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陳善 |
性別 | 男 |
所屬地區 | 四川省資陽市資陽師範學校 |
簡介 | 一個平凡的鄉村少年,用實際行動讓“德孝”文明之花在美麗的鄉野絢麗綻放。3歲,他已開始幫駝背殘疾的母親穿鞋、繫鞋帶。5歲,他已經學會煮飯、洗衣服,割豬草喂豬。10歲,他已經能給莊稼打藥、施肥、除草。 外出打工的父親,天生殘疾的母親,“藥罐子”奶奶,讓陳善成了家裏的頂梁柱...... |
一個平凡的鄉村少年,用實際行動讓“德孝”文明之花在美麗的鄉野絢麗綻放。3歲,他已開始幫駝背殘疾的母親穿鞋、繫鞋帶。5歲,他已經學會煮飯、洗衣服,割豬草喂豬。10歲,他已經能給莊稼打藥、施肥、除草。 外出打工的父親,天生殘疾的母親,“藥罐子”奶奶,讓陳善成了家裏的頂梁柱。幫奶奶分擔家務,照顧殘疾的母親,便成了他每天必須的“功課”。每天早上雞一打鳴,他便起床做好早飯,給媽媽洗臉、梳頭、擦洗身子,幫媽媽倒大小便。收拾好一切後,他才匆匆往學校趕。家庭的艱辛,使他養成了勤儉的品質,同學們喝完的飲料瓶,他把它收集起來,賣了貼補一點家用,每年水稻進入田間管理期時,經常都能看到陳善在水稻田裏施肥、扯草、打藥,人在稻田中,往往只見秧苗動,卻不見人影在,看得人心頭酸楚。 2015年母親去世,留下他和奶奶相依為命。失去了媽媽的陳善更懂得“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他無微不至地照顧著89歲高齡的奶奶,懂事的陳善已經完全代替父親撐起這個家。 稚嫩的肩膀,沒有太大的力量,卻為家庭撐起了生活的藍天;小小的年紀,沒有太高的理想,卻扛起了中華傳統美德——“孝”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