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少年:于博
相關信息
姓名 于博
性別
所屬地區 遼寧鞍山臺安縣第一初級中學
簡介 自立、自強、自信、陽光、勤奮、好學,這就是他,一個留著短短的學生發,圓圓的臉蛋上總帶著燦爛笑容的男孩。他就是臺安一中八年(2)班的學生 ——于博。


孝心故事


       提起于博同學,認識他的老師、同學無不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讚。老師説,他是一個全面發展、品學兼優的孩子;媽媽説,他是一個自強自立、意志堅強的孩子;鄰居説,他是懂事乖巧、討人喜歡的孩子;同學説,他是一個樂於助人、活潑開朗的孩子;他自己卻説,我只是個普通的孩子。
       于博,今年14歲,四年前爸爸突發多發性腦梗塞,住進了醫院,經醫大診斷為因外傷導致的後遺症(當兵執行任務時出過車禍),病情非常嚴重,媽媽一心想治好爸爸的病,便帶著爸爸四處求醫,走遍了省內各大醫院,花掉了家裏本不多的全部積蓄,還借了好多外債,為了給爸爸繼續治病和還清外債,媽媽賣掉了家裏的房子,現在住在一間不足四十平米的廉租房裏,如今家裏一貧如洗,沒有一件像樣的傢具和家電,就連于博住的床都是用板子臨時搭建的,現在爸爸仍然生活不能自理,但媽媽説:“只要爸爸在,家就在”,為了改變生活現狀,多增加一些收入,媽媽不僅要照顧爸爸,還要做幾份小時工,累了一天的媽媽在給爸爸喂飯時,喂著喂著自己卻睡著了。望著疲憊的媽媽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決心要幫媽媽一起撐起這個家。於是他開始學著給爸爸洗漱、喂水、喂飯、剪指甲、洗衣服等。起初,做每件事時,動作都很笨拙,要花費很長時間,有時把水弄滿一地,有時給爸爸喂嗆著了,自己非常自責。經過多次的練習,嫻熟的動作,讓爸爸每次都能給他一個微笑,現在,他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幫爸爸把衛生打理一番,給爸爸講一下今天發生有趣的事,哄著爸爸開心,然後才能去完成作業,直到很晚。
       幾年來,生活讓他學會了自己洗衣服、做飯、照顧爸爸,打理家務等小本領。記得有一次,媽媽去看望生病的爺爺,回到家已經很晚了,一天的勞累,再加上暈車,回到家的媽媽一下子癱軟到床上,他和平時一樣照顧完爸爸,又給媽媽煮了一碗麵條,還加了個雞蛋,當媽媽看著熱騰騰的麵條時,不禁流下了眼淚,她欣慰的説:“兒子,你真的長大了!這是媽媽吃的最幸福的一頓飯。”
       為了給家裏減輕生活負擔,他從不開口要吃的、穿的,衣服大多都是好心人送的,他從不挑剔,自己把衣服洗乾淨後,只要能穿就好,懂事的他放學後還經常會幫媽媽打掃小區樓道。這是一項需要有耐心而且很辛苦的活,每次都要掃、擦、拖幾個來回,打掃一次衛生要上下一百多個臺階,再加上外出打水,每次打掃完都是大汗淋漓,經常是手磨破了,衣服弄臟了,但他從不説苦説累,生活中時刻體現出一個小男子漢的勇敢和堅強。
       記得有一次在幫媽媽撿拾廢品時,不小心手被劃破了,出來很多血,媽媽給他包紮時心疼地説,讓他不要再做了,他忍著疼痛,笑著對媽媽説:“沒事的,不用擔心,男子漢沒有那麼嬌氣,一會就好了。”説完,就又去幫媽媽把事情做完,就這樣,他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在幫媽媽分擔著,像個“小大人”似的為家裏增添著力量。
       在學校,他勤奮好學,熱愛集體,關係同學,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更是勞動的小能手。上學時,有的同學不會騎自行車,他就主動伸出援手,帶他們一起去上學,成為同學們的好朋友。俗話説:“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生活中,在媽媽的影響下,在老師的教導下,讓他學會了善良做人,誠信做事,學會了自強、自立、自信。2014年度被評為“臺安好人”稱號。讓父母和老師看到了希望,成為同學們的學校榜樣,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陽光好少年,于博同學身上體現了一名莘莘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至真至善的思想態度,體現了一名當代中學生的良好素養。在學生心目中,他無疑是一面道德示範的旗幟,一個眾生學習的榜樣,一名當之無愧的美德少年。