎摔下山崖,造成高位截癱,就連雙手也無法正常活動,從那時起,年僅八歲的小維月就不得不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擔。

      每隔一兩天,小維月就要帶著弟弟進山撿一次柴。她説,每次撿柴是他們姐弟倆最開心的時候,看看大山,小草和野花,再跟弟弟玩兒上一會兒,就什麼煩惱都沒有了。幾十斤重的柴火,姐弟倆得撿上一個多小時,每次下山回家,小維月都是扛著重柴,讓弟弟背著輕的籮筐,回到家來不及休息,小維月就要忙著做飯了。

      這些年來,家裏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靠低保,一家人一年到頭也捨不得吃幾次肉。每天,小維月只能變著法兒的做些可口的飯菜,做好麵條,小維月要趁熱先喂爸爸,可爸爸經常是吃了就吐,她就等著爸爸吐完再喂,直到爸爸吃飽了,她才捧著已經變涼的飯自己吃。

      小維月説,爸爸因為常年臥病在床,臉上很少能看到笑容,她就變著法兒的哄著爸爸開心,小維月把在學校得的獎狀,都貼在了爸爸對面的墻上,好讓他經常能夠看到。每天,既要上學又要照顧爸爸、奶奶和弟弟,日子雖然辛勞、忙碌,但每天都能守在親人身邊,小維月已經很滿足了,唯一讓她感到難過的是,有時候她不知該怎樣面對年幼的弟弟,因為弟弟經常會問:為什麼別人有媽媽,我們沒有?這時候小維月只能告訴弟弟:你還有我。

      為了給爸爸和奶奶賺夠藥費,每個週末小維月都要去家附近的工地搬磚,一開始,對方根本不讓她幹,但最終還是拗不過她,搬一塊磚的報酬是一分半,小維月每次要堅持搬兩千塊才肯回家,這樣一天下來,她就能賺到30塊錢。

      這一天,小維月帶著打工掙來的錢到縣醫院給奶奶買藥,醫生一共開了四種藥,但小維月的錢只夠買其中一種。從醫院出來,小維月沒有直接回家,她來到縣城最破舊的居民區,想提前租下一間屋子,這樣等考上高中後,她就可以把爸爸、奶奶和弟弟帶在身邊,繼續上學了。

      一間屋子一個月的租金是240塊錢,維月還是覺得有些貴,因為房子出租還沒到期,只能透過窗子看看裏面的情況。房間有些小,但小維月説,只要有那個土炕,爸爸冬天就不會受凍了。此時此刻,小維月的眼裏似乎寫滿了希望,也許對這個飽受生活艱辛的女孩兒來説,能繼續上學又能和家人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她心中最美麗的天堂,而這樣一份美麗,在她16歲的畫筆下,承載著太多太多的夢想與渴望。小維月説,她走到哪就要把家人帶到哪,因為家人是她最大的牽掛。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34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